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麻下喉罩通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优点.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组( LM 组:20例)和气管插管组( T T组:20例).观察诱导前(T0)、喉罩置入或插管即刻(T1)、插管后3 min(T2)、气腹后5 min(T3)及拔管或喉罩移出后1 min(T4)的SBP、DBP、HR、SpO2、Pet CO2及Ppeak;比较两组拔管期的呛咳反应程度、麻醉恢复时间及喉部损伤情况.结果 LM组和TT组T1时SBP、DBP均显著低于T0时(P<0.05);组间比较T2时TT组SBP、DBP和H R均显著高于LM组(P<0.05);TT 组术后呛咳反应程度、麻醉恢复时间及喉部损伤情况明显高于LM 组( 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采用喉罩全麻,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行气道表面麻醉时对气管插管及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择期行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利多卡因组(L组,n=20)、0.75%丁卡因组(T组,n=20)、0.75%罗哌卡因组(R组,n=20)、对照组(C组,n=20),静脉诱导后分别用5 m L上述麻醉药物行气道表面麻醉,其中对照组用5 m L生理盐水.观察记录各组麻醉诱导前、插管即刻、插管后3 min、拔管即刻及拔管后3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和心率(HR)情况;记录患者麻醉苏醒期呛咳评分及术后患者不良记忆情况.结果插管后4组患者HR,SBP及MAP较插管前显著升高(P0.05);与C组比较,插管后各组患者HR,SBP,MAP指标显著偏低(P0.05),其中R组插管后上述指标较L组、T组显著偏高(P0.05);拔管时C组HR,SBP,MAP较T组、R组显著偏高(P0.05),T组上述指标较L组低(P0.05);T组、R组呛咳评分及拔管时不良回忆评分较L组、C组低(P0.05).结论与2%利多卡因和7.5%罗哌卡因相比,0.75%丁卡因更能有效地抑制插管反应.  相似文献   

3.
牛巧红 《甘肃科技》2020,(21):108-110
研究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疝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选取环县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9年8月行小儿疝气修补术治疗的88例患儿,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A组和B组,各44例。所有患儿均采用七氟醚行麻醉诱导,其中A组以气管插管方法,B组采取插入喉罩方法。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组插入喉罩/气管插管后3 min(T2)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较麻醉诱导前(T0)时低(P<0.05),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3)时较T0时高(P<0.05),之后3 min(T4)与T0时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A组T1、插入喉罩/气管插管后1 min(T1)、T3、T4时均较T0时高(P<0.05),B组T1、T2、T3、T4时MAP、HR均较A组低(P<0.05);B组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较A组少(P<0.05),其呛咳、声音嘶哑发生率较A组低(P<0.05)。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疝气修补术治疗中,更有助于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且苏醒迅速,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Ⅰ-gel喉罩下七氟烷吸入全麻在新生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短小手术的新生儿40例,随机均分为Ⅰ-gel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每组20例。七氟烷吸入诱导完成后,A组患儿置入Ⅰ-gel喉罩,B组患儿插入气管导管,成功后行控制呼吸,七氟烷维持麻醉。结果两组患儿插管(或喉罩)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但A组患儿喉罩置入所需时间显著短于B组患儿的插管所需时间(P0.05)。T_1时A组患儿MAP、HR较B组明显降低(P0.05);T_1~T_3时,两组患儿气道峰压、气道密封压、SPO_2、PETCO_2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患儿SpO_2、PET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儿拔除喉罩后哭声嘶哑、呛咳、有血性分泌物发生率明显小于B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反流误吸。结论Ⅰ-gel喉罩下七氟烷吸入全麻用于新生儿短小手术,方便快捷,通气效果好,置入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全麻甲状腺类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40例全麻下实施甲状腺类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喉罩组和气管内插管组分别手术。结果:气管插管组T2时SBP、DBP、HR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AE、NE、DA在T2、T7时均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结论:全麻喉罩通气用于甲状腺类手术患者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微,全麻后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8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应用喉罩通气道(LMA)的临床经验.方法 将80例择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静脉快诱导(用肌松药,A组)和静脉慢诱导组(不用肌松药,B组),每组40例.在麻醉诱导后经口盲探置入LMA.在喉罩置入前、置入后即刻、置入后3 min、5min观察记录血压、心率变化.观察喉罩的置入情况以及不同诱导方法时的置入条件.