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红罂粟往事     
罂粟究竟是什么?一般说来,中国人知道它是可以制取鸦片的植物,还是可以观赏的花。说到它,中国人没有不摇头的,因为中国曾深受鸦片的痛苦。但在欧洲,罂粟却有着相当高的观赏价值。今年6月,我随旅游团到欧洲观光。有一天,当客车奔驰在高速公路时,窗外公路两旁掠过大片大片怒放着的鲜红的罂粟花,煞是好看。导游向大家介绍,这种花也叫罂粟,但不能制取鸦片。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许多士兵血洒战场。为怀念他们,人们把罂粟从墓地带回家。导游的一席话使我顿悟:原来罂粟有两种,一种可制取鸦片,又可观赏;另一种不能制取鸦片,只可观赏。提…  相似文献   

2.
“一般的批评。批评是科学。”(普希金:《论批评》)如果说,真实性是文艺作品的生命,那么,科学性就是文艺评论的灵魂。有文艺创作,就有对于文艺作品的议论和评价;文艺评论又反过来给创作以积极的影响。文艺史上,凡属具有时代先进水平的文艺评论,对当代和后世的创作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曹丕的《典  相似文献   

3.
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真、善、美三者的统一体;文艺的社会功能也包含三个方面:认识作用(真)、教育作用(善)、美感作用(美)。故无论从作品本身还是就其社会功能看,都必须将真实性列为文艺批评的独立标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古代文论乃至鲁迅,从来都是将真实性作为一个独立的批评标准使用的。真实性与思想性、艺术性内涵与要求各不相同,把真实性纳入思想性或艺术性都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4.
这里谈的毒品植物,不是指有毒的植物,而是指世界广泛流行的毒品,如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的原植物,它们分别是罂粟、大麻和古柯。罂粟传奇罂粟为罂粟科、罂粟属中一种草本植物。它的原产地在地中海地区,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地中海东部山区发现了罂粟。古埃及人(距今3000多年)早就知道罂粟的果实中所含乳汁,可以治创伤。后来罂粟传到了希腊,希腊人发现罂粟的籽粒有促进食欲的作用。大约在公元800年~900年时,埃及的罂粟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在约千年前已知从罂粟果中提取鸦片了,当时是用鸦片作麻醉剂用的。唐朝时(公元7世纪上半期),阿拉伯商人把罂粟带到中国。由于罂粟花美丽,加上  相似文献   

5.
“文艺从属于政治”是一个策略性口号,是对抗战时期文艺作品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生动概括,有着独特的理论渊源。而和平时期的毛泽东更看重的却是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反映了他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辩证观。  相似文献   

6.
只有将文艺自身看作是一个有序的系统,才有可能谈及文艺演变。在我们惯用的。文艺谊变”这一术语背后,隐藏着这样的事实;人类所有的文艺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关系。但是,由于人们一直急于探究文艺演变的本质规律,反而造成了对“文艺演变”自身所蕴含着的某种特殊规定的忽略。说到“文艺演变”,无疑地意味着对文艺整体性的肯定,而这种整体性就是古往今来、浩繁无际的文艺作品的某种内在一致性,现代心理学家们将它阐释为原型。换言之,原型就是使文艺胄成系统的内在契因。  相似文献   

7.
“金三角”禁毒牵动缅泰老美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当“金三角”的罂粟花盛开的时候,都会在中南半岛激起不大不小的政治漩涡。2002年春,美国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发现,以缅甸北部“金三角”为主的佤邦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有增无减。2004年3月,联合国驻缅甸的一名官员则证实,缅甸2003年的罂粟面积种植比上年减少了24%,不过一些持不同政见者对这些数字有异议。妖艳的罂粟花和令人深恶痛绝的毒品问题背后隐藏着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领土和国家安全问题。缅甸:左右为难为了安抚当地少数民族,巩固边境,缅甸政府禁毒的态度和立场历来非常谨慎,但只要国际组织和国外禁毒机构提供援助,他们也愿意进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索战争中的乡村文艺宣传,以重庆大学“乡村宣传团”为例做出了考证。“乡村宣传团”是一个活跃于战时首都重庆的校园文艺社团。在战争烽火之中,“乡村宣传团”开展了大量救亡与启蒙的文艺宣传;以话剧演出的形式突出地加以表现;点燃了战时青年的文艺激情,创作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文艺作品。  相似文献   

