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研究江香薷不同极性的提取物对于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p NPG为底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酶解产物——对硝基苯酚(PNP)的含量,并计算酶抑制率,检测不同极性的江香薷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江香薷各提取部分均表现出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性。其中三种方法制备得到的挥发油成分的抑制作用最高,当浓度为0.25 mg/m L时,抑制率均可达到90%以上。江香薷挥发油成分和醇提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具有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是潜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来源。  相似文献   

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葡萄糖苷酶是生命体正常运转的关键性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阻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影响糖脂、糖蛋白生物合成中寡糖链的修剪。因此,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仅可以调节体内糖代谢,还具有抗HIV和抗病毒感染的作用,对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染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β-葡萄糖苷酶是纤维素酶的重要成分之一,负责纤维素的最终降解,在畜牧生产、食品行业、能源和医疗卫生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天然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表达水平低、分离纯化困难,阻碍了β-葡萄糖苷酶的进一步应用.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β-葡萄糖苷酶进行体外改造,提高其糖苷水解或者低聚糖苷合成活性,是β-葡萄糖苷酶研究及应用的趋势.就β-葡萄糖苷酶体外分子改造的研究进展及成果进行综述,比较不同分子改造策略的特点,总结β-葡萄糖苷酶分子改造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展望β-葡萄糖苷酶分子改造的研究及发展方向,为微生物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的体外分子改造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酶学模型,以96微孔板法测定了8种具有降糖作用傣药的石油醚、正丁醇、乙酸乙酯、水提取物体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筛选具有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结果表明:8种傣药的提取物均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抑制作用强度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其中,黑皮跌打藤茎,其正丁醇提取物活性最高,IC50=17.74μg/mL,显著优于对照药物阿卡波糖.  相似文献   

5.
四环吲哚衍生物7i是前期研究发现的高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但其作用机制以及体内降血糖和降血脂活性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体外酶水平的透析实验和荧光探针分析等手段揭示了化合物7i以不可逆的方式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通过3T3-L1和HepG2细胞模型分析发现,化合物7i显著提高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  相似文献   

