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改革极为频繁,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现象.高考制度是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应该是科学合理且相对稳定的.高考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完善,使之成为科学合理选拔人才的制度.但频繁的改革却带来了一个悖论:处于动态变化中的高考制度却逐步背离了其初衷,因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尺度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为此,必须高度重视高考制度及其改革的稳定性,减少频繁改革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与考试伴生的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损害了当下中国高考功能的正常发挥,破坏了教育公平的理想诉求,威胁了社会正义的终极彰显。对此,我们从个人诚信、法律制度和社会控制三个层面对症下药,在个人诚信层面实施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在法律制度层面出台《考试法》,推行教师“异地监考”制度,消解高考制度“唯升学率至尊”的价值取向;在社会控制层面加强技术监督,变革考试观念。以此保障教育公平、捍卫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与现代考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试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性质,从本质上改变了考试的作用。素质教育与考试既统一,又悖反,必须通过考试改革,实现教育的实质性公平,缓和社会共性和个性的冲突。现代考试制度的改革应与人才选拔制度、评价制度相适应,这对实施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高考制度改革应是内容改革,构建中学生综合知识考试与中学生学业考试相结合的新高考制度,可以实现在保证公平、公正前提下,克服、改善现制度下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5.
高考制度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重要考试制度.高考招生制度不但承担着一定的选拔、教育功能,还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功能,承栽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附加要求.在对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历史意叉和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并对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允许一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这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高校招生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但高校自主招生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偏移成为高校自主招考,由此产生了加重学生负担、降低测验质量、影响教育公平等问题。高校自主招生应回到该政策的真正意图上,坚持国家统一考试,在此基础上探索高校多元评价、自主招生的方式方案,并建立严格透明的招生监督机制,使全国统一考试与高校自主招生优势互补,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高考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与考试伴生的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损害了当下中国高考功能的正常发挥,破坏了教育公平的理想诉求,威胁了社会正义的终极彰显.对此,我们从个人诚信、法律制度和社会控制三个层面对症下药,在个人诚信层面实施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在法律制度层面出台<考试法>,推行教师"异地监考"制度,消解高考制度"唯升学率至尊"的价值取向;在社会控制层面加强技术监督,变革考试观念.以此保障教育公平、捍卫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招生自主权与教育公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高考制度改革中高校招生自主权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依法赋予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必要性,并就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与兼顾教育公平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考制度改革关乎高中生的切身利益,理应倾听高中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安徽省合肥、阜阳、安庆3地高中生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兴趣度、关注度、关联度和公平显示度4个维度的调研分析,高考制度改革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国家实施文理不分科的政策应分步进行,系统推进;二是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强烈要求实行更为多元化的评价与录取方式;三是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限,实施高考科目一年两考的改革有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四是要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向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方面倾斜。  相似文献   

10.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实施学位条例后的一项重大改革。本文回顾了工程硕士教育的探索之路与改革历程,指出建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王天仁 《科技信息》2011,(11):192-192,16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应该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教育公平不仅受到学校显性教育资源和隐性教育资源的影响,而且更受到教师期望和学校制度的影响。教育公平对义务教育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是实现学校教育公平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在不断进行改革,并在改革发展中逐步走向完善。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即在改革中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本科院校自主招生制度应运而生。2007年,教育部在4省区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开展了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这一改革动向显示了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成为大势所趋,旨在探索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激发高校办学积极性。本科院校自主招生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一定区别.本文对其进行调查与研究,为进一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打破传统的高考模式及改进高招录取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平等优质的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基础性公平,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但城乡二元结构、消极差异化的政策取向和片面均衡的管理体制依然是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治理改革的症结难点,尚呈现配置失衡、措施失当、效率低下的发展困境。需要从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的视角,建立公平均衡的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审慎教育政策制定的可行性,改进管理体制的服务框架与问责制度,建立均衡度的测评和督导体系,实施“内在发展”为重的师资队伍建设战略,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刘斌  戴兵  朱玉霞 《科技信息》2008,(34):272-273
教育过程中的微观不公现象对寻求教育公平的制度改革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过程中出现的体育教师人为不公平现象为出发点,对该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为教育公平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斌  戴兵  朱玉霞 《科技信息》2008,(35):194-195
教育过程中的微观不公现象对寻求教育公平的制度改革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过程中出现的体育教师人为不公平现象为出发点,对该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为教育公平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教育公平的内涵及教育公平的基本特征和实现教育公平遵循的的原则。指出转型时期,我国教育显失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机会不均等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以及学校微观层面的不公平。实现教育公平需要在树立公平价值取向、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完善教育经费支出管理制度、依法治教、办学主体多元化、健全教育救助制度、改革学生评价制度和加强师德建设等八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7.
无论统一考试还是破格录取,两者运用恰当,都是人才选拔的有效手段。高考制度作为我国高校一种主要的选材方式,必须长期保留和存在下去。但是,假如高考制度始终作为中国大学唯一的生源选拔形式而长期下去,则又是很不合理和很有害的。因为它还有落后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多元化大学入学制度的一面。因此,必须建立包含自主招生在内的“多元化”大学入学制度,形成“高考为主、自主招生为辅,其他入学形式为补充”的大学入学制度,这是选拔具有全面素质、创新潜质和特殊潜质等高素质优秀生源的需要,是大学和中学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分级诊疗制度有助于合理分流患者、整合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是实现医疗公平的重要举措。但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基层人才专业素质不高、社会公众认可度不够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要保障分级诊疗制度的顺利实施,就需要从顶层制度设计、医护人才建设、实行差别化的医疗费用定价和报销机制、建立基层医生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等多个方面入手,以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孙力 《科技咨询导报》2008,(20):214-214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而学者对高校教育改革问题的讨论尤其热烈,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方面存在许多需要改革之处。改革现有的高考制度,消除不公平录取现象具有多方面意义,而改革高校专业设置与更新课程的安排也是我国现实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教师资格制度被认为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与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现行制度在认定条件、认定标准、时效性、融通性、证书设置和认定对象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有效性。为此,一些学者建议:提高教师资格认定"门槛";实施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建立多级别、多层次的证书体系;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建立教师资格再认证制度。但国际经验提醒我们:提高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可能会加剧教师的供需矛盾,影响教育公平;教师资格考试虽被广泛采用,但其效度始终备受质疑;多元证书模式并非优于单一证书模式,选哪种证书模式关键视教育发展需要。另外,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教育制度联系密切,改革和完善我国教师资格制度须考虑教师教育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