9.
袁燮文艺观的形成源于其心学思想。在文艺审美旨趣上,他推崇浑然天成之美境。为达到此种境界,袁燮提出“有契于心”的创作理念,并延伸出书以传心与画以写心的艺术命题。而且“有契于心”也是袁燮的鉴赏理念,他认为观者之于书画重点应在体悟省察作者之道心,从而使自己之本心有所感发。因此,他十分重视文艺创作主体之心性修养,认为这是使文艺作品“有契于心”的根源,也是诗书画是否具有宝藏价值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两型豆同一植株上同时产生3种类型的花,即地上开放花、地上闭锁花和地下闭锁花。它们分别发育成熟于地上和地下。利用常规的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地上和地下花的形态及胚胎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地上开放花的花药4室,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四分体四面体型,胞质分裂同时型,二细胞型花粉,胚珠弯生,双珠被,厚珠心,胚囊发育为单孢蓼型,胚发育为柳叶菜型,核型胚乳;2)地下花的胚胎学特征与地上花基本相同,主要差异表现在花药2室,小孢子四分体以四面体型为主(可见左右对称型),胞质分裂同时型与连续型共存。同时,结合已有资料,对豆科蝶形花亚科植物的胚胎学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两型豆属植物的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11.
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文艺的根本问题,文艺的产生和发展,文艺的创作和批评,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这个问题曾引起古今中外的不少理论家、文艺家的注目。一些进步的理论家、文艺家曾对这个问题提出过不少有益的见解。远在古希腊时代,亚里斯多德就明确指出文艺是对现实的摹仿,同时还指出:“诗人的职责不在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而,诗所写的“多半带有普遍性”,“画家所画的人物应比原来的人更美”。还认为文艺对人们有“陶冶”或者“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论孟郊诗歌的怪诞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郊诗歌的险怪因素,有人目为“怪短”。“怪”字言中准的,“短”字却意含贬斥,这大约是论者囿于不语怪力乱神的典训而轻其审美价值所致。其实,在中国古典美学领域里,人们早巳注意到“怪”了。王充曾下过定义:“诡于众而突出曰怪”,刘勰也曾以之论诗:“康回倾地,夷羿(弓毕)业,木夫九首,土伯三目,谲怪之谈也。”可见,“怪”非事物的常态,而是一种殊态、变态。它不守和谐、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无法解脱的美学苦闷 文艺的不朽性,郭沫若又称之为文艺的永远性与悠久性。其含义是指:“无论若何古远的文艺作品都有使我们发生鉴赏的快乐的可能”。这“鉴赏的快乐”,也就是美感。易言之,文艺的不朽性,便是指超越时代与阶级的艺术美,人类共同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4.
怪体诗是古代诗歌创作中的一种特殊的流变。怪体诗怪在它既有“体”,又无“体”,几乎每一种怪体诗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方面的要求,形成体式,是其他诗体所不具备的。怪体诗可分五类:字句类、摆列类、嵌字类、修辞类、杂言类。怪体诗的作者历代都有,其中有三大作家群:齐梁时期以萧纲、萧绎为首的宫体诗人;中晚唐时期张南史,“元、白”,“皮、陆”等诗人;北宋时期王安石,苏轼等诗人。怪体诗的审美价位表现在:排列美,秩序美,创新美,幽默风趣美。  相似文献   

15.
李化 《青年科学》2010,(12):38-39
“白兰鸽”每天40次运送食品药品 为了给矿工运送食品和药品,营救人员设计了一种名叫“白兰鸽”的救援器材。这是一根直径约1.5米的空心圆柱,工作原理相当于气体导管,能穿梭于地上和地下。救援人员向“白兰鸽”中装入补给品,然后通过通风管送到矿工避难处。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60年代,一位电影工作者在我国新疆的天山山区拍摄外景,有一个画面的背景是生长在山坡上的一片红色的花朵,有人看后认为这些丽的花朵可能是罂粟花,他们带着照片和标本到中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咨询。经我们鉴定这种植物不是粟,而是一种与它相近似的植物———黑环罂粟。2002冬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文艺规律?这是一个文艺界很关心的问题。二十多年前,我国曾有过探索文艺规律的浓烈的学术空气,不幸,它不久就夭折了;江氏把文艺规律划为禁区的十年,在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粉碎“四人帮”,谈文艺规律者又逐渐复兴起来了。文艺规律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是,它一直没有公认的结论,而且认识还比较混乱。为了有助于文艺规律探索的进展,我愿意把个人学习的札记提供一下。  相似文献   

18.
“中介论”的文艺社会学认为,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经由一系列复杂的中介建立联系、相互作用并相互转化,这是一个双向、能动、具有创造性的过程。在文艺接受这一环节的诸多中介因素中,“期待视野”是一个关键的概念,透过这一中介,文艺接受者与文艺作品甚至与作家之间建构起了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形态、发育生物学等方面分析,花、果、根重演整体发育的过程,是整体的缩小,是生长在主体上并向不同方向特化的小植株.花是花序特化的全息胚,根是生长在地下的营养生长型全息胚,其分枝样式和整体的相同.根据全息胚的性质,对雌、雄配子体及种子的结构作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全收获法研究多被银莲花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多被银莲花在株高达12 cm以上时开花、结果;随株高级的增大,茎叶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果生物量增长明显,花生物量呈单峰型变化;根冠比呈整体下降的变化趋势.随着物候期的推移,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分别增加4.31,5.30和3.45倍;生物量分配表现出由地下向地上转移和由生长向繁殖转移的特点,体现了多被银莲花将有限资源再分配于生长和繁殖之间的生存策略.采用直线、指数、对数和幂函数拟合的多被银莲花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方程均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但验证结果仅有幂函数均达到了建模标准,为多被银莲花生物量预测的最优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