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然而其本身却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暴露出许多缺陷。本文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缺陷与完善作了详细论述,对其性质、地位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讨,以求更好的体现民事诉讼立法宗旨,为民事诉讼审判实践服务,更好地保护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以期达到完善我国对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在立法规定和司法解释上的局限性、矛盾、不合理,造成了司法实践中地方法院对该制度存在诸多滥用情形.本文从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为契机,针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参诉方式、参诉标准、诉讼地位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对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重要制度,然而该制度在理论上的分歧和立法上的粗略,导致了其在司法实践中常常被滥用、错用,损害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权利乃至实体权利。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内涵、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及其保护机制方面,对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权利保护作一初步的探讨,以进一步完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切实维护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章对行政诉讼参加人的诉讼地位作了专章规定,其中行政诉讼法第27条规定了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情况。关于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诉讼地位问题,目前法学界尚无定论,有的人认为行政诉讼第三人应和民事诉讼第三人一样,可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有的认为在行政诉讼中不存在和民事诉讼中有独立请求权一样的第三人,只存在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等等。笔者认为,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具有自己本身的特点,不能把他们和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相混同,为了更好地解决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诉讼地位问题,本文就行政诉讼中第三人和民事诉讼中第三人的异同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存在违背程序正义、违反处分原则和不告不理原则等缺陷。保障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权,需要完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资格、参诉方式、管辖权异议、上诉权、责任承担方式等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与德、日的辅助参加人 ,以及美国的第三当事人诉讼制度 ,是形式不同 ,但功能基本一致的法律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应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统一修改为由有关当事人引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诉讼告知制度一直为大陆法系国家所广泛适用,其有助于实现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效率。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模式正全面地由职权主义转向当事人主义,诉讼告知制度对我国民事诉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既能充分保障当事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又能有效地促进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进而有效克服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应从诉讼告知的条件、告知的程序和第三人的权利保障等方面思考我国诉讼告知制度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法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就司法实践中的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法律上,符合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以下简称第三人)要件的案外人固然可以自己申请参讼,但原、被告是否可以引入第三人?被告既无向原告偿还债务的能力,又不向符合第三人要件的案外人主张权利,原告能否将该案外人作为第三人同时起诉?如何保障符合第三人条件的案外人知晓原、被告系属于诉讼的事实、从而行使申请参讼的权利?等诸如此类问题,无论理论上或实践上都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10.
离婚损害赔偿的性质是侵权责任。赔偿的义务方涉及到第三人共同侵权的,可以让第三人作为无独立请求权人参与诉讼。离婚损害赔偿应该是在财产分割以后进行。婚姻法有关财产约定制度的规定是不符合法理的。  相似文献   

11.
责任保险第三人是指责任保险合同约定的当事人和关系人以外对被保险人享有赔偿请求权的人。传统的责任保险是建立在合同相对性理论基础之上的,作为受害者的第三人不能直接请求保险人为给付行为。当前我国立法对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规定还不完善,有必要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修订的《保险法》进一步明确了保险活动当事人权利与义务,并且更加注重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被保险人赔付的金额越来越高,破产、死亡、逃逸等现象层出不穷,这样就给受伤害的第三人造成了重大损害,第三人的利益往往不能获得及时、迅速的救济。为了平衡各方的利益并且更加偏向保护第三人的利益,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明确的设立是必要的。本文主要从我国现今立法状况出发,结合各国的立法状况,从理论和实际立法两方面分析责任保险的第三人直接请求权,详述我国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工伤保险请求权与第三人侵权赔偿请求权竞合是一个争议性的问题,不仅我国现行的法律与《工伤保险条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而且实践中还存在相互冲突的法律规定.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工伤职工可获得双重赔偿的规定,但在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二条对此又有不同的规定.对于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的竞合不宜采取双重补偿模式,补差赔偿模式是更为合理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并纳入人格权请求权制度,从立法层面对学界争论已久的人格权的地位及人格权请求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定位做出回应.人格权请求权独特的性质、侧重于事前预防的救济目的及其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区别,决定了人格权请求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独立定位.但我国《民法典》尚未明确人格权请求权的种类,司法适用上的...  相似文献   

15.
占有作为一种事实状态体现了财产秩序,法律之所以要保护占有,是为了维护社会财产秩序和生活秩序的稳定,并非是为了寻求对真正权利人的保护。占有保护请求权不同于物权请求权,它是以保护占有的现实状态为宗旨的独立的请求权。占有保护请求权包括占有物返还请求权、占有妨害除去请求权、占有妨害防止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在立法中如何规制占有保护请求权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构建我国占有保护请求权体系,对于占有制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法律的摇摆,我国混合担保人之间是否存在追偿权一直以来存在争议,实务界的判决亦不尽相同.在理论界,学者试图通过连带责任、不当得利和公平原则来证立追偿权的请求权基础,均不能够自圆其说.代位权制度则较为合理的为混合担保提供了追偿权的请求权基础,这一制度亦被《民法典》第700条肯定,从而为我国混合担保追偿权存在与否这一争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遗失物拾得人是否应该享有报酬请求权,国外立法和学界皆存有争议。有别于一些国外的立法,我国法律没有赋予拾得人法定报酬请求权,《物权法》仅规定拾得人享有约定报酬请求权。这一规定不仅有其理论渊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利义务观,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且符合现阶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情和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8.
物权请求权的功能在于物权的保护,通过与侵权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当得利请求权、基于契约的给付请求权比较,可得物权请求权有其独立的价值功能。物权请求权优先于债权请求权,行使物权请求权比行使债权请求权更有利于保护物权人,有关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的关系的这两个流行观点值得质疑,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物权请求权的独立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作为一项债权请求权与民法上的其它请求权共同构成民法的请求权体系,各项请求权要素按一定结构,在互动协调中实现民法的整体规范功能。对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其它请求权的关系应当合理定位,以充分展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价值。本文论证了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合同上的请求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无因管理请求权的互动协调关系,力求构建我国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其它请求权竞合的合理构架。  相似文献   

20.
张殊钢 《科技信息》2012,(11):493-493
行政诉讼第三人法律地位和确定标准是理论界经常讨论的两个基本问题,因而,要解决该问题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合理的、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法规。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行政诉讼制度,即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制度。设立这样一个制度有着两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制度的设立目的在于保证法院及时正确地审理行政案件,还有一方面起到保护保护第三人的权益的作用。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划分与确定问题是行政诉讼中的基本问题。但是长期以来,理论界对此一直存在着许多争议,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确认及范围、行政诉讼第三人种类及其法律地位等问题的探讨,以求科学地确定第三人的范围和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