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因素,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一、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云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规模巨大。据统计资料显示,全省2006年末总人口44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00.19万人,比上年增加0.9%;农村劳动力2190.54万人,比上年增加1.4%,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8.9%,可见,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指出要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政府必须加强规划管理,强化教育和技能培训功能,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4.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农业人口非农化和城镇化严重滞后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深层次原因,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广开门路,多渠道地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进程。  相似文献   

5.
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教育和农民收入问题进行研究述评的基础上,利用1985年~2007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农民收入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二者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一步考察了模型的动态特征,得出了以下结论: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农民收入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是农民收入的格兰杰原因,二者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且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长期的,显著的.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过低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技能、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化进程中,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些新趋势,这些新趋势表现在转移外出农村劳动力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转移规模、转移程度及流动性等诸多方面,给农村经济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消除这些不利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培训模式的探讨——以福建省龙岩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等精神为指导,密切联系龙岩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情况,分析讨论了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四种模式:一是‘‘培训券”模式;二是“订单式”模式;三是“基地式”模式;四是“社会化’’模式。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决定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文章采用安徽省1993—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以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为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提高有显著正效应。文章提出提高提升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映红 《科技信息》2011,(21):I0045-I0046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农村消费潜力未得到有效激发日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以泉州农民收入和消费为例,从经济发展阶段对农民收入支持模式、收入与消费关系以及政府扶持对农民消费拉动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民生之本,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既是做好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题中的应有之义。福建正处在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围绕宿豫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从领导重视、抓青年学生培训及在乡农民培训3个方面探索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等精神为指导,密切联系龙岩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情况,分析讨论了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四种模式一是"培训券"模式;二是"订单式"模式;三是"基地式"模式;四是"社会化"模式.  相似文献   

14.
根据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般化模仿者动态模型(GRD),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终稳定状态和长期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表明:基期数据中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越大,最终稳定状态下城镇部门就业比例越大,农村部门就业比例越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态过程渐进稳定收敛到均衡点;转移过程的长期趋势与学习障碍无关.  相似文献   

15.
16.
民族地区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而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二者都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对国家的持续繁荣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由此,民族地区农民收入问题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通过横向、纵向及不同主体间的比较来阐述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民收入的现实状况,并得出研究结论,并对此进行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分析了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未来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向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千方百汁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增加农民收入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从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入手,研究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增加农民收入中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办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实证的角度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状况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农村教育及医疗卫生水平对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农业基本建设和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的供给状况却制约着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剩余是我国农业经济的 典型特征,以我国西部成都平原县域经济的比较发达的 双流县为例,对农村劳动力剩余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劳动力剩余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就地就近转移为主,缓解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