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环境规制的雾霾治理效应对于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19年间长三角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讨了环境规制与雾霾污染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安徽8市相较于其他城市表现出更大的减霾效应;面板门槛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的雾霾治理效应存在显著的产业结构升级门槛约束,并且在产业结构升级跨越门槛前后,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抑制作用呈现出显著的“边际递减”特征;在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升级、人口集聚和外商直接投资与雾霾污染之间都呈现显著负相关,它们都是抑制雾霾污染的重要因素.而能源强度与雾霾污染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加剧了雾霾污染的排放.  相似文献   

2.
程波 《科技资讯》2014,12(24):214-214
北京市的雾霾天气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而且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昌平区雾霾天气造成的污染,研究雾霾天气形成的气候特征、成因及控制措施,为昌平区雾霾天气提供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把握安徽省的雾霾天气状况及雾霾影响因素,选取安徽省和中部其他5省2005—2013年的评价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安徽省雾霾天气综合指数,并与中部其他省份的雾霾污染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安徽省雾霾天气呈现"改善—恶化—改善"的动态变化特征,能源因素指数逐年下降、工业化因素指数梯度上升、城市化因素指数逐步上升、治理效果呈现"W"型动态变化趋势,安徽省的雾霾指数均高于中部省份雾霾污染的平均指数,安徽省的雾霾程度在中部6省属于比较严重的省份;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雾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WRF/CALPUFF耦合模型,对哈尔滨市2013年10月15日~10月24日一次严重雾霾污染天气进行模拟,得到此次雾霾污染PM2.5质量浓度分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由于"热岛效应"的存在发生严重污染的区域主要集中于哈尔滨市辖区内,周边区县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气象条件也对本次雾霾现象产生重要影响,10月20日及21日两天,气温偏高(最高18℃,最低5℃)、相对湿度较大(98%)、夜间混合层高度小于100 m,伴随静风天气导致雾霾现象极其严重,空气质量等级为六级,市辖区内PM2.5质量浓度最大值超过1 000μg/m3.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经基本形成雾霾应急的规范体系与制度体系,但实践中仍然存在对健康权保护不足和对财产权、自由权侵害过度的问题。由于雾霾形成机理与传统权利侵害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基于传统公法学体系的行政紧急权力理论无法对政府重污染天气应急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以国家环保义务理论为基础,可以从效果裁量的两个方面入手,对雾霾应急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分析。针对目前部分城市的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不符合国家环保义务的内在要求的情况,可以根据2014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对应急预案中的应急响应条件和应急响应措施进行不同程度的司法审查,通过司法途径监督、纠正当前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的不当规定。  相似文献   

6.
由于太原独特的气候和地理位置,每年冬季供暖期间雾霾天气反复出现,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采用EVE低功率激光器对太原市雾霾天气进行监测,通过消光系数、退偏比和PBL等参数系统分析研究污染天气的特征,结果表明:西南、西北方向的污染迁移传输是太原市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空气质量的提高依赖于较大持续风力的出现和对相邻区域的污染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7.
《科学世界》2014,(2):4-7
<正>2013年的科技界,热点不断。这其中,既有新发现,也有老问题。《科学世界》对很多事件都进行过报道和解读。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一年都发生了哪些科技大事。中国多个地区遭遇严重雾霾2013年新年伊始,我国许多地区就遭遇了大范围的严重雾曩天气。1月底.雾霾面积约140万平方公里,3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10月下旬.东北地区发生大规模雾霾污染,机场被迫关闭,两千多所学校停课。12月上中旬,中东部地区又发生了入冬后最大范围的雾霾污染,多个地区空气质量达到六级,京津冀与长三角雾霾连成一片。  相似文献   

8.
王晨波 《科技信息》2013,(17):458-459
利用粒径谱仪对正常天气、雾霾天气、烟花燃放和混合污染等四种大气状态下颗粒物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雾霾天气下颗粒物数浓度高,粒径大,高数浓度持续时间长;正常天气下颗粒物数浓度低,粒径小,高数浓度持续时间短;烟花集中燃放条件下,颗粒物的数浓度和粒径在短时间内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9.
如今雾霾天气频繁的出现在中国各大中城市,在雾霾天气里由于雾霾的笼罩,能见度下降,监控图片中的景物与人物都模糊不清,为交通监管、刑侦等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该文通过对雾霾天气的图像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DSP的雾霾天气处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钟芷韵 《广东科技》2014,(20):209-210
在2013年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的背景下,分析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及某市雾霾的地域性特点,主要是汽车尾气、燃放焰火鞭炮、餐饮油烟、渣土车抛洒和秸秆焚烧等,提出了减少某市雾霾污染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是采用地铁分流、禁炮、减少焰火燃放、禁止渣土车随意抛洒等措施,并提出在燃放焰火中增加高空喷泉等设想来缓解局部地区雾霾。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的雾霾影响因素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为了科学有效治理雾霾,基于2种统计分析方法:非参数统计结合多元回归的方法以及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对2013年11月全国大范围雾霾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实证分析研究,同时比较所提方法的优劣,在综合2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发达国家曾经对雾霾治理的经验提出了缓解我国雾霾污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气象资料、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及后向轨迹方法,对2008年~2012年福州市污染日的天气形势及气流来向轨迹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福州污染日的雾霾污染外来影响主要有两个来向,一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二是福建中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污染物排放源区是福州的一个主要外来污染源;大陆东岸海岸线到台湾海峡是福州外来雾霾污染物的输送主要通道;污染日出现的主要天气型中高压脊型与变性冷高压底部或后部最易输送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到福州。  相似文献   

