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析水中卤代烃混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技术,检测了7种卤代烃混合物的分析方法,测定了各组份的保留值和精密度,准确度,线性关系和检测限。结果表明,此方法灵敏,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2.
以四氟丙醇和卤代烃为原料,合成了三种新型氟醚,运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优选合成条件,用气相色谱、红外和质谱初步表征了合成的氟醚,测定了三种氟醚的物理性质及其去油能力,与常用溶剂相比,合成的新型氟醚具有优良的去除油污的能力、良好的环境效应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14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 .优化加热炉温度、加热时间及NaCl质量浓度等对回收率的影响,并对优化后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及回收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种挥发性卤代烃在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7 9;检出限为0.001~1.17μg/L;实际样品不同质量浓度回收率范围为90.4%~109.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1%.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14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 .优化加热炉温度、加热时间及NaCl质量浓度等对回收率的影响,并对优化后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及回收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种挥发性卤代烃在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7 9;检出限为0.001~1.17μg/L;实际样品不同质量浓度回收率范围为90.4%~109.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1%.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卤代烃类、苯系物、氯代苯类等2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对吹扫捕集条件、气相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实际水样进行测定.方法检出限0.012~0.24μg/L,基体加标回收率为98.35% ~105.51%,精密度(RSD,n=7)为1.56%~4.86%.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可满足地表水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技术测定土壤中30种卤代烃类化合物,全面分析了影响目标物萃取效率的因素,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法(HS-SPME gas chromatography,HS-SPME-GC)测定土壤中30种卤代烃化合物,该方法在0.25~50.0×103ng/L范围内线性较好,检出限为0.04~3.58×103ng/kg.空白加标回收率为62.7%~122.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7%~14.9%.  相似文献   

7.
卫嵩 《科技信息》2009,(15):324-324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卤代烃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式,由质量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和体积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组成。并且应用一个实际样品对这两部分的标准不确定度的分量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计算,最后得出测量扩展不确定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天津市区环境空气中卤代烃的污染特征,对夏季天津市区26个采样点进行了卤代烃的监测,并且选择蓟县九山顶风景区作为对照点.采用Agilent7890A/5975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共定量检测出8种卤代烃,其中5种卤代烃的检出率大于50%,分别为二氯甲烷、氯苯、二氯二氟甲烷、三氯氟甲烷和氯甲烷.本文重点对这5种卤代烃进行了浓度水平分析,5种卤代烃的平均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氯甲烷(6.75μg/m3)>二氯二氟甲烷(5.43μg/m3)>二氯甲烷(4.09μg/m3)>三氯氟甲烷(2.95μg/m3)>氯苯(0.46μg/m3).通过市内6区及不同功能区卤代烃的浓度比较,南开区卤代烃的浓度普遍较高,河西区卤代烃浓度普遍较低.各功能区氯甲烷和氯苯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点,商业区三氯氟甲烷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体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结合电子捕获检测器分析水体中多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定量测定了淮安市自来水、古黄河水、运河、内运河及池塘水中的挥发性卤代烃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自来水中主要含有氯仿、三氯乙烯、二溴一氯甲烷等,而自来水水源古黄河水中这三种卤代烃的含量极低.运河和内运河中四氯化碳的含量偏高,而且含有少量四氯乙烯.池塘水与古黄河水水质相近.  相似文献   

10.
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同时测定水中24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筛选比较4种萃取纤维,优化解析温度、解析时间、萃取温度、搅拌速度、离子强度及萃取时间等萃取条件,并对优化后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及回收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4种挥发性卤代烃在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4;检出限为0.01~85.1ng/L,其中,氯苯为1.96μg/L;样品不同浓度回收率范围为68.9%~13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采集于列车餐车的食用油烟雾样品进行全谱分析,发现样品有66种化合物,包括烃类、卤代烃类、醇酚醚类、醛酮类、羧酸及衍生物类、芳稠环杂环类和胺类等七类,其中一些化合物如芳杂环化合物、卤代烃和胺类等具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加氯是生活饮用水最常用的消毒方式。氯是强氧化剂,与天然水中的有机物腐殖质可生成多种对人体十分有害的消毒副产物卤代烃,其中一溴二氯甲烷和二溴一氯甲烷也是较易出现的有害物,需要对生活饮用水中的一溴二氯甲烷和二溴一氯甲烷进行测定。利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一溴二氯甲烷和二溴一氯甲烷,效果较为理想,测定水中一溴二氯甲烷和二溴一氯甲烷的方法检出限均为0.1μg/L,精密度分别可达2.4%和2.1%,加标回收率可达99.6%和97.4%。  相似文献   

13.
有机稀溶液在吹脱条件下的传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吹脱-称重法对有机稀溶液在吹脱条件下的传质速率进行了测定,所测定的有机溶质范围包括醇类、酮类、苯类、酯类、卤代烃类。测定结果表明卤代烃类,苯类在水中的吹脱速率最快,酮类和酯类次之,醇类最不易吹脱。以气-液双膜理论为基础,对吹脱条件下传质速率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理论探讨,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所采用的数学模型适用于水-气分散两相系统间传质过程的计算。  相似文献   

14.
张霞  杜高英 《山东科学》1996,9(2):33-35
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水中七种挥发性卤代烃,选择了分辨率好,分析时间适宜的固定相及色谱柱,方法的线性及精密度较好,七组分平均回收率在81.08% ̄110.8%之间,并进行了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甾醇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甾醇含量的分析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将此方法与经典方法从测定步骤,测定内容,干扰因素,回收率和总分析时间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简便,快速和准确的测定植物甾醇含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讨论了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结果准确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减少干扰因素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11种稀释剂对三烷基氧膦萃取草酸的分配比D的影响。结果表明,若按D的大小来排列,则芳烃类>烷烃类>卤代烃类。考察了无机盐MgCl2、NaCl、KCl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发现D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探讨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毒死蜱残留量的测定过程,合理选择评定方法,简化并计算了测试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达到了对其测量不确定度的合理评定,以此为例,说明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七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首次报道了灭铃光乳油中各有效成分的全分析方法。采用了气相色谱法及液相色谱技术对灭铃光乳油中的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和马拉硫磷进行了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氯氰菊酯的总酯含量,然后用正相液相色谱法分离异构体,求出高效体含量,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辛硫磷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马拉硫磷的含量,本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并与理论进行对照,结果吻合,建立了一个适宜于工厂质量控制的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元素的Pauling电负性、原子成σ键的电子数,原子直接键连的氢原子数目和原子在形成离域π键时所提供的Pz电子数,定义了一种原子点价公式,构建了分子连接性指数.研究了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和芳香族卤代烃对呆鲦鱼急性毒性、鲤鱼毒性、大型蚤毒性、鱼毒性、蝌蚪毒性、酵母菌毒性、呆头鱼毒性和大鼠毒性等十一项生物活性分别同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和芳香族卤代烃分子连接性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分子连接性指数具有良好的结构选择性和性质相关性,可用于预测其它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和芳香族卤代烃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