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比分析了水蓄冷、冰蓄冷、共晶盐蓄冷及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在常规空调中采用纳米复合材料相变蓄冷技术,针对目前空调用有机相变蓄冷材料普遍存在导热系数低、传热性能差的缺点,采用在其中添加纳米颗粒来改善介质的导热性能,对其导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纳米TiO2颗粒后,有效地提高了有机相变蓄冷材料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2.
针对实验法研究低温蓄冷材料性能耗时长、误差大、低温实验条件苛刻等问题,提出了基于SRK-UNIFAC方程计算液相逸度,采用虚拟路径参考态法求取固相逸度的热力学方法来模拟研究低温相变蓄冷材料.利用改进的方法预测复合低温固液相变材料的共晶点、共晶配比及熔化焓等热物性质,结果表明,新方法的准确度较高,与实验法的精度误差小.以液化天然气(LNG)冷能空分装置为例,通过建立的高精度模型预测相变材料热物性可有效地进行蓄冷装置的选材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冷藏车用新型相变蓄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蓄冷板冷藏车技术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结晶水合盐蓄冷与有机物蓄冷的优缺点.针对蓄冷板冷藏车对相变蓄冷材料的要求,提出了一种A级冷藏车用的新型相变蓄冷材料,进行了相变温度测试,结果表明该介质的相变温度为-6.9℃,是一种适用蓄冷板冷藏车蓄能介质.  相似文献   

4.
对高温供冷用相变蓄冷材料进行配制,并对其热物性及蓄\释冷性能进行分析.分析测试了癸酸 月桂酸二元体系的低共熔点,以及不同种类添加剂的摩尔分数对体系相变特性的影响.建立蓄冷球模型,对蓄\释冷过程中材料温度、蓄\释冷量、蓄\释冷速率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使用自制相变材料灌装蓄冷球,进行蓄冷、释冷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摩尔比例70∶30的癸酸、月桂酸混合物为基液,摩尔分数0.08的油酸为添加剂,制备出蓄冷材料的相变温度约15 ℃,相变潜热为114.1 kJ/kg,蓄冷球蓄冷、释冷过程稳定,单球蓄冷总量为17.67 kJ,能够满足高温供冷空调系统的蓄冷需求.
  相似文献   

5.
二元相变材料蓄冷球蓄冷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摄动分析方法,对一种新型二元相变低共溶蓄冷介质的蓄冷球的蓄冷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对蓄冷球蓄冷时间、蓄冷球传热、蓄冷球大小、壁厚和材料等影响蓄冷过程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一些结论,这些结论可以指导蓄冷球的设计和系统的蓄冷控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有机相变蓄冷介质导热系数低的问题,采用纳米复合技术对空调用相变蓄冷材料HS-1进行了改性研究.通过实验深入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超声时间、最佳超声时间下分散剂质量浓度对分散性的影响以及纳米与非纳米添加剂对分散性的影响.最终确定了纳米TiO2复合有机相变蓄冷介质(TiO2/HS-1)的制备的最佳分散条件.  相似文献   

