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溴代去甲基斑蝥素的合成,标记和动物体内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成了溴代去甲基斑蝥素(5,6-二溴-7-氧杂二环(2.2.1)-二甲酸酐),并用^125I进行了标记,对标记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及动物体内分布测定,结果表明,标记溴代去甲基斑蝥素的最佳条件是1mol.L^-1HNO3,V(乙醇):V(水)=2:8体系中,反应温度控制在80~90℃,反应30min标记率达87%,以V(乙酸乙酯):V(冰醋酸):V(水)=30:2:1的体系为展开剂,在硅胶纸上进行薄层分  相似文献   

2.
在1MH2SO4,Ce(Ⅲ)在铂电极上的氧化-还原伏安图表明,电位扫描速度为0.050Vs^-1时氧化峰电位Epa=0.92V还原峰电位Epc=0.64V,△Ep=0.28V,能峰电位随扫描速度而变化,峰电流Ipa和电位扫描速度的平方根√v不成线性关系:Ce(Ⅲ)在铂电极上的电荷迁移为准可逆过程,生成的Ce(IV)对Mn(Ⅱ)有均能催化氧化作用,催化电流峰电位在1.26V处,催化反应受Mn(Ⅱ)。  相似文献   

3.
齿叶橐吾中甾醇类化合物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齿叶橐吾根部的(V(石油醚):V(乙醚);V(甲醇)=1:1:1)提取液中分离出4个甾醇类化合物,经IR,^1NHMR,^13CNMR,DEPT,EIMS等光谱方法鉴定它们为:麦角甾-6,22-二烯-3β,5α,8α-三醇(1),豆甾-5-烯-3β-醇-7酮,豆甾-4-烯-6β-醇-3-酮,豆甾-4-烯-6α-醇-3-酮,其中化合物1在天然界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锌-色氨酸-硼砂体系的吸附伏安特性.在0.01mol/L硼砂底液中(pH=9.5),锌-色氨酸配合物在-1.15V(VS.SCE)出现一灵敏吸附还原峰.通过对该峰的性质及反应机理的研究,确认此峰为配合物吸附还原峰,吸附反应物为锌与色氨酸形成的1∶2配合物,电极反应为二电子还原,在合适的条件下,该还原峰峰高与锌浓度在1.0×10-7~7.5×10-6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1.5×10-8mol/L,用此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微量锌,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pH4.4的HCOOH-HCOONaA介质中,钼(VI)与高铁试剂(Ferron)生成络合物,在CTMAB存在下,于-0.48V(vs.SCE)出现一尖锐、灵敏的极谱波。钼含量在4.2×10-8~5.7×10-6mol/L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络合波为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Mo(VI)还原产生。络合物组成为Mo(VI):Ferron=1:1。试验了三十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方法用于自来水中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设G是一个简单图,f:V(G)→(1,3,5....),如何对G的任意n对集M,G-V(M)有一个(1,f)-奇因子,则称图G存在n-可扩充的(1,f)-奇因子,本文主要对n-可扩充图成立的一些结果进行了改进,证明了这些结果在有n-可扩充的(1,f)-奇因子的图中也成立。  相似文献   

7.
依诺沙星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诺沙星在Britton-Robinson缓冲液(pH2.0~11.0)中产生两个极谱还原峰。两峰强烈地受溶液pH值的影响,峰Ⅰ(-1.IV~-1.5Vvs.SCE)对应于吡啶环的双电子还原,峰Ⅱ(1.5伏~-1.7伏vs.SCE)对应于羰基的还原。实验表明电极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并测定了n,a和D0的值。当PH=2.2时,峰Ⅰ的峰电流与依诺沙星的浓度在4.0×10-8~6.0×10-6mol/L之间有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5×10-8mol/L,可用于依诺沙星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在pH7.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甘草次酸于-1.39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流在1.2~11.4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μg/ml,测定药物,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中华鳖幼鳖的能量代谢(I):水中呼吸及其与温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了饥饿状态下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幼鳖在水中的呼吸代谢及其与温度、体重的关系,体重16~150g的幼鳖在水温28℃下的个体氧率R可表示为:1g(R/mL.h^-1)=0.6314g(W/g)-1.0549(W为个体湿重);r=0.91,n=26,P<0.001,这时幼鳖的单位体重耗率V与体重呈加下负相关关系:V=88.1254W^-.3686;r=0.80,n=26,P<0  相似文献   

10.
在pH4.5的HAc-NaAc介质中,Ni(Ⅱ)与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生成络合物,于-0.95V(vs.SCE,下同)出现一尖锐、灵敏的极谱波峰电流与Ni(Ⅱ)浓度在0.005~1.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0.95V处的极谱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Ni(Ⅱ)还原产生,络合物组成为Ni(Ⅱ):PMBP=1:1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采用离子交换法分离干扰离子,用于钢样中镍的测定,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酞菁铁—表面活性剂薄膜修饰电极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酞菁铁(FePc)掺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的氧仿溶液,并涂布于热解石墨电极表面,待氯仿挥发后即制得FePc-DDAB薄膜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KBr溶液中该薄膜电极有2对还原氧化峰,第1对峰的Epcl=-0.64V,Epal=-0.29V(vs.SCE)第2对峰的Epc2=-1.04V,Epa2=-0.94V着重探讨了第2对峰的电化学行为,估计了该体系的电化学参  相似文献   

