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方肌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方肌骨瓣结合空心加压螺纹釘治疗靑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行股骨颈股方肌骨瓣植骨结合空心加压螺纹釘内固定。结果本组髋优秀20例,良4例髋,优良率85.7%。结论股方肌骨辬结合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轻壮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并分析其特点。方法:本组18例,平均35.2岁。其中头下型4例,经颈型8例,基底型6例,均用双根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18例中12例囊内骨折联合股方肌骨瓣植入。术后8个月负重活动。平均随访1~5年。结果:本组18例全部愈合,14例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恰当选择肌骨瓣植入,有利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愈合,是比较理想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总结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取Swith-perster切口,开放整复骨折,C形臂X光机下,用空心加压螺纹钉2枚固定骨折,同时将股骨颈头颈部开槽,取同侧缝匠肌髂骨瓣植骨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各类型骨折64例.结果对64例患者进行6个月至14 a,平均48个月的随访.按张少成等评定标准判定,临床优良率达92%.结论该方法具有骨折固定牢固可靠,同时以重建股骨头血液循环和为股骨头带入有效成骨成分,加速骨折的愈合,适用于青壮年各种类型的股骨颈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保守疗法及几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共102例,结果:优:40例(41.7%);良25例(25.5%);差31例(32.8%),结论:50岁以上的头下型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50岁以下者采用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加股方肌肌蒂骨瓣移植术为好;对经颈型骨折,60岁以上者多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0岁以下者用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但对GardenⅢ~Ⅳ型以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加股方肌肌蒂骨瓣移植术为好;而基底型骨折采用保守疗法即可。  相似文献   

5.
闫伯任 《甘肃科技》2016,(24):110-111
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研究组优良率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74.47%(P0.05);研究组住院、骨痂出现、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显著低于对照组14.89%(P0.05)。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评价持续质量改进(CQI)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健康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术后干预,观察组经CQI后对患者予以健康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经CQI后,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较高,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控制较好,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相对提高.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术后并发症以及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QI可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医辨证施护护理结合踝泵运动训练对糖尿病足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和踝肱指数的影响。以我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诊断的糖尿病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辩证施护联合踝泵运动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中医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溃疡面积、经皮氧分压、皮温、踝肱指数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溃疡面积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溃疡面积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溃疡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经皮氧分压、皮温以及踝肱指数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经皮氧分压、皮温以及踝肱指数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患者的经皮氧分压、皮温以及踝肱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辨证施护护理结合踝泵运动训练,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训练,局部循环功能增强,患者的溃疡创面显著降低,生存质量显著提升,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分析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选取甘南州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8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观察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9.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提高股骨颈骨折愈合率、降低股骨头坏死率的治疗手段 方法:采用切开复位、中空加压螺纹钉、骨圆针内固定加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和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植骨治疗股骨颈移位骨折 结果:术后随访1~9年共46例,发生骨折不愈合3例、股骨头缺血坏死4例,其他无严重并发症 根据X光片和功能恢复情况分析:优24例(占52.17%)、良15例(占32.61%)、可3例(占6.52%)、差4例(占8.70%),功能恢复满意率为91.30% 结论: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和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移植给缺血的股骨头引入血供,能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骨折不愈合  相似文献   

10.
李浩军  李明军  张小龙 《甘肃科技》2014,(10):130-131,115
研究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为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抽取甘肃兰州市皋兰县医院治疗病人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采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第一枚针经股骨颈纵轴中心至股骨头软骨面下0.5cm,分别在进针点的前下、后下约1.5cm处呈三角形平行钻入第2、3枚导针,要求第3枚空心钉即靠近股骨颈后方钉先加压,将内收型受力方式改为外展型受力方式。均随访2年,其中的26例半年后拄拐行走,18例8月后下地拄拐行走,9例近一年下地拄拐行走,2例半年后发生螺钉松动,1例骨折不愈合,4例(均为Ⅳ型骨折)一年后股骨头坏死。采取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3枚螺钉呈三角形固定,可以维持骨折的三维稳定性,构成一完整的力学结构体系,加之有动力加压作用,有利于骨折愈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观察舒适护理对妇科疾病患者的影响。选取甘肃省陇西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9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强化常规护理,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影响。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89%,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5.74%,对照组总满意度78.72%,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可降低妇科疾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较常规护理更加有优秀。  相似文献   

12.
观察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配合辩证施护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应用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广元市中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00例的临床护理效果,将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慢性病管理模式配合辩证施护进行临床护理,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观察组的中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结合辩证施护能够较理想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循经按摩对跟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效果。选取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跟骨骨折且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进行跟骨骨折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穴位贴敷和循经按摩联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5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联合循经按摩能有效降低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赛煜  吴鹏  牟元明  王文波 《甘肃科技》2022,(16):108-110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选取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根据置换术方法的不同划分成对照组(n=48例)、研究组(n=50例),分别采取半髋、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较对照组多(P均<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较对照组的20.83%低(P<0.05),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2.00%明显较对照组的77.08%高(P<0.05);2组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30)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用于后踝骨骨折的临床作用。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后踝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n=43)接受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后踝骨骨折处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00%较对照组的79.07%高(P0.05)。对后踝骨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其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好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且骨折愈合快。  相似文献   

16.
探究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拟行手术患者12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手术室环境、护理质量、应激反应、并发症及满意度。观察组物体表面沉降菌含量与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环境、手术流程、消毒隔离与护理操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开始15min及术后30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语言沟通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预见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加以护理干预,探究此护理模式所能收获的临床效果。选取在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接受诊治且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6例患者,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43例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43例患者舒适护理加以护理干预。比较2组各项康复效果观察指标,对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加以统计。研究组康复效果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加以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对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影响予以探讨。随机选取敦煌市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接受锁定钢板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两组在术后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将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当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膝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探究人性化护理对骨折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106例,均为下肢骨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焦虑情绪、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舒适度。入院后5d比较,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h及48h比较,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人性化护理可改善骨折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探讨单手起床法在乳腺癌患者术后中的应用价值。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接收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者12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3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起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单手起床法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上肢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乳腺癌患者术后采取单手起床法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上肢功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