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本地区不同整地深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深整地空白处的土壤含水率较对照空白处提高0.46个百分点;深整地较浅整地土壤垂直温度变化小,在0~70 cm范围内,每深10cm,浅整地地温下降1.0℃,而深整地的下降0.9℃;深整地较一般整地土壤容重减小11%,土壤孔隙度增加5.5个百分点.研究结果还表明,适宜的整地深度以50~60 cm为宜,这将有助于降低造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时本地区不同整地深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深整地空白处的土壤含水率较对照空白处提高0.46个百分点;深整地较浅整地土壤垂直温度变化小,在O-70cm范围内,每深10cm,浅整地地温下降1.O℃,而深整地的下降0.9℃;深整地较一般整地土壤容重减小11%,土壤孔隙度增加5.5个百分点。研究结果还表明,适宜的整地深度以50~60cm为宜,这将有助于降低造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整地与栽植深度对林木生物量影响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工程穴状整地(穴径100cm、深60、80、100cm)较一般小穴整地(穴径30cm、深30cm)之5年生林木径生长量分别提高7%、9.7%和11.3%;高生长量分别提高3.4%.7%和9.6%;林木根量可增加78.2%;栽植深度以40-50cm为宜,这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通过整地与栽植深度对林木生物量影响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工程穴状整地(穴径100cm、深60、80、100cm)较一般小穴整地(穴径30cm、深30cm)之5年生林木径生长量分别提高7%、9.7%和11.3%;高生长量分别提高3.4%、7%和9.6%;林木根量可增加78.2%;栽植深度以40-50cm为宜,这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通过整地与栽植深度对林木生物量影响的分析研完,结果表明:大工程穴状整地(穴径100cm、深60、80、100cm)较一般小穴整地(穴径30cm、深30cm)之5年生林木径生长量分别提高7%、9.7%和11.3%;高生长量分别提高3.4%、7%和9.6%;林木根量可增加78.2%;栽植深度以40~50cm为宜,这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种植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和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对土壤可溶性盐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绿色覆盖方式对0~20cm土层都具有明显的抑盐效应,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下降幅度达16.4%~30.5%;在生育期内,红豆草的抑盐效应(0~20cm土层)较小麦强,红豆草使0~80cm土层脱盐率达23.4%,而小麦使0~80cm土层积盐率达14.2%;单作小麦收获后的空闲地.土壤表层盐分上升速度较裸地快.  相似文献   

7.
薇甘菊种子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近年来传入中国的恶性农林杂草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0 5~ 2cm深度的土壤中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萌发率下降 ,5cm下则没有种子萌发 ;刚成熟的种子萌发率不高 ,在室温 2 5℃下 2个月后达最高 ,而后随着时间的推延萌发率下降 ;薇甘菊种子萌发需要光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 ,种子萌发率升高 ;在 5~ 10℃低温贮存条件下的种子比室温 2 5℃贮存的种子有更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8.
九龙江口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福建九龙江口秋茄(Kandelia candel)林与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林土壤及其相应的对照光滩0~20cm、20~40cm和40~60cm3个层次土壤好氧异养细菌、放线菌和丝状真菌3类微生物数量时空分布及其与土壤主要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秋茄林与白骨壤林土壤及其相应的对照光滩土壤的细菌、放线菌和丝状真菌和微生物总数在3个土壤层次中,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差异显著;两个红树林及其对照光滩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均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季位于夏冬两季之间,或高或低,但差值不大;红树林土壤各类群微生物数量多显著高于相应对照光滩;秋茄林土壤各类群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白骨壤林土壤.土壤微生物数量与主要理化因子间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与两个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关系最密切的因子是全氮和全磷而不是有机质,这可能与微生物数量及其活性对氮和磷有着相对重要的调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草原火的热状况及其对植物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探讨了草原火的热状况及其对植物的生态效应。国外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草原火烧过程中,土壤表面的平均温度一般变化于102℃ ̄388℃之间;在土壤表面以下,温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急骤下降,火烧的影响深度一般为0.64cm以上的土壤范围,在0.3 ̄0.64cm土层中,土壤温度多为66℃ ̄79℃;在土壤表面以上5 ̄15cm高度上,温度上升非常迅速,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燃烧物的数量和风速。草原植物的种子对热辐  相似文献   

10.
王加英 《科技信息》2009,(31):J0378-J0378
1.耕作整地 在前作收获后要立即撒肥深耕,及时耙耙整地;应达到深、透、碎、平、实、足,即深耕深翻加深耕层,耕透耙透,土壤细碎无明暗坷垃,地面平整,通透性好,底墒充足;冬小麦生育期间无局部积水,耕翻深度一致,蓄水保墒,为小麦播种和出苗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三种锦鸡儿属植物幼苗出土对埋深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埋深对刺叶锦鸡儿、白皮锦鸡儿和草原锦鸡儿幼苗出土的影响.设计0、1、1.5、2、3和5cm 共6个埋深处理.结果表明:随埋深的增加,3种锦鸡儿的出苗率先升高后下降,0cm 3种植物的出苗率均较低,1~2cm的出苗率最大,3cm是白皮锦鸡儿和草原锦鸡儿出苗的最大埋深,而刺叶锦鸡儿在埋深为5cm时仍有出苗,但出苗率仅为3%.埋深对3个种幼苗株高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确定1~2cm的土壤埋深最适宜这三个种幼苗的出土和生长.  相似文献   

