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替代率.采用移动平均法得到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趋势值,并结合养老金计算的经验公式,用JAVA程序实现了养老金替代率与收支平衡点的计算,为国家确定养老金的目标替代率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基金模式下,构建了养老金问题基本模型,研究了养老金问题中主要涉及的参数、个人养老金账户发放因子和替代率水平,并得出在不同年龄退休时的平均余命.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相应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发放因子,并模拟出不同报酬率下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替代率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应根据养老金的缴费年限及银行利率适时调整养老金账户发放因子,实现个人养老金账户替代率水平的提高,并提出了实施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3.
根据浙江省1985-2010年历年职工的平均工资,建立Logistics模型,合理预测2011年到2045年的职工平均工资.根据养老金替代率、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数学模型,分别对30岁及40岁开始起缴养老金,直至55岁、60岁、65岁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及缺口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既能达到目标替代率,又能维持养老金收支平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山东省某企业职工为例研究我国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预测模型.根据养老金计算的方法建立了养老金替代率和养老金收支平衡的数学模型;运用曲线拟合法建立了预测2011年至2035年山东省职工年平均_T资的数学模型;以山东省某企业某职工为例对模型求解,结果表明:若不深化现行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未来25年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即使养老金替代率不超过58.5%,也难以阻止养老金缺口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2009年9月出台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文件,依据相关规定和数据构建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模型,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出新制度下养老金缴费年限和缴费档次与替代率水平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探索新制度下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低及其预期保障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政府补贴力度、个人账户投资运营以及缴费方式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山东省职工历年平均工资统计表为依据合理预测了未来25年的平均工资,在此基础上根据2009年该省某企业各年龄段工资分布表和养老金计算公式建立了养老金替代率和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数学模型,并计算出了企业职工自2000年起分别从30岁、4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到退休(55岁,60岁,65岁)六种情况下的替代率,以及自2000年起从3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到退休(55岁,60岁,65岁),领取养老金至75岁死亡三种情况下的养老保险缺口和收支平衡领取年数,得出了目前养老金制度下在未来25年不能达到预期替代率和养老基金账户会出现严重缺口的结论。通过模型分析提出了既要达到目标替代率,又要维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养老金隐性债务问题是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重要问题.文章利用代际核算方法建立了隐性债务的数学模型,探讨在收支平衡下以扩大参保面解决养老保险金隐性债务的条件,并借助于统计数据,设计出扩大参保面解决隐性债务的相关参数,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王建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630-633,641
针对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问题,以山东省1978-2010年某企业职工年平均收入的数据为依据,对2009年该企业各年龄段职工工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计算出各种情况下的养老金替代率和缺口值.通过对比研究,提出了一些比较合理化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达 《科技资讯》2006,(8):252-252
1.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是定额缴费制和定额给付制的混合体。从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上看,应按定额给付制来进行处理,但目前这方面条件尚不成熟,故目前养老费用的确认.还是应按规定缴费制来进行。原因如下:1.1从养老费用的构成来看,比较模糊。1.1.1当期服务费用:此项费用是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此值需考虑职工的剩余服务年限、未来养老金水平、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合适的贴现率,讲未来应支付的养老金总额折算为现值,据此计算企业和个人每期应纳的养老金金额。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领取的问题,预测养老金规划方案,对实现领取与缴存养老保险基金间平衡方案提出意见.首先,针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工资增长的形势,根据广东省的职工工资,建立阻滞增长模型(Logisitic模型),预测将来的广东省的年平均工资,计算养老金领取额;其次,针对发放的养老金总额与退休前缴的养老保险总额,根据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缺口情况进行分析,建立预算规划模型,制定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领取的规划方案;最后,通过预算规划方案,在替代率初步分析、检验的基础上,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少子老龄化的社会,即使构建高效、公平的最基本的“安全网”,社会保障的负担也会不断增大。对财政转移性支付及公共支出的政策进行研究,并在积累制和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险筹资模式下,探讨养老金的支付及养老金的课税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近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养老金缴纳数据,分析了养老金发放对地方政府存在的压力问题,介绍了基于DBSCAN密度聚类算法的养老金缴纳压力预测分析系统,提出了借用该系统预测未来三十年地方政府支付外来务工人员养老金所面临高峰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随机利率和死亡率以及终止风险对DB养老金计划的养老金支付问题的影响,提出了在随机利率和死亡率条件下养老金福利担保公司(Pension Benefit Guaranty Corporation, PBGC)为基于提前终止和遇险终止风险的DB养老金计划提供担保的保费估值问题。假设养老基金投资于无风险金融资产和有风险金融资产,随机利率、死亡率以及养老基金和计划发起人资产均为随机过程;提出提前终止和遇险终止触发的条件,并建立在两种终止情况下的保费估值模型;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随机利率和死亡率对保费的影响,并与Qian的保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机利率和死亡率的引入使得保费相较于Qian的保费有所增加,虽然这一结果给计划发起人增加了负担,但是却降低了PBGC所承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军队装备保障企业负责人薪酬体系缺乏长期激励机制,退休前后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现有薪酬体系基础上,引入了企业年金方案。在缴费与支付条件方面进行了设计,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案替代率可达20%以上,既起到了长期激励的效果,又缩小了退休前后收入差距,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指纹识别技术的原理,在养老金支付管理中采用指纹识别技术的优点,并结合五年来的应用体会,详细地介绍了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流程,为防止养老金发放中的"冒领"现象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方法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指纹识别技术的原理,在养老金支付管理中采用指纹识别技术的优点,并结合四年来的应用体会,详细地介绍了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流程,为防止养老金发放中的“冒领”现象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方法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7.
该文研究了目标收益计划下养老金的最优投资策略和支付策略.养老金的支付取决于计划的财务状况,且风险由不同代人分担.养老基金可以投资于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其中风险资产价格由几何布朗运动模型推广为常方差弹性(CEV)模型来驱动.以最小化收益风险和福利风险的组合为目标,利用动态规划原理和HJB方程,推导出了最优投资策略和最优福利调整的闭型解.最后,数值实例分析了模型参数对控制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企业年金是企业及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公司中长期激励机制中应用的一种重要手段。公司建立企业年金可在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提高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水平,解决由于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不高而造成的企业职工退休前后收入落差大的问题,弥补生活保障水平不足,发挥其补充和保障的作用,是建设"幸福企业"、提升职工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抓手;另一方面企业可根据员工的能力和资历或贡献大小来确定不同的缴费金额,并按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选用替代率分别为30%、50%、80%、100%,基本水灰质量分数比为0.40、0.50,砂率为30%等条件下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水灰质量分数比和砂率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替代率的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压强度均比普通混凝土差,且除100%再生混凝土外,其他再生混凝土的强度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再生骨料替代率≤50%时,再生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都满足要求;而替代率50%时,其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都较差;在替代率和水灰质量分数比都较高的条件下,提高砂率能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和易性.建议再生混凝土表观密度取值为(2 400±100)kg/m3.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替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的微观机理,本文对6种不同替代率的再生混凝土进行抗压试验、骨料分布试验,探究了其抗压强度随替代率变化的基本规律,同时利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电镜(SEM)和压汞法(MIP)分析该变化规律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替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规律。再生混凝土水化产物C-S-H凝胶和Ca(OH)2逐渐减少,阻碍了其水化发展。再生混凝土内部孔洞数量及有害孔累计孔体积百分比增大,且孔隙率升高,进而导致其抗压强度降低。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适用此类再生混凝土在不同替代率下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