结果 ①LMA操作简单、置入容易;②置入时对循环系统无明显影响;③静脉快诱导(使用肌松药)和慢诱导(不用肌松药)均可获得良好的置入条件;④解决置入时咽后壁受阻的最有效方法是借助于直接喉镜.结论 喉罩通气全麻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阻滞联合浅全身麻醉对老年上肢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术中血气指标、脑氧饱和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上肢骨折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麻醉方式分为超声臂丛阻滞联合喉罩浅全麻组(A组,64例)及喉罩浅全麻组(B组,61例).记录两组麻醉前(T_0)、置入喉罩时(T_1)、剥离骨膜时(T_2)、手术结束时(T_3)的动脉血气指标[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并比较两组术中追加镇痛瑞芬太尼用药剂量、术后苏醒情况及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 A组组内各时间点pH、rS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时间点pH、rScO_2比较,T_0=T_1T_3T_2(P0.05);两组PaO_2比较,T_0T_3T_1T_2(P0.05),且T_2、T_3时A组高于B组; A组组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MAP、HR比较,T_0=T_1T_3T_2(P0.05).A组术中追加镇痛瑞芬太尼用药剂量及术后喉罩拔除时间、清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A组围术期认知功能(MMSE评分)比较,术前=术后3 d术后1 d(P0.05),B组则为术前术后3 d术后1 d(P0.05),且术后1、3 d时,A组MMSE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超声臂丛阻滞联合喉罩浅全麻可维持老年上肢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术中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流动力学稳定,还可改善术中脑氧代谢水平,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0)和电刺激组(H组,n=40),H组患者予持续经皮穴位电刺激,从术前30 min直至术毕30 min。两组患者均予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吸入异氟醚、一氧化二氮维持麻醉。围术期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观察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及躁动程度,并依次评估拔管即时、拔管后5、10、15、30 min各时点的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H组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H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C组(P<0.01);与H组相比,C组患者拔管即时MAP、HR升高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减轻异氟醚吸入麻醉的术后躁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I-gel喉罩下七氟烷吸入全麻在新生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短小手术的新生儿40例,随机均分为I-gel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每组20例。七氟烷吸入诱导完成后,A组患儿置入I-gel喉罩,B组患儿插入气管导管,成功后行控制呼吸,七氟烷维持麻醉。结果 两组患儿插管(或喉罩)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但A组患儿喉罩置入所需时间显著短于B组患儿的插管所需时间(P<0.05)。T1时A组患儿MAP、HR较B组明显降低(P<0.05);T1~T3时,两组患儿气道峰压、气道密封压、SPO2、PETCO2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患儿SpO2、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儿拔除喉罩后哭声嘶哑、呛咳、有血性分泌物发生率明显小于B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反流误吸。结论 I-gel喉罩下七氟烷吸入全麻用于新生儿短小手术,方便快捷,通气效果好,置入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或丙泊酚诱导后补注对插管期心血管的稳定作用.方法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227例,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后SBP下降<30%者187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63例,B,C组各62例.用瑞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静脉注射诱导,2 min后A组直接气管插管,B,C组分别补注瑞芬太尼0.2μg/kg和丙泊酚诱导剂量的1/5,随后行气管插管,观察并测量三组气管插管完成时即刻(T1)、3 min(T2)、5 min(T3)的HR,SBP,DBP,并计算RPP;比较3组插管后4项指标的变化,并与基础值(T0)比较.结果与T0时相比,A组插管后T1,T2时的HR,SBP,RPP均明显增加(P<0.05),而B,C两组插管后T1,T2时HR,SBP,RPP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两组插管后T1时的HR,SBP,RPP均明显下降(P<0.05),而B组T1时的DBP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各时点HR,SBP,R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A,B,C三组的HR,SBP,DBP,RPP及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后补注适量的瑞芬太尼或丙泊酚均可有效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对有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丙泊酚较瑞芬太尼更利于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