13.
2017 年在我国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求进的层面下,捍卫“蓝天白云”的环保运动 也愈演愈烈。本研究通过梳理和分析2017 年我国雾霾污染演变时空分异特征,结合宏观 经济运行数据,深入剖析我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效应及未来治理策略的选择。研究发现 2017 年我国PM2.5 浓度存在显著的高聚集区特征,主要分布在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经济 体相连的中部地区。由于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依靠区域内产业迁移带来短 期效果并不能根治雾霾。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仍处于雾霾污染的EKC曲线的上升阶段,追 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环境污染的时代仍未结束,尽管工业企业对雾霾污染的贡献程度有所 下降,但技术创新投资和环保投资并未起到应有的降霾作用。因此,依靠区域内产业结构 整体“绿色化”、能源结构“清洁化”以及全方位环境经济政策是未来根治雾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运用全局Geary指数C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PM2.5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2016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PM2.5表现为较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总体空间格局呈现出较为显著的集聚态势并不断增强.热点区以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分布为主,数量和范围呈现出缩小态势,次热点区显著减少但仅围绕在热点区周围,次冷点区由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向中游和下游地区移动趋势明显,冷点区范围呈现出显著扩张的趋势,长江经济带上游仅甘孜州外其他地区都转变为冷点区.此外,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PM2.5保持空间相关性的空间距离为867 km,在此范围内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状态.在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影响因素分析中得出,产业结构是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最大影响因素,其次为经济发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与城市雾霾污染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人口密度产生的影响由长江经济带下游和中游逐渐向部分上游地区扩展,交通运输状况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较大.结合各区域雾霾污染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提出长江经济带更应注重联防联控基础上,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解析山西雾霾天气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析山西境内近年来频发的雾霾天气,针对山西省的工业特点,对焦化工业特别是目前利用焦化废水熄焦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测量分析了雾霾天气的化学成分,并对雾霾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法熄焦是诱发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结合雾霾天气的时政材料,引出对雾霾天气的反思。指出雾与霾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导致雾霾天气的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具体阐述了运用宏观调控、利用新能源、完善法律、发挥政府作用和动员公众五方面的治理雾霾天气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业产业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雾霾天气导致能见度降低,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还造成系统图像的退化.因为雾霾天气中水汽导致太阳光发生反射,降低了图像拍摄的清晰度.雾霾天气图像清晰技术在交通及遥感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已经是雾霾图像退化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为了在雾霾天气下还能够保持图像的清晰,该文从大气效应对雾霾天气的影响出发,对雾霾天气退化图像的处理方法和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两点数字化图像复原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现阶段,雾霾现象在我国各地区频繁出现,其中我国中东部地区受雾霾天气的影响最为严重。大面积的雾霾天气和PM2.5远远超出正常指标,对人们的健康与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鉴于此,该文从我国雾霾天气现状入手,对环境监测社会化与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展开了研究,最后有针对性地对在雾霾天气背景下加强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与能力建设的措施展开了研究,希望对提升我国环境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南宁市的雾霾天气有所加剧,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生产交通带来严重影响。为建设"美丽南宁",急需加强雾霾治理。雾霾天气的形成有自然、社会等原因,本文主要从经济视角,认为南宁市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和能源结构具有高排放特征、环境技术相对落后是导致其近年来雾霾加剧的主要经济原因。为此,建议南宁市雾霾治理的重点应是结构调整,治理的机制应采取污染排放配额—交易相结合,治理的主要手段应是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因此,能否制定科学合理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直接影响到重污染天气应对效能。通过对2013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编制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分析研究发现,部分地区制定的应急预案普遍存在预案文本质量不高、组织机构权威性不够、预警分级不合理、应急响应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为此,从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入手,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