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桦  林梅 《科技资讯》2011,(14):222-222
本文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乙肝病毒携带者现存的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悲观过度、情绪异常等,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对策,旨在教育广大民众能正视乙肝病毒并提高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状况和对策。方法调查大学生乙肝病毒携带者对乙型肝炎的知识了解情况,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在心理干预前后各进行1次,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结果多数大学生对其所患疾病认识不足,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干预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提高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的认识,消除消极情绪,对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了解临床药师参与乙肝科普教育对兰州市某高校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526名,分别在科普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并分析。科普教育前后,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57.87%和81.78%;大学生对乙肝传播途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66.73%和85.73%;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积极态度分别为45.18%和6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科普教育前,32.51%的大学生做过乙肝相关检查,67.30%的大学生接种了乙肝疫苗,科普教育后,做过乙肝相关检查及接种了乙肝疫苗人数比例为81.20%和92.48%。大学生乙肝防控知识来源主要为电视广播、网络,希望获得的途径为医务人员和专题讲座。临床药师参与乙肝科普教育,能明显提高大学生的乙肝防控知识水平,促使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形成积极的态度,提高大学生乙肝筛查率及乙肝疫苗接种率,对预防控制乙肝在校园传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学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于1997年9月对410名教职工进行了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肝功能及胎甲球检测.34人HBsAg阳性,阳性率为8.3%,属于有传染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130人抗HBs阳性,属于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的人.19人抗HBe或抗HBc阳性.属于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没有成为病毒携带者,也没有产生抗体.228人全阴性,即没有抗体,也不带病毒.410人肝功能及谷丙转氨酶全部正常.胎甲球全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生儿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抽取儿童空腹静脉血2ml,用乙肝固相免疫试剂检测.结果:调查接种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仅4.299‰,远低于我国人群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率10%.结论:计划免疫能降低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率,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妊娠结局及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作用。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本院孕产妇妊娠结局分析。结果(1)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剖宫率升高;(2)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感染为8%,比文献报道低。结论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易发生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使剖宫产率升高,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妊娠结局及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作用.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本院孕产妇妊娠结局分析.结果 (1)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剖宫率升高;(2)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感染为8%,比文献报道低.结论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易发生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使剖宫产率升高,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妊娠结局及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作用.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本院孕产妇妊娠结局分析.结果 (1)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剖宫率升高;(2)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感染为8%,比文献报道低.结论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易发生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使剖宫产率升高,孕晚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0 引言世界卫生组织把乙肝病毒感染分三种类型:低感染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在0.1%左右;中感染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在1—5%;高感染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在5—20%。我国是乙肝感染的高发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约1亿人。乙肝病毒感染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大问题。为此,卫生部肝炎防治领导小组决定将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福喷叮治疗肺结核合并乙肝的临床表现。方法 :对 2 8例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携带者用含利福喷叮方案治疗的结果及肝毒副作用进行分析 ,并以利福平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二个月痰菌转阴率分别为 78.5 %和 85 .1% ,X线表现病灶总吸收率分别为 89.3%和 72 .1% ,治疗组肝损害发生率小于利福平组。结论 :利福喷叮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安全的抗结核药物 ,疗效与利福平相当 ,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肝损害比利福平小 ,值得临床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差异,为评估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将114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分组为:乙肝抗原(HBe Ag)阳性HBV DNA阳性携带者(A组)、HBe Ag阴性HBV DNA阴性携带者(B组)、HBe Ag阴性HBV DNA阳性携带者(C组).使用fibroscan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进行肝脏硬度值(LSM)检测,评估3组肝脏硬度值的差异.结果:A组与B组,B组与C组的肝脏硬度值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的肝脏硬度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说明HBV DNA阳性的携带者无论HBe Ag是否阳性其肝脏硬度值均比HBV DNA阴性的携带者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实验分析唾液、尿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标志物.方法 取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的健康携带者40人份唾液及40人份尿液.运用酶联免疫方法及胶体金方法检测唾液和尿液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结果 胶体金法:11人份唾液标本HBsAg呈阳性;12人份尿液标本HBsAg呈阳性.酶联免疫方法:34人份尿液标本HBsAg呈阳性.与...  相似文献   

13.
调查在校大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与态度行为现状,加强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认知以及正确对待乙型肝炎携带者,为加强高校进行乙肝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300名大学生进行乙肝知识认知行为态度问卷调查与分析。该校大学生对乙肝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对乙肝预防方面的认知薄弱,对新生儿接种疫苗的时间这一条目回答的正确率仅39.93%;对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态度与行为方面,有64.93%的学生同意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一起用餐;组间比较,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籍贯的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态度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获取乙肝相关知识的途径方面,大学生期望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网络信息、知识讲座以及报纸。学校应该加强乙肝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了解,正确对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同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主动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4.
《广西科学》2006,13(1):64-64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10%,超过1亿人,同时我国艾滋病形势也不容乐观,有超过65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乙肝和艾滋病给广大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董俊兴教授长期从事抗辐射、抗病毒等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和新药研究。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携带者孕妇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HBsAg阳性携带者孕妇所生新生儿分为HBIG组和对照组;HBIG组孕妇28、32、36周各注射HBIG200IU,对照组仅常规产检及监护;对新生儿出生时静脉血作乙肝两对半和HBV—DNA检测。结果:HBIG组新生儿的宫内感染率和HBV—DNA阳性率无明显降低,抗一HBs检出率无明显提高。结论:采用的HBIG接种时间和剂量尚未能完全有效阻断HBV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大学新生肝功能和HBV的五项指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采用CHem-300半自动生化仪和ELISA法检测.结果发现,HBsAg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显著.乙肝病毒携带者只有一小部分人出现肝功能损害.广西是乙肝高发区,预防工作是防止乙肝流行的最好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乙肝大国,在这场与疾病的抗争中,大学校园也没有幸免于难,由于校园的特殊性,大学生更容易感染乙肝病毒,而面对乙肝病毒感染者这一群体,辅导员需要特殊的工作方式和心理辅导方法。这也将是新时期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学生志愿者角色认同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参与过国庆甲子盛典、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3 000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者身份有高水平的角色认同,且在角色认同的4个维度上有年级差异;大学生志愿者采取成熟型的应对方式,同时女性大学生志愿者在成熟型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大学生志愿者,在混合型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性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角色认同对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学新生进行肝功和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掌握大学生中乙肝病毒的感染状况,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和保护未受感染的人,从而促进大学生顺利成才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乙型病毒性肝炎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病,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我国属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一旦感染,往往久治不愈、病情反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感染HBV导致的肝硬化、肝衰竭和HCC而死亡的人数约有100万人.因此,健康教育对于做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就乙肝病毒(HBV)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及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和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试图普及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的相关知识,从而降低其发病率和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