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GPS高程拟合是通过选取测区内控制点求取高程异常值拟合出似大地水准面,进而求出其他控制点的高程异常值。本文利用GPS高程测量和高程拟合的原理,以萧县X014改造工程为例,用多种高程拟合办法进行拟合实践,并对这几种拟合结果精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在皖北地区公路测绘应用中精度较好的高程拟合方法。  相似文献   

2.
机器视觉系统中摄像机的神经网络定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传统摄影测量定标和神经网络相结合,克服传统摄像机定标中因像差等非线性因素造成稳定性不好且算法复杂的缺点。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计算机视觉定标方法,用5步法计算未知点的物方坐标。在传统摄影测量定标方法中,需要先制作定标块,其上布置一些控制点,准确测定它们的三维坐标。为保证定标精度,这些控制点必须在三维空间均匀分布,对定标块的制作和加工要求很高。本文提出采用定标板沿法线方向移动的方式代替定标块,既能达到三维效果,显著增加控制点数量,也使制作容易。实验结果表明,以该模板基于神经网络的摄像机定标方法可以获得很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滑坡敏感性评价能定量或半定量地确定区域滑坡发生的空间概率,可有效应用于防灾减灾工程。为探究数理统计模型在区域滑坡敏感性评价中的适用性,以黄土滑坡频发的山西省吕梁山区为例,首先选取区内的3个县幅(吉县幅、午城镇幅、临县幅)共189个黄土滑坡灾害点为样本区,基于GIS平台提取了6种滑坡影响因素(坡度、坡向、高程、地层、河流影响距、道路影响距)。再分别利用3种典型的数理统计模型(证据权模型、信息量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进行上述因素与历史滑坡间的相关性分析。最后对验证区(石楼幅)内的73个滑坡点进行敏感性评价,并采用滑坡点落在极高敏感区和高敏感区的比例和受试工作者特征曲线2种方法进行精度分析。结果显示证据权模型的评价精度均为最高,说明该模型更适用于该地区的黄土滑坡敏感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新疆玛纳斯流域地形复杂,气象站点分布较少且水文资料短缺,研究以新疆玛纳斯流域2015年3月月平均降水量为例,采用回归克里格、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混合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方法,利用高程、坡度、坡向3种地形因子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等4种因素作为反映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因子,建立与降水量间的3种回归模型并用实际验证的方法验证了空间插值精度。结果表明:三者模型精度值分别为1.102\,0.743\,0.518,其中混合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精度最高,最后采用混合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对研究区2015年全年月平均降水量进行插值预测,从而探测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GPS高程曲面拟合的方法较多,我们利用移动多项式曲面拟合的基本原理,探讨了不同模型对已知点数量的多少以及已知点与拟合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对精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在实际工程中的实验研究,得出一些非常有实际使用意义的结论.对GPS实际生产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我们通过处理数据的统计与比较,给出某一地区的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在进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高程拟合时,控制点的坐标数据与高程异常均存在测量误差的问题,从总体最小二乘法的角度,在系数矩阵存在误差的情况下,来优化GNSS高程拟合模型,提高拟合精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总体最小二乘法进行曲面拟合GNSS高程异常,较传统最小二乘法精度会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使用冰川遥感数据进行程序化建模的模型精度,降低因遥感图像RGB色域较窄导致空间矩阵边缘干扰。【方法】提出基于图像熵算法构建90 m的DEM高精度三维模型法。首先,对遥感图像进行灰阶处理,将RGB信息转化为满足图像熵计算的灰度信息;其次,设定特定规格的判定网格,应用HALCON平台来计算各网格的熵值,匹配高程噪波;最后,采用视差融合进行程序化建模。在建模过程中应用高程噪波补偿点云来构建模型细节。【结果】由仿真结果可知,在10 m×10 m高程判断网格下,图像熵能正确反映出高程噪波。【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提升冰川遥感图像程序化建模的精度,但要注意的是网格边缘熵值容易突变,从而影响高程噪波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3D打印技术由三轴向五轴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就五轴3D打印机的实现形式进行了研究,依据A轴和B轴的位置关系,提出了双摆式、旋摆式两种五轴3D打印机模型。同时,针对这两种模型,从运动、精度、适用范围三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各个因素明确了两种方案的适用情景,为五轴3D打印技术实现提供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阐述了地籍测量中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重点介绍了地籍控制点的级别划分、各级控制点的精度要求、控制点点之记的制作方法以及控制点标石的制作规格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的系统误差进行消除或减弱,分析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通过研究仪器相关误差和外部误差(目标相关误差、环境相关误差、配准相关误差)对地理参考的影响,将系统参数分为随机性和非随机性参数2类加入到平差模型中参与平差。在11个参数自检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附加系统参数的点云数据平差函数模型,实现了对所有系统参数的统一解算和显著性检验,经过模型对系统误差改正后,可以提高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数据精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逐步成熟获得新的发展,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测绘、林业、农业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利用消费级无人机对测区进行影像采集,生成地面实景三维模型后,在模型上进行地面高程点采集,并计算测区土方量。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地层结构模型,分析3种围岩、3种扁平率组合下的大断面扁平隧道受力情况,比较控制点的锚杆轴力、喷混轴力、喷混弯矩及衬砌的位移.研究表明:当三类围岩扁平率为0.588,四、五类围岩扁平率为0.625时,既能保证横断面受力最小,又能维持良好的稳定性,为最优断面.  相似文献   

