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熊猫身上到底有什么特质,能散发出那样迷人的魅力,使见到它的人,没有一个不喜欢它。这样超人气的明星动物,无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会引起轰动。它的外形壮硕圆胖,容貌并不狰狞可怕;它的体色黑白分明,分配匀称,呈现出简单、纯洁和不花哨的特色;它的动作灵巧、有趣而不粗暴;它的性情纯朴、憨厚,天真烂漫,无拘无束,从不主动攻击人类;它是素食主义者,嗜食竹类,少沾荤;它仅分布于中国西部山区,喜独立生活,不与人类攀交情、打交道;它的种群数量稀少,目前不会超过1000只。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期,是人类从全球角度审视发展问题取得丰富成果的时期.人类关注臭氧洞,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世界上最著名的化学工业公司--美国杜邦公司最得意的一个产品,当属30年代开发出来的一种氯氟烃化合物,商品名称是氟里昂.作为一种工业用化学物质,人们希望它不容易燃烧,不具有腐蚀性,没有毒性,希望它性能很稳定,还希望它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3.
奇特的暗能量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暗能量,虽然它是20世纪末的产物,但它的神奇性足以比得上"外星人存在"这个话题,以至于许多科学爱好者都知道"暗能量"这个宇宙学概念.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如同幽灵一般,但是通过天文学家的观测,我们会在理论研究中发现它们的存在. 在科学研究中,宇宙成分被分为3大块.我们平时所见到的物质,像气体、固体、液体等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东西,其质量仅仅占整个宇宙的4%,暗能量占据74%,暗物质占据22%.目前,人类对暗物质、暗能量的研究还只是皮毛,原因在于暗物质存在于人类已知的物质之外,不与光子产生任何反应,更不与人类所已知的物质发生任何碰撞.  相似文献   

4.
昆虫和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根据昆虫的作用,把它分为害虫和益虫两大类.稻蝗危害水稻,造成减产以致颗粒无收;松毛虫往往将大片松林摧毁;蚊、虱、臭虫吸血并传染疾病,损害人类健康.这些都是害虫.蚕吐丝、蜂酿蜜;白蜡虫、紫胶虫分泌虫腊虫胶;蝉蜕、土鳖虫可入药;瓢虫、螳螂捕食其他害虫.这些都是益虫.  相似文献   

5.
和谐与平衡     
平衡与和谐相位,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亦是如此. 自然界的相对平衡,可以给人类带来明媚的阳光、风调雨顺的年景;自然界的不平衡可以引发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6.
<正>人们普遍拥有这样一种心理:越是朦朦胧胧的东西,就越想扯下它的神秘面纱,弄清它的来龙去脉。所谓好奇心,就是这种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能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竭力想把它搞清楚的心理倾向。因为对天空的好奇,人类发明了热气球、滑翔机、飞艇和飞机;因为对海洋的好奇,人类发明了轮船、潜艇和潜水运动;因为对太空的好奇,人类发明了火箭、卫星、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研究表明,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往往勤奋自信,善于钻研,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7.
失落的天王     
造就英雄的星球 天王星是太阳系的第七颗大行星,这颗蓝绿色星球的发现过程没有海王星.冥王星那样的传奇色彩,然而它却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颗有发现记录的行星。虽然在发现它之前人类就己经知道另外六颗行星,不过谁也不清楚第一个发现它们的人。天王星的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物质世界.大自然并没有文理分科.桂林山水秀美,它是喀斯特岩溶造就的长廊;泰山雄伟壮观,它是不可多得的地质博物馆.对于这个完整统一的物质世界,人类本应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9.
这篇访问记介绍了人类学家日本立教大学教授香原志势对人类进化问题、特别对人类的昂藏七尺之躯的看法,并列举了在进化过程中人体构造的不适应之处。日刊《科学朝日》把它作为“科学的挑战”之一,编入该刊1984年新年特辑。全文除极个别的删节外,译文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皮纹,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而神秘的遗传性状。它是人体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它的构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人体的本质。每个人的皮纹是不相同的,它可能是认识人体自身的一种密码,所以,它吸引着众多科学家去探索它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以往,人们通常把细菌描绘成可怕的魔鬼.一提起它,大家往往会联想到它是传播疾病、危害健康的元凶.其实,在细菌大家族里,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在危害人类,亦有许多像"硫磺细菌"一样造益于人类的细菌.  相似文献   