12.
几种浮游单细胞藻类磷代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用32PO43-同位素稀释法研究了单种一次培养的几种浮游单细胞藻类的磷代谢.小球藻(Chlorellasp.)和一种绿藻对PO43-的最大吸收速率(Vmax)与细胞磷含量成负相关,半饱和速率常数(Ks)与藻类的种类相关.光照与黑暗对中华盒形藻(BiddulphiasinensisGrevile)和金藻(Dicrateriasp)PO43-的吸收和再生代谢无明显影响,其昼夜变化是藻类细胞新陈代谢的反映;处于细胞周期G1期与S期的藻类有较高的磷吸收和再生代谢速率,而G2期与M期的磷代谢速率较低.藻类磷代谢的动力学及其昼夜变化是围绕着对营养盐磷最大程度地利用和维持藻类持续生长的机制展开的.  相似文献   

13.
运用化学分析和藻类生物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样品中藻类可利用颗粒磷(AAPP)进行定量估算.结果表明,取自厦门湾、泉州湾和黄河口样品中AAPP为61~142mg/kg,占样品总磷之8.0%~20.2%.样品中非磷灰石无机磷是潜在生物可利用磷,磷灰石无机磷则难以被藻类利用.AAPP高低主要与样品物源区气候环境条件、磷的矿物组合、化学存在形态等有关,而与实验藻种无关.推荐用0.1mol/LNaOH~1.0mol/LNaCl(w/v=1:1,振荡8h),作为样品中AAPP的化学提取剂.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培养基对小麦和小黑麦杂交后代进行花培养,发现含2.4-D和6BA(V(2.4-D):V(6BA)=2:1)的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组织,其再分化苗的绿苗率和染色体加倍率远高于其他培养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用示差脉冲伏安法(DPV)采用自制的碳糊电极同时测定邻苯二酚与对苯二酚的方法.邻苯二酚与对苯二酚两者在1×10-6~1×10-4mol/Lmol/L浓度范围内与它们的还原峰电流ip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1×10-6mol/L两者还原峰电位Ep分开约140mV,可互不干扰.  相似文献   

16.
太湖湖水及沉积物磷释放对藻类生长潜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太湖湖水中添加不同的氮、磷营养物进行藻类生长潜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添加HPO2-4和同时添加HPO2-4、NO-3的所有浓度组均能显著促进斜生栅列藻(Scendesmusobliqüus)和羊角月芽藻(Selenastrumcapricornutum)的增长,而单独添加NO-3和NH+4对二种藻类不但均无促进、并有一定抑制作用,表明了磷是太湖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在所试验条件下,厌氧状态(DO为0~2.5mg/L)下沉积物释放后滤液能促进斜生栅列藻增长,但对羊角月芽藻无促进效应;好氧状态下(DO为7.5~8.0mg/L)沉积物释放后滤液均不能促进二种藻类增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银丝汞膜电极为工作电极,在0.10mol/LNaOH溶液中经100℃水浴加热20min后,用线性扫描伏安仪制作CEx的阴极还原曲线,其峰电位-0.75V(VSAg/AgCl),浓度在2.0×10-7~2.10×10-6molL-1;2.0×10-6~2.0×10-5molL-1范围内,峰高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i(格)=1.286×106c-0.1504(r=0.9958,c:2.0×10-5~2.0×10-6mol/L);i(格)=1.23×106+0.7870(r:0.9973,c=2.0×10-6~2.0×10-7molL-1).方法应用于胶囊中CEx的含量测定并与药典法相比,结果基本一致.此外利用循环伏安等方法对其降解产物电化学行为进行初探,该体系属于准可逆吸附体系.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饥饿状态下中华鳖(Trionyxsinensis)幼鳖在水中的呼吸代谢及其与温度、体重的关系。体重16~150g的幼鳖在水温28℃下的个体耗氧率R可表示为:lg(R/mL·h-1)=0.6314lg(W/g)-1.0549(W为个体湿重);r=0.91,n=26,P<0.001,这时幼鳖的单位体重耗氧率V与体重呈如下负相关关系:V=88.1254W-0.3686;r=0.80,n=26,P<0.001.中华鳖能够正常活动、摄食的温度范围为20~35℃。20,24,26,28,30,32,35℃下30~60g幼鳖水中呼吸耗氧率的变动范围为24.37~31.20mL·k-1·h-1.t检验表明温度对鳖在水中的呼吸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p区元素“惰对效应”的电位判据(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p 区元素进行了普查,提出了用同一元素s 轨道与p 轨道标准还原电位的差值来量度“惰对效应”,当△E°s- p > 0-7 V 时,可作为+ ( q- 2) 价元素具有“惰对效应”的判据。由强到弱的顺序为:Tl+1(1-60) 、Pb+2(1-58) 、Bi+ 3( > 1-48) 、Po+ 4(0-80) 。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橡皮膏天和骨通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天和骨通的甲醇-甲酸(95:5)提取液,通过Shim-pack CLC-ODS柱,以甲醇-水-冰醋酸(45:55:1)为流动相,在UV-322nm波长处检测阿魏酸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阿魏酸含量在2.44μg/ml~12.20μ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4%,RSD为1.54%。试验表明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天和骨通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