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网高压线路的投入运行,对地磁观测造成了较大范围的干扰,这种干扰需要通过预处理进行解决。该文根据地震地磁观测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原理,结合蒙城地震台的观测数据,从台站提供的地磁干扰资料着手,研究由于直流线路影响地磁观测数据的特点。通过对安徽蒙城地震台的地磁观测(GM4磁通门磁力仪)的高压直流输电的干扰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同时,介绍了对高压直流干扰的预处理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2.
哈-郑高压直流输电影响沿途经过的13个地磁台的观测,对地磁观测的影响尤为突出,通过分析线路周边所有地磁台观测资料,结合多台对比的方法发现,高压直流输电主要对地磁场观测中的Z分量和F分量影响较大,在线路两侧的地磁场数据干扰形态相反,干扰幅度与距离高压输电线的远近成反比,其干扰时段具有一致性。在换流站附近的地磁场会形成接地极和线路磁场相互叠加,影响到地磁场各要素都会有复杂的干扰变化。由于地磁场具有区域相同的特性,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磁场观测过程中的干扰数据,可以通过多台资料差值对比分析来进行准确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3.
受端系统负荷对高压直流输电的影响当直流输电容量大,且系统的地区负荷在峰值附近时,高压直流输电的受端电力系统会产生换相失败,或产生直流的后续振荡。两名学者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详细调查与分析,从气候、地磁、控制系统多方面进行研究,最后认为系统负荷过大是导致逆变不稳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直流输电线路对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的干扰影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地电阻率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直流输电线路干扰地电阻率观测的原因。针对直流线路接地极不同形状,考虑大地为水平分两层的土壤模型,基于等值复数镜像法推导出单一垂直接地体、水平双环接地体、多个垂直接地体入地电流在土壤中的电位计算公式,计算并分析了多种情况下直流线路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干扰水平。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水平双环形接地极可减小50%左右的干扰值,采用4个垂直接地极可减小75%左右的干扰值。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对地震台地电场观测的干扰影响问题,根据地电场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分析直流输电线路干扰地电场观测的原因,认为线路接地极入地电流使土壤的电位分布发生了变化,从而改变了埋设在土壤中的地电场观测仪器电极处的电位.针对直流线路接地极不同形状,考虑大地为水平分两层的土壤模型,根据等值复数镜像法推导出单一垂直接地体、水平双环接地体和多个垂直接地体的入地电流在土壤中的电位计算公式,计算并分析了多种情况下直流线路对地电场观测的干扰水平.结果表明,采用水平双环形接地极可减小50%左右的干扰值,采用8个垂直接地极可减小87%左右的干扰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近几年马陵山台地磁观测三套仪器(M15、GM4、FHD)受干扰的原始数据的研究分析,总结马陵山地震台地磁观测典型干扰主要有以下几种:磁暴干扰、雷电干扰、台站自有地电观测手段对地磁数据的干扰、观测室空气湿度对不同地磁仪器产生的干扰、台站改造大型金属车辆靠近地磁观测室造成的干扰。经过对比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和应对措施,为今后提高观测质量、更加精确地进行数据预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丁晨 《科技咨询导报》2007,(1):39-39,41
近年来,高压直流(HVDC)输电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电压源换流器的两种不同的拓扑结构进行了研究。介绍了VSC-HVDC的PWM控制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对两种结构的电压源换流器进行了仿真,并提出了空间矢量PWM法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第一条±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建设已经启动。电晕效应是特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中所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海拔对直流导线电晕影响规律是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设计的依据。本文利用大电晕笼和型号为630/45的钢芯铝绞线为试验模型,分别在低海拔和高海拔两个试验基地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高压直流系统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的分析,建立了含有直流滤波器的直流换流站的数学模型,首次编制出计算高压直流输电线上的等效干扰电流的计算机程序。采用优化方法选择出双极直流系统换流站直流滤波器的参数。通过实例计算,得出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电网技术水平的发展下,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有着联网方便、线路走廊窄、功率易于调节、输送容量大的优势,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比例已经超过了交流输电工程比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高压直流输电大国。为了保证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我们必须要对输电线路进行继电保护。  相似文献   

11.