6.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2.0,对血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中铁、锰、铜、钙、镁5种金属元素含量与其活性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ID50]=-0.522 0.013[Ca] 0.234[Mn](R=0.975,P<0.05),筛选出2个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活性具有显著影响的元素钙和锰;并对模型进行实验验证,为血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广西血竭中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剂有效组分的萃取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实验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利用有机溶剂的极性大小不同,对广西血竭进行了萃取分离,发现极性大和极性小的组分无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极性中等的组分有较强的抑制活性,与广西血竭全粉相比,其活性提高了35.5%,为分离得到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单体化合物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法,研究了两种齐墩果酸衍生物与查耳酮的缀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机理.首先,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缀合物和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反应,并测定了结合常数及相关的热力学参数;然后使用sybyl 8.0软件研究了缀合物与α-葡萄糖苷酶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缀合物和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导致α-葡萄糖苷酶发生内源荧光淬灭,属于静态淬灭机制.缀合物1与α-葡萄糖苷酶在20℃和37℃下结合常数分别为42.91和75.42,结合位点均为0.53;缀合物2与α-葡萄糖苷酶在20℃和37℃下结合常数分别为59.88和92.87,结合位点分别为0.5和0.63.缀合物与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中氢键和范德华力起重要作用,缀合物能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位点结合,作用力主要依靠缀合物酯羰基上的氧原子与酶结构中氨基酸上的氢所形成氢键.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老鹰茶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老鹰茶为材料,经乙醇浸提得乙醇提取物,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乙醇提取物主要成分进行分析,进而测定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鹰茶乙醇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物质,该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0.12mg/mL.进一步的酶动力学研究表明其抑制机理为可逆混合型抑制,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为0.058mg/mL,而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为0.178mg/mL.由此可知,老鹰茶乙醇提取物能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该结果揭示老鹰茶有望成为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保健或医疗产品原料,具有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冷浸法对广西血竭进行分离,测定各组分的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使用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对其荧光指纹进行研究,发现抑制率与荧光指纹主峰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9413.说明可用荧光指纹参数表征抑制剂的抑制活性.以三维荧光光谱信息为指导找出荧光强度最高处的激发发射波长对,作为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的检测波长,研究各组分色谱峰面积同其相应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相关关系,发现其中峰1、峰2、峰1 峰2与其抑制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14、0.9678和0.9645.说明这两色谱峰所对应的抑制剂与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直接相关,为血竭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有效成分的筛选,找到了很好的指示方法和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含热力学抑制剂钻井液侵入天然气水合物地层扰动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为防止井筒内生成天然气水合物,在钻井液中添加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是有效措施之一。然而含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钻井液侵入水合物地层的扰动影响鲜有报道。为探究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对水合物层的扰动规律,利用超声波测试手段,研究了NaCl、乙二醇两类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钻井液侵入水合物岩样的过程,并讨论了适用于水合物地层钻井液的设计要点。结果表明:含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的钻井液相比未含抑制剂的钻井液会显著促进水合物分解,且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加,水合物分解速度会大幅度增加;NaCl盐类抑制剂促进水合物分解的作用明显强于乙二醇醇类抑制剂;钻井液侵入水合物地层引发的水合物分解呈现非匀速现象。深水钻探水合物地层时,防止地层中水合物的分解与抑制井筒中水合物的生成是相互矛盾的,研发适合水合物地层的钻井液配方来平衡这个矛盾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天然绿色盐酸酸洗缓蚀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天然绿色盐酸酸洗缓蚀剂的研究进展。指出从天然物质中提取有效成分作为缓蚀剂,是绿色缓蚀剂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侵略性介质中,金属如碳钢、铜、铝等的腐蚀不可避免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防护金属腐蚀非常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与化学合成的有机缓蚀剂相比较,植物提取物基缓蚀剂具有许多独特优点,例如高效率、低成本、可再生与可持续,且符合低碳与绿色化工要求,有利于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得到人们极大关注。由于含有许多杂原子基团,植物提取物易与金属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形成吸附膜,进而阻碍侵略性物种与金属表面的直接接触,从而阻滞或抑制金属表面的电化学反应,实现在多种侵略性介质中对金属的腐蚀防护,阻止金属溶解。本文重点综述了近二十年植物提取物作为在侵略性介质中抗金属腐蚀材料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关于抑制钢腐蚀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作为有机绿色缓蚀剂的科学基础与应用潜能,并展望了本领域未来研究重点与研究目标,为人们利用探索天然产物基的有机缓蚀剂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阻垢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垢剂作为一种水质稳定剂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它的研究一直是水处理的一个热点,其沉降效果的稳定性、环境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天然聚合物、羧酸类聚合物、磺酸类聚合物、含磷聚合物以及环境友好型聚合物等几个方面,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较为常见的各种阻垢剂的特性、合成工艺及其研究新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展望,认为带有特殊功能基团的绿色阻垢剂将成为未来研发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作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的Ⅳ型胶原酶,除参与多种正常的生理功能外,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肿瘤的血管生成,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关联.研究发现有一些Ⅳ型胶原酶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其酶活性,从而减缓肿瘤发展,这些抑制剂包括天然物质、人工合成物质及抗体类物质.目前,人们正利用抗体抑制剂进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研发新型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6.
孟明 《太原科技》2007,(12):15-16
详细介绍了天然高分子阻垢剂、含磷低分子阻垢剂、含磷高分子阻垢剂、聚羧酸类高分子阻垢剂、磺酸盐高分子阻垢剂和绿色环保型高分子阻垢剂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Until now the interferon-mediated 2'-5' adenine oligonucleotide inhibitors (2-5A) of cell-free protein synthesis have not been detected in intact cells. Here we report their natural occurrence in interferon-treated, EMC virus-infected mouse L cells in amounts consistent with the idea that they play a part in the inhibition of virus growth.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光照生物膜体系的方法,考察3种不同抑制作用的生物活性抑制剂对自然水体生物膜/水模拟体系中生物膜产生过氧化氢(H_2O_2)以及典型有机污染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作用抑制剂和呼吸作用抑制剂对H_2O_2生成和SDBS降解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二者的抑制效果几乎相同;光呼吸作用抑制剂对H2O2生成和SDBS降解影响较小.即生物的光合作用是H_2O_2等活性氧成分产生和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主要原因,其他生理作用的贡献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考察6种十一烷基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性能与分子结构的关系,通过前线轨道分布、Fukui指数、自然电荷分布以及分子中重原子对前线轨道贡献等分析缓蚀剂分子的反应活性位点.结果表明:咪唑啉类缓蚀剂分子与金属界面作用时,主要是咪唑环和亲水支链上的极性基团起作用,分子的活性位点主要分布在咪唑环及亲水取代基...  相似文献   

20.
从鞍山大赵台天然水滤池中分离出固锰能力很强的二种鞘铁菌,经胰酶处理菌体表面,破碎菌体,以及用胰酶和酶抑制剂处理菌体破碎后的内含物等实验表明,鞘铁菌的固锰能力可能是由于菌体内具有固锰能力的酶系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