12.
《科技智囊》2007,(12):93-94
1.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售价同比上涨9.5%.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涨幅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6%,涨幅比上月低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浑善达克沙地气候因子与土壤质地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差异显著性分析和作图比较的方法,研究了降水、风和地形等对浑善达克沙地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降水对沙地表层0-5cm与5-20cm土层间不同粒径的土粒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风对浑善达克沙地0-5cm土层的0.05-0.25mm土粒的含量影响显著,即沿风向0.05-0.25mm土粒在0-5cm土层中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而迎风坡与背风坡的0-5cm土层中0.005-0.01mm和<0.01mm土粒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风和小地形因素与土壤粒径含量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砂田水热及减尘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7年对宁夏中卫市香山地区的砂田进行了有关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砂田具有明显的保墒、增温、减蒸、减尘效果,在4--6月期间,砂田0~40cm土层中土壤含水量比裸田提高32.5%,砂层下地表蒸发量减少28.7%,0~20cm土壤平均每天增温0.96℃,地表以上1.5m高度减少扬尘量43.9%.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2004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近丘陵中,调查了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以及鬼针草(Bidens pilosa)根周土壤中的线虫类群(Filenchus cylindricus,Aphenlenchus sp.,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Criconemella spp.,Ogmasp.,Dorylaimida,无口针自由生活线虫),对线虫密度与季节、土壤深度和植物种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小生境中野生菊科植物根周土壤线虫密度在不同季节有变化,但与季节变化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线虫密度会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以全年样品的数据分析,0~5cm土层的线虫密度明显高于5~10cm土层(p〈0.05).不同植物根周土壤线虫的类群和密度都有区别,说明植物种类会影响线虫类群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土壤碳在沙化草地的短期分布特征,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选取施肥、补播、喷藻、施肥+补播、藻类拌种+补播5种生态修复措施,并以围封样地作为对照,对0-30 cm深度下土壤全碳、土壤有机碳、土壤无机碳、易氧化有机碳,以及惰性有机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肥(AF)这一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较大,通过施肥措施0-10 cm的土层中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提升了73.75%;在补播(RS)下,对土壤中各类碳的影响较小;喷藻(AS)措施对土壤无机碳、土壤惰性有机碳影响较明显;施肥+补播(AF+RS)措施对土壤碳含量有明显的提升,该修复措施下土壤全碳显著高于对照区;藻类拌种+补播(A+RS)措施同样影响着各类土壤碳含量。由于实验时间较短,土壤碳的变动主要集中在0-10 cm的土层中。在10-20 cm、20-30 cm的土层中不同修复措施对土壤碳的影响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全年累积完成总产值42089.33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较2005年增长20.77%,较2005年增速降低1.9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8590.676亿元,较2005年增长25.62%,较2005年增速提升0.5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累计达5287.77亿美元,同比增长30%,较2005年增速提升2.8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23,328.8亿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公路交通尾气排放对路边土壤铅累积和分布的影响,并评价其污染程度,在成渝高速公路某段下风侧3个断面内分别采集了水平和垂直土壤样品,用碘化钾-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铅含量.结果表明水平方向距离公路4m处土壤铅含量最高,总体分布呈先增后减趋势,128m处铅含量已接近背景浓度;垂直方向上0-5cm表层土壤铅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以下各层,0—20cm范围内铅含量向下逐渐减少,20cm以下趋于稳定.采用地质累积指数分析表明,该地区表层土壤个别采样点处受到轻微或中等铅污染,其余采样处未受铅污染.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理温凉地区早熟鲜食玉米气候生态适应性试验研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鲜食玉米可比常规种植提早3个月,于2月初(立春)播种。苗期和七叶期膜内0cm地温比气温升高5.4—5.7℃,比膜外0cm地温升高3.6—5.5℃。相当于0cm增加地积温220.6—251.5℃.全生育期至少可增加地积温300—400℃。最低地温膜内比膜外升高0.6—2.7℃,5cm地温膜内比膜外升高2.6~3.5℃。比种一季水稻多增收341.5—454.6元/666.7m2,并且还可再种一茬秋鲜食玉米和一季冬蔬菜,实现一年三熟。提高了复种指数。只要采取选用早熟优良品种、选择适宜播种期、地膜覆盖栽培、科学肥水管理、适时采收等关键技术。就能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20.
探析南泥湾湿地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变化,以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镇作为研究区域,选取南泥湾湿地样地,每个样地设置3次重复,每个重复在50 cm×50 cm的样地中,分别取0 cm、5cm、10 cm、15 cm、20 cm土壤样品,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样地在0 cm、5 cm、10cm、15 cm、20 cm深度土样理化性质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差,南泥湾湿地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深度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