地磁观测资料在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及其它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资料质量对研究工作具有重要影响,仪器工作效能是保证资料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兰州地磁台多套仪器观测资料,通过对不同仪器组合观测的基线值和绝对值,最终得出了每套仪器的工作效能。结果显示:兰州地磁台各套仪器工作状态稳定,观测质量可靠,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文中观测仪器工作状态分析方法对于其它地磁台站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高压交流输电和高压直流输电的差异,认为,输送同样的电能,高压直流输电损耗少的原因在于载流子在晶格势场中的能态低;由于载流子受到感应电场的作用,高压交流输电载流子在晶格势场中的能态将高于高压直流输电载流子的能态。不论高压交流输电还是高压直流输电都存在着趋肤效应,直流趋肤效应起源于载流子受到的霍尔电场力;交流趋肤效应起源于载流子除了受到霍尔电场力外,还受到了交变电场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磁数字化资料干扰分析及数据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十五"数字地磁台的数据资料,分别统计在地磁台观测中出现的自然因素、观测环境因素和仪器设备故障等各类干扰情况,对这些干扰进行详细的分类,分析人为干扰、地铁轻轨干扰、交直流转换干扰和地电阻率干扰等对地磁场观测数据的影响特征,并提出了干扰的数据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套应用于海底观测网的远距离高压直流输电(HVDC)系统。将交流电通过换流站整流变成高压直流电,通过直流输电线路送往节点,经过高压直流转换器将高压直流电降压处理为可利用电源。解决了海底观测网的远距离长期供电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含H-HVDC的多馈入高压直流输电子系统,研究传统多馈入高压直流输电子系统、含VSC-HVDC的多馈入输电子系统和含H-HVDC的多馈入输电子系统的暂态运行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多馈入高压直流输电子系统和含VSC-HVDC的多馈入高压直流输电子系统相比,含H-HVDC的多馈入高压直流输电子系统在抵御换相失败、抑制暂态过电压、减少故障恢复时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直流输电线路对通信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准确计算直流输电线路对电信回路电磁干扰影响的方法.首次将交直流基波和谐波潮流统一算法应用于通信线路干扰计算中,在考虑了直流输电线路分布参数的情况下,进行了各种运行方式下直流输电线路的谐波电流和电压的计算,发现交流母线基波电压相位差对谐波电流计算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同时,利用线路的具体结构进行了通信干扰计算所需的各种参数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运行方式分别计算了直流线路谐波电流正序、零序分量通过感性耦合引起的通信干扰,给出了云广直流线路在不同接近距离时通信回路上的等效干扰电压.提出的方法对正确地计算通信干扰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直流输电线路对通信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准确计算直流输电线路对电信回路电磁干扰影响的方法.首次将交直流基波和谐波潮流统一算法应用于通信线路干扰计算中,在考虑了直流输电线路分布参数的情况下,进行了各种运行方式下直流输电线路的谐波电流和电压的计算,发现交流母线基波电压相位差对谐波电流计算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同时,利用线路的具体结构进行了通信干扰计算所需的各种参数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运行方式分别计算了直流线路谐波电流正序、零序分量通过感性耦合引起的通信干扰.给出了云广直流线路在不同接近距离时通信回路上的等效干扰电压.提出的方法对正确地计算通信干扰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模型试验方法修正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的计算方法,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当前国内外已开展的模型试验、现场观测与计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昆明特高压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试验条件和国内外已有试验与观测结果,设计了±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典型间隙试验、击距模型试验和上行先导模型试验的关键参数、结构布置与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19.
屈鹏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2):25-25,36
本文分析了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基于MATLAB的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对三相接地短路的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和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为进一步研究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物理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三峡——华东直流输电工程的投入运行,直流高压输电正在成为我国今后长距离、跨区域输电的主要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了输电技术的发展概况,重点讨论了直流高压输电系统的结构、直流输电的优点及其发展前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