13.
邓孝龙  游小平  汪宗应 《河南科技》2013,(12):111-112,117
高速轴是路面抛丸机的关键零件之一,所以高速轴设计的好坏对其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通过对高速轴的受力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ANYSY对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它进行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到了应力分布情况、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为高速轴的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铁CPⅠ控制网点是高铁测量首级控制网,点位置精度和稳定性分析都对高铁建设质量至关重要,而稳定性本身是一个模糊概念,在稳定与不稳定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针对稳定性没有明确有效的判断界限,为了更准确地判断出控制点的稳定性情况,结合某高铁CPⅠ控制网17个控制点的两期观测数据,采用模糊聚类原理进行分析,找出了2个最不稳定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CORS的应用普及,利用CORS基准站为起算数据能够快速布设控制网,但是由于CORS基准站为CGCS2000坐标框架,因此,只能获得控制点的大地高。本文结合实例对GPS拟合高程、水准、大地水准面几种获得高程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给出能有效解决高程问题的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空格局的进一步演化,传统基于激光点云数据、三维GIS以及CAD的三维建模技术已无法满足当前对于实景三维模型的需求。为解决诸如人工干预多、建模速度慢、成本高、无法获取模型纹理等问题,提出利用航空倾斜影像进行区域真三维重建。首先,利用消费级无人机搭载经检校的多视相机以获取研究区域的正射与倾斜影像;然后,对多视影像利用特征提取与定向技术、密集匹配与三维重建技术生成密集面片,并基于纹理映射技术生成相应模型;最终,以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为例建立区域真三维模型。通过实测数据检验模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倾斜影像的区域三维模型满足当前城市三维建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测绘方式在应急场景中有一定的局限性,无人机航测具有灵活、高效的优点,能快速获得高分辨率的影像。本文介绍了无人机航测的技术流程,基于ArcGis平台利用生成的DOM等制作场景中地物的线画图和二维电子地图,根据地物点云抽取其高程数据,快速建立起地物的框架三维模型。将框架模型导入SketchUp进行贴图和格式转换,实现了区域三维模型的快速建立。  相似文献   

18.
<正>一、GPS技术使用概况随着技术的发展,GPS的作业模式已从静态测量、快速静态测量、后处理高精度动态测量,发展到动态初始化(OTF)厘米级实时RTK测量作业。GPS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各级控制点的坐标,应用RTK技术,甚至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地形点、地物点的坐  相似文献   

19.
殷红霞 《河南科技》2022,(18):25-31
随着无人机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城乡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工程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研究以某市街道实景三维建模为例,采用基于Context Capture软件来构建三维建模,使用“大疆精灵4”型无人机来获取某市湖滨新区街景的影像数据,结合Context Capture软件对测区进行初步三维重建,并进行建模精度分析,对三维模型中的像控点和高程注记点进行实际测量比对。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地预测室内的自然光照度,提高预测精度,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室内自然光照度预测模型。在MATLAB 2012的环境下,以郑州市(东经113.65,北纬34.72)某室内自然光的实测照度为训练样本,对三个位置的五个时间点的照度进行预测,模型预测效果采用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来进行评价。经过仿真可知,由模型得到的预测照度与实际照度误差较小,预测效果较为理想,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6.1%。该结果验证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在室内照度预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