12.
有一种东西,为了它,有多少人揭竿而起,又有多少联盟竞相建立;是它,点燃了多次革命和战争的导火线;它的魅力超过了黄金,更超过了石油.数个世纪以来,人类对什么有过如此强烈的感情?只有它,一粒看似普通的晶体--盐.盐曾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欲望,或是一种奢望.过去,拥有它是一种特权,缺少它就是对生存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周原冰 《科学通报》2019,64(19):1985-1994
<正>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正日益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工业革命以来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供应体系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且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也呈现爆发式增长.当前能源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资源、环境和气候三个方面.首先是资源不可持续,按照目前开采强度,煤油气资源仅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东西很奇怪,它至大至深,至高无上,笼罩在人们头顶上方,人们却不知道它为何物。早在两三千年前,古希腊科学家和哲学家就开始对它进行探索,但时至今日,人们对于它依然知之不多。因为它,爱因斯坦做过深刻检讨,布鲁诺被烧死在火刑柱上;也是因为它,埃德温·哈勃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为了研究它,人类研制了一大批最新最精良的观测工具;也是为了研究它,人们上高山、飞太空不惧辛劳。那么它是什么呢?它就是宇宙。如今,科学家对宇宙的研究已有重大突破,然而研究得越深入,它的神奇性就越显现,越令人神往,这是因为它的前世、今生与未来都充满神奇。  相似文献   

15.
关毅 《自然杂志》2016,38(2):136-146
100年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广义相对论的其他预言如光线的弯曲、水星近日点进动以及引力红移效应都已获证实,唯有引力波一直徘徊在科学家的“视线”之外。美国科学家在2016年2月11日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这是人类第一次能够“听”到宇宙的“声音”。它的发现是物理学界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过去,宇宙以光的形式向人类传递了太多信息,而如今,引力波在时空中向我们传递着类似声音般的新信息。引力波的发现,很有可能改写物理课本,它带给科学家和人类今后无穷的想象。正如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所说,“人类探测到引力波的这种能力,很有可能引发天文学革命。这提供了一种人们看待宇宙的全新方式!”  相似文献   

16.
环境领域若干前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鉴明 《自然杂志》2002,24(5):249-253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富裕和繁荣 ,写下了人类历史辉煌的一页 ,是人类引以自豪的文明 ;但工业文明意味着人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自身发展 ,它又使自然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 ,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威胁 ,因而又是人类不得不抛弃的文明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惟一的选择 ,这是一种以绿色为标志的发展道路 ,这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互惠共生的新的文明 ,是带给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希望的绿色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7.
漫话老鼠     
<正>老鼠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四五千万年了。它是伴随着人类生存至今的数目最多、生命力最强、破坏力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它在与人类的挑战中生存繁衍,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它仍然以顽强的生命力在地球上开辟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8.
吕君昌 《科学通报》1997,42(5):519-523
<正>对于翼龙类脑部构造的研究,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对其自然暴露的脑腔内模化石(如?Pteranodon)以及通过把脑腔周围的化石修理掉而暴露出内模化石(如Scaphognathus pur-doni)来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有从以下有限的几种翼龙中获得有关脑腔结构的信息:Scaphognathus purdoni、Rhamphorhynchus、Pteranodon和Pterodactylus.但是,这一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在野外进行化石调查发掘过程中,很难发现非常完整的脑腔内膜化石;另一方面,保存完好的头骨其脑腔部分由于被头部骨骼化石所包围,要想让它暴露出来,必须去掉其周围的骨骼,这样又会严重破坏化石的完整性.近来年,由于CT扫描技术(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技术),可以在不损坏标本的情况下,对埋藏于岩石中而又难于通过人工修理的化石及化石(头骨)的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因此它对于观察从化石表面不可见的内部构造,有很大的潜力.这一技术最初由Hounsfield设计用于获得人类头部的断面图象,后来,由Ledley等进一步发展为用于检查人类身体的其他部位.从1984年开始,这一技术逐渐地被应用在古脊椎动物化石的研究上.在本文中,我们利用CT扫描技术,对准噶尔翼龙头骨的脑腔内膜化石进行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铁心"地球     
曾经有人说过,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球欠下了一笔科学债.人类受本能的驱使,总是对距离自己遥远的事物充满兴趣,所以对太空探索着了迷.人类对这些遥远星球结构的认识,要比对地球的地心清楚得多.甚至在150年前,人们还不知道我们居住的地球也有一颗跳动的心脏. 从1890年起,人们终于要来偿还这笔欠债了.当时人类开始观察地球上的岩石,并探索太阳及月亮间引力的关系,根据这种引力可以确定,我们脚下的地心应该有一个复杂的结构,它是由不同物质构成的岩层组成的.  相似文献   

20.
飞碟(UFO)这一当今世界最大的科学之谜,是当代科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又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之所以成为"难题",是因为它的突然出现而又无从捉摸及其超前的飞行技术、乘员的特异功能,都是人类现有科学知识所难以想象和无法理解的.之所以成为"话题",则是人类系于地球的命运和自身的安危,不能不对侵扰频繁而又截不获、击不落的"云霄怪客"的来历和意向,表示莫大的关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