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透视社会变迁中中国农村性道德的“破”与“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道德是社会道德渗透在两性生活方面的行为规范,是衡量人类两性关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性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不可避免会受到经济基础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社会变迁中,中国农村传统性道德必然面临“破”的危机,它将严重影响人们性生活的健康发展,所以社会变迁过程中需要一种新型性道德的“立”。那么,如何正确认识社会变迁中中国农村性道德的“破”与“立”呢?本文为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界定“艺术语言”、“意象”,解释“立象以尽意”的含义,论证“立象以尽意”是艺术语言的本体;艺术语言的创造过程是“立象以尽意”的过程,艺术语言的审美过程是析象悟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韩非的“矛盾”富言属于逻辑矛盾。他的“矛盾”思想则是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二者必居其一。这种仅仅在对立两极中的思维方法并非完全正确。哲学上的辩证关系,借用“矛盾”、“对立”范畴来表述,也不十分恰当,因为矛与盾不是对立的双方,而辩证关系也应包括对立统一、鼎立统一、多立统一。所以我们必须确立立体矛盾观,即对立面-中介-对立面,或正中反矛盾论,或同异反分析法。  相似文献   

4.
寻找中医立世之"极"——试论章太炎晚年的医事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研究与撰述是章太炎(1869-1936年)晚年活动的重要方面。面对近代中国的中西医论争,章太炎不是简单的折中中西,而是立足于中国医学自身发展脉络,从技术层面寻找中西医融会的空间,力图奠定中医立世之“极”。  相似文献   

5.
2002年世界军事态势的突出特点可用“破、立、凶、险”四个子来概括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人类发展进步成熟的标志,是对主客体关系破裂的反省.这种反省需从主客关系的“破、立、和”三个方面入手,了解主客关系“破”的原因,挖掘主客关系“立”的哲学基础.通过对这些生态哲学的理论学习,可以指导我们建立主客关系的“和”,使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方法论,建立一个主客统一、碧水蓝天的生态文明国家.  相似文献   

7.
解"立"——从"三十而立"到"安身立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人的“立”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具有自觉性、独立性、阶段性、过程性、内在和外在统一性等特征。在对生命之“立”反思意识有所忽视和遗忘的今天,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立命”才能真正安身,承担崇高的人生使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投身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年毛泽东深受近代“新民”思想的影响,在探寻改造中国社会途经的过程中深切关注和严肃思考着“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他认为我国的国民存在着迷信盲从、缺乏自主性、急功近利、虚伪相崇、思想狭隘、门户相争的弱点,这是我国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民主和科学思想不发达的结果。他主张把国民改造成具有自主性和主体性,坚持真理,立真志和顽强的意志力的新型的国民。  相似文献   

9.
王辉 《奇闻怪事》2008,(3):22-23
尖子班从整体上看学生素质确实很好,基础扎实,但经过一段高中生活,发现班级里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因子存在。这就有可能成为漂亮大楼上的接二连三破玻璃窗的源头。因此我觉得必须注意班级中出现的一扇破玻璃窗。“破窗”不能完全避免,我们就得经常巡视,发现有窗破了,及时修补,不能使一扇“破窗”发展为一片“破窗”。这些不和谐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类:  相似文献   

10.
《左传》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在数据、网络当道的信息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系统在为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潜藏了巨大的信息安全隐患。对于企业而言,如果等到信息系统出现问题时再去弥补,恐怕就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了。因此,企业应当切实树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观念,将“容灾备份”早日提到自己的建设日程上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谷蕾 《世界知识》2022,(6):46-47
<正>“全球英国”是英国的新外交理念。在充斥了理念碰撞、利益博弈、国家交锋的脱欧进程中,“全球英国”从智库、学者的话语和思维,逐步渗透到政治家、党派的政策体系之中,成为试图引领英国走出困境的指引。近几年,每当国际上有重要危机、地区冲突发生,英国从不缺席,其军舰更是越来越积极地活跃在世界重要地缘区域的水域。脱欧之后“以破求立”“全球英国”最初兴起于英国对自身与欧盟和欧洲之外世界关系的反思,与脱欧可谓互为表里。  相似文献   

12.
中央党校韩庆祥先生在总结最近十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时,用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他以“天”比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入,以“地”比喻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从而提出和区分了以下研究状况:第一种是“既不顶天也不立地”的研究,第二种是“顶天不立地”的研究,第三种是“立地不顶天”的研究,第四种是“顶天立地”的研究。其葆贬自明。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先生提出“二柄”及“多边”的比喻概念,汉英语言中的“二柄”及“多边”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喻义,而喻义的需要又最终决定了立喻者对喻体的“柄”的确定及“边”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文学艺术作品中存在“不定点”,读者通过“积极阅读”,并借助想象、联想、幻想等活动,对“不定点”进行填补,即“具体化”。读者在对“不定点”填补(具体化)过程中,应遵循“恰当具体化原则”,才能挖掘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宣仁圣烈高皇后听政之初,在定策事中有着“立长不立幼”之“诬谤”。“宣仁之诬”对宋中后期国内政治产生了较大影响。“宣仁之诬”不仅成为哲宗“绍圣绍述”的导火线,而且加剧了北宋中后期的党争,直接影响到对高皇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历史悠久且保存完好的鄂西土家族民间歌舞撒叶儿嗬,其舞台化进程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面l临诸多问题和困境。它要从土家族丧葬民俗文化中剥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舞台表演艺术,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一个去仪式、去禁忌的过程,而应在“破”的基础上,整合多方面力量,克服诸多不利因素,最终达到“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而言,在实际语用中经常出现对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误用。通过对句式的比照分析,可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包括:(1)语义指向的不同。“没”主要用于否定动程;“不”则既可用于否定动作本身,也可用于否定动作所关涉的对象。“不”还可用于否定主谓之间的关系,或否定性质、状态等等。(2)时间蕴涵的差异。“没”蕴涵有“过去”的意味;“不”不蕴涵时间平面,多用于否定现在及将来;  相似文献   

18.
教学生“会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掌握知识“内化”的思路与方法,使学生具有“自得”知识的本领,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文章借用古人的“三不朽”标准,以大量的史实,分别从立功、立德、立言三个方面,详实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为党和国家作出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菏泽市实验中学近两年来,围绕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教学,先后实施了许多创新教法和管理的措施。学校高效课堂教学的有序推进,是在全体一线教师“民主参与,积极主动,大胆创新,集中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整个课堂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先立后破,先实验,再推广”的课堂教学改革原则,并为此建立了一整套的支持课堂有效教学推进的系统和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