7.
空调蓄冷介质融解潜热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作为空调蓄冷介质的共晶盐的构成,给出了共晶盐融解潜热的理论表达式,并采用规划论的方法,为寻求具有目标融解潜热的蓄冷介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相变蓄冷技术在食品的冷藏保鲜运输有着广泛的应用,对食品的新鲜度保持有着重要作用,但仍需积极待探索与推广其在食品冷藏保鲜运输中的应用。首先对相变蓄冷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对蓄冷板冷藏车和蓄冷运输箱等采用相变蓄冷技术的食品冷藏保鲜运输设备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基于相变蓄冷技术的食品冷藏保鲜运输服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随着相变蓄冷技术和冷藏保鲜运输设备的深入发展必将推进中国食品冷藏保鲜运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相变材料式蓄冷槽的蓄放冷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相变材料式蓄冷糟的数学模型,对各种蓄放冷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全面地分析相变材料式营冷糟的蓄放冷特性,并将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比较,以验证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当夏季温度超过30℃时,口红会因高温发生融化,甚至断裂。为了防止口红在夏季因高温融化,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了光敏树脂的口红外壳,选用十二醇和月桂酸作为中间蓄冷介质,采用加热混合法制备了十二醇–月桂酸相变蓄冷材料。利用瞬态平面热源法导热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蓄冷试验对相变蓄冷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和蓄冷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二醇–月桂酸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225 8 W/(m·K),相变温度为18.6℃,相变潜热为179.1 kJ/kg,适合作为口红外壳的相变蓄冷剂。在30℃的高温天气条件下,蓄冷口红外壳能够持续蓄冷大约3 h,可以确保口红不会因高温融化,能够延长口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选取十二醇(俗称月桂醇)/辛酸二元混合体系作为蓄冷介质,通过理论计算,预测在不同的混合比下的结晶温度和相变潜热,预判其低共融混合比、低共融温度、相变热,然后在其混合物的理论低共融混合比前后,分别配制了7组不同混合比的上述混合物,进行了DSC热物性分析;并搭建恒温水浴实验台,对上述各配比混合物进行了蓄冷实验.各配比的相变...  相似文献   

12.
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间接接触蓄,放冷模式下,蓄冷罐内状态点在相图上的变化情况,得出了蓄,放冷过程中蓄冷罐内各层之间的传热特性数据,以及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蓄,放冷过程中的过冷度,气体水合物疏松度的影响,模拟了实用气体水合物蓄冷系统的蓄,放冷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相变材料蓄冷球蓄冷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了焓法模型对一种新型的相变材料在球内的凝结过程中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到了在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相变时间与球径和传热温差的关系,以及相变界面位置变化与相变时间的关系等结果。该结论可以指导各种蓄冷器的设计和系统的蓄冷控制。  相似文献   

14.
对蓄冷材料为高温相变材料的部分与全蓄冷空调系统方案提出了经济技术分析的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中国科技大学专家楼的蓄冷空调方案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部分蓄冷空调方案目前优于全蓄冷方案.该分析方法也适用于冰水蓄冷系统.  相似文献   

15.
介绍内融冰式蓄冰桶改进的数值计算模型.将盘管分成许多小段进行研究,考虑了蓄冷时冰层和释冷时水层间的连通现象及蓄冷期冰的温度变化和释冷期水温的变化.所得结果可为设计选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甲烷水合物蓄冷量的确定是甲烷水合物蓄冷降温技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为探究SDS对甲烷水合物蓄冷量的影响,根据Clausius-Clapeyron方程及三参数对应态原理,建立甲烷水合物蓄冷量的计算模型。利用可视化水合物蓄冷实验系统,结合定温压力搜索法测定四组不同SDS浓度体系下甲烷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依据实验数据和该模型计算得到不同体系、不同相平衡参数下甲烷水合物的蓄冷量。结果表明:甲烷水合物具有较高的蓄冷密度,蓄冷量达40~60 kJ/mol;甲烷水合物的蓄冷量不但与相平衡条件有关,还与SDS的添加浓度有关。相平衡温度越高、SDS添加浓度越高,甲烷气体生成水合物时蓄冷量越低。该研究为甲烷水合物蓄冷降温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熔融盐法合成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2)O_2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热分析法对不同组成的LiOH-LiNO3二元体系进行研究,绘制了具有最低共熔点的该二元体系T-x相图,该体系的最低共熔点为175.7℃.利用低共熔混合物LiNO3-LiOH为锂盐,与前驱体球形Ni0.8Co0.2(OH)2混合烧结制备出了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探讨了Li/(Ni+Co)摩尔比、合成温度、合成时间等因素对产品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合成的材料具有规整的层状NaFeO2结构,SEM表明所得材料为球形.充放电测试表明在3.0~4.3的电压范围内,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70 mAh.g-1,充放电效率为95.5%.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可以制备出电化学性能良好的LiNi0.8Co0.2O2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