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日本的少子高龄化现象在近几十年间以不可想象的速度迅速发展,如此急剧的少子高龄化现象必将对日本的经济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通过介绍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现象以及分析主要原因,重点分析少子高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分别对宏观经济、社会保障财政、地方财政、企业经营策略的变化以及雇佣制度等方面进行全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2.
张毅 《科技资讯》2011,(11):162-162
由于人们对建筑数量和品质的不断追求,促使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如何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每一个建筑企业管理者所关切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企业的领导体制与管理组织、技术经济管理、质量经济管理和人力经济管理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从事相关工作的建筑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3.
论日本提高产业竞争力战略及其对东亚经济合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本的东亚经济活动为背景,首先从政府的角度分析了日本近年来在提高产业竞争力方面所采取的政策与努力,包括追求内外一体的产业政策、推进"创造新价值经济"的发展以及构筑与东亚各国之间适当的国际分工体制等等;其次以电子产业作为个案研究来分析日本企业在提高产业竞争力方面的战略调整;最后在总结近年来提高产业竞争力战略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幺学禹 《科技资讯》2006,(6):177-178
从经济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经济管理体系文件、资源管理、内部审核、持续改进等方面阐述了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3月6日,全国政协经济工作委副主任、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由于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以及政策上的一些缺陷出现的错误诱导导致实体经济出现“空心化”,改善这种状况需要从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规模经济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重要范畴.传统规模经济理论从生产的分工与组织角度对规模经济规律进行了探讨.以美国学者R科斯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理论则从市场交易成本的角度出发,对企业规模经济做出独到的解释.规模经济对企业竞争力的贡献表现为,规模经济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成本优势,也为建立岐异优势奠定了基础.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已大大改变了企业的运作条件和空间,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有效形式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因此,规模经济理论可以在提升和维持企业竞争力方面得到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7.
参照GB/T 19001标准,应用管理的系统方法和过程方法,建立了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从经济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经济管理体系文件、资源管理、内部审核、持续改进等13个方面阐述了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已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但是同时,日本的少子化现象却愈加严重,对日本经济及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对日本而言,分析少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是当务之急。在本文中,笔者将就日本少子化现象的现状、原因、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中国的未来社会发展产生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战后的日本经济和战前的情况相比,的确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战后初期,日本物资奇缺,物价飞涨,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然而战后日本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扭转了全面崩溃的国民经济.从5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便出现了高速增长.196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达1597亿美元,超过西德、英国和法国,一跃成为"经济大国".文章拟从日本战后经济发展过程,进而探讨其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0.
唐文晓 《科技信息》2008,(35):200-2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持续走低。通过对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原因的探讨,本文提出了“赶超后”的概念,认为日本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是在实现经济赶超的过程中积累而成的,赶超经济既可以促进后发展国家工业经济的生成、发展和实现,也可以为后发展国家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遗留下许多不易化解的难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已经实现了经济赶超目标的日本,本文将其称为“赶超后”现象。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本经济腾飞中人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在日本经济腾飞中,人的因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劳动立法调动了劳动的生产积极性;重视教育,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人的活力,发扬勤劳精神,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正是这些人的因素在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合力作用下,才使日本经济在战后出现的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2.
虎门镇大宁社区和居岐社区党组织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以实际行动响应东莞市政府提出的"经济社会双转型"号召,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金融风暴,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大投入改善民生,扩大就业,积极维护新莞人的利益。大宁社区和居岐社区以基层党建发展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双转型,其实践经验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面临两个根本转变,石油工业确立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的基本思路。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是极其重要的课题。文中以我国后期开发油田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影响经济寿命的因素入手,提出了经济寿命的计算方法,并首次采用系统集成建模与仿真思想,建立了能反映后期开发油田生产规律的技术经济指标预测模型、经济寿命计算模型、采炼一体化黑箱模型、成本动态控制模型、措施优化模型,同时还结合油田实际情况,提出了延长后期开发油田经济寿命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一股潮流,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但同时又形成了产峻的挑战,故而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5.
经济安全与知识产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括知识产权法在内的法律具有保障经济安全的作用。但我国知识产权法在保障经济安全方面存在诸多缺陷。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一方面应顺应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趋势 ,加强对知识产权人利益的保护以促进微观经济安全 ;但另一方面也应该加强知识产权限制以保障国家宏观经济安全。因此 ,我国应该制定知识产权基本法 ,在立法上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制度和适用市场经济的科技发展支持制度 ,同时在现有立法中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限制、反垄断审查等制度。  相似文献   

16.
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理,提出必须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和管理为手段,建立技术创新机制,给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类型划分准则、规模经济贡献的分析方法、经济增长因素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运作因素分析方法,并对一个企业作了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二十几年 ,福建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本文通过对福建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总体水平的分析 ,运用总体水平指数 K以及区域 RHL比值法 ,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得出区域之间特别是闽东南地区与闽西北之间的差异日益扩大的结论 ,并分析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 ,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The most popular and traditional method to analyze the source of economic growth is created by Robert. M. Solow, but it has some localizations and is not very precise in some sense. In this paper, we will classify all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to domestic part and foreign part. 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 growth is decomposed into labor input, domestic capital formation, imported foreign capital forma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TFP growth is again divided into scale economies, capital utilization, human capital, domest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effort, and imported foreign technology. In this way, foreign resources include imported foreign capital formation and foreign technology. By model and demonstration, we analyze the impact of foreign resource to an econom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factor (especiall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协整的方法对我国1996~2008年的不同投入主体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和企业科技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即政府科技经费投入、企业科技经费投入的增加都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原因,而且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要明显高于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为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尤其是企业的科技经费投入,强化企业在研发投入中的主体地位;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政府科技经费对企业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美日两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在于其完整协调的法律支持体系、各具产业特色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专业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合理的中小企业融资组织体系。我国应加以借鉴,从法律法规、信用担保、创业板市场、中小金融机构等方面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