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项研究是以市售纤维织物为原料 ,通过化学反应使纤维织物接枝改性、合成一种新型的功能纤维织物 ,该纤维织物既具有较高的抗菌除臭性能 ,又有较好的机械强度。据国内外报道的抗菌织物及其制品 ,大多是经过抗菌药物整理的 ,属溶出型抗菌织物 ,其缺点是抗菌谱窄 ,耐洗稳定性差 ,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而抗菌性能下降。另一类经过接枝改性获得的非溶出型抗菌纤维织物 ,虽然克服了稳定性差的缺点 ,但是由于含有银、锌、铜等金属离子 ,对人体有害 ,且制成的成品色泽较深 ,很难满足较高档次卫生保健品的要求。本成果研制合成出的FFA - 3抗菌除臭…  相似文献   

2.
采用合成的抗菌性阳离子活性染料对尼龙66、羊毛和腈纶纤维进行了染色和抗菌性能研究.该染料对3种纤维均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3种纤维染色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水洗和耐摩擦色牢度,但上染速率和上染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染色后的3种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同时,采用该染料对棉、尼龙66、羊毛和腈纶纤维织物进行了同浴染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染料对4种纤维在同浴染色时具有不同的上染速率,同色性具有一定的差异.该染料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a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0×10-6g/L.  相似文献   

3.
负载纳米TiO2的纯棉抗菌织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纯棉机织物表面沉积TiO2功能纳米结构层.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分析其表面形貌和晶态结构,同时对负载纳米TiO2织物的抗菌性和耐洗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表明,在拟定的溅射工艺条件下,纯棉机织物表面沉积了晶粒较为均匀、粒径较小的锐钛矿型纳米TiO2功能结构层,这一功能层使负载织物呈现出优良的抗菌性能;同时负载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洗性,经30次洗涤后,其抗菌性能仍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学》2017,(8):1237-1247
功能化纤维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和抗菌除臭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是材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根据笔者13年来在功能化腈纶纤维材料研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回顾并总结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针对水、空气和纺织品领域的典型有毒有害污染物和致病性微生物,以腈纶为原料纤维,通过化学接枝改性、金属离子负载和聚合物负载等技术方法,以化学键合方式将多种功能基团和活性物质固化到纤维结构中,合成一系列同时具备优良机械性能和环境应用性能(离子交换、螯合吸附、抗菌防霉)的功能化腈纶纤维材料,主要性能指标达到或优于国际先进品牌产品;介绍功能化腈纶纤维生产工艺优化和配套设备开发情况,其工艺和设备可形成60 t/a的功能化腈纶纤维生产能力;根据重金属、有机/无机污染物等在功能化腈纶纤维上的吸附/脱附性能,确定功能化腈纶纤维吸附滤芯和过滤床层的结构与参数,与其他功能单元进行集成,形成针对不同应用的综合水质净化装置和有毒有害气体深度净化装置;研发的系列抗菌功能纺织品,具有抗菌效果显著、稳定持久、无溶出、无刺激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成了一种可除臭的抗菌纤维。这种纤维能够除臭和抗菌,即使反复洗烫,也能保留原有的性质。它是一种混合纤维,由两种不同的纤维组成:芯子是聚酯制成的,外层是由一种含有高浓度羧基的聚合物和一种含有高浓度细  相似文献   

6.
标准FZ/T73023——2006应用于竹原纤维织物抗菌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最新标准对竹原纤维织物及毛竹竹粉的抑菌率进行了测定.在奎因法和振荡法中,竹原纤维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的抑菌率分别为50.1%和9.0%,时大肠杆菌(8099)的枊菌率分别为75.1%和26.5%,毛竹竹粉的抑菌率均为0.根据新标准评价竹原纤维织物虽有一定的抑茵性,但无抗菌效果,并且毛竹竹粉无抗菌效果.分析认为竹原纤堆自身不舍有抗菌化学物质,其抑菌性能来源于天然、独特的纤雏结构,属于物理抑菌.  相似文献   

7.
纳米级陶瓷粉抗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利用纳米级陶瓷粉作为抗菌剂对纯锦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的工艺以及处理后织物的抗菌性能。将抗菌剂、粘合剂、分散剂和水以一定比例配制成抗菌整理液,利用正交设计方法对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并对整理后的织物进行抗菌效力实验。结果表明:整理后的抗菌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真菌不具有抑制作用,且抗菌织物的耐洗涤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体对壳聚糖整理棉织物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等离子体预处理技术对棉织物壳聚糖功能整理效果的影响.比较3种不同的整理方法.第1种是用柠檬酸及壳聚糖的混合溶液进行一浴整理;第2种是先用柠檬酸溶液再用壳聚糖溶液进行两浴处理;第3种是使用等离子体预处理织物后再经两浴法整理.使用酸性橙Ⅱ对整理后织物染色并测试K/S值.通过测试织物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考察其抗菌性.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预处理后再经两浴法整理的织物的K/S值以及抗菌率较一浴法或两浴法都有所提高,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9.
织物透湿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研究织物透湿的四种途径,即织物中纱线与纱线的空隙、纤维本身、纱线中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空隙以及由织物表面曲屈波所引起的自由空隙对织物湿传递的影响.对纯棉织物的透湿阻抗理论计算的结果用实验加以对比,它们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纳米涂层材料是近1~2年来国际上纳米材料科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主要的研究集中在功能涂层上,包括传统材料表面的涂层,纤维涂层和颗粒涂层。如:静电屏蔽涂层、高介电绝缘涂层、磁性涂层、红外屏蔽涂层、紫外反射涂层以及红外微波隐身涂层等。但大多数的研究尚停留在试验阶段,很少有真正进入工业化生产的产品。能够投入生产,使用价值高的民用纳米环保涂层材料除泰安开发区纳米环保用品厂已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外,其它在国内外市场上尚不多见。该厂主要开发生产应用于传统材料表面的纳米涂层材料。如纳米抗菌塑料漆,纳米抗菌除臭整理剂和纳米防锈漆,是传统抗菌、除臭、防锈材料的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11.
以水性氟碳涂料为基础涂料,添加nano-TiO2/Ag复合型抗菌剂,在金属表面获得了一种抗菌、耐污涂层。详细地研究了复合抗菌剂用量对涂层杀菌率、接触角、耐污性能的影响,确定抗菌剂的含量为3%时,涂层具有良好的耐污、抗菌综合性能。通过对涂层表面形貌的微观表征,证实添加抗菌剂后,涂层表面均匀分布了一层纳米颗粒,使得涂层具有良好的耐污、抗菌性能。通过性能检测,表明制备的水性抗菌、耐污氟碳涂料,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可以用于金属表面的装饰和防护。  相似文献   

12.
择优取向为(111)的TiN涂层,沉积表面光滑、硬度高、耐磨性好、结合强度高、耐腐性能强,因此,被用于矫形外科及骨植入材料.银离子有很好的抗菌性,所以生长含银的TiN膜可将这些优良的机械和生物性能相结合.本文研究银离子注入不锈钢及以不锈钢为基底的TiN膜的微观结构对其抗菌机理的影响.XRD分析的结果表明Ag 注入没有影响TiN(111)择尤取向.银在不锈钢和TiN膜上的晶面择优取向为(200),(111).这有可能是银注入这两种材料不同抗菌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As one kind of the modern medical devices, various catheters are commonly used 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but they are prone to infection in the human body, which is a defect in clinical treatment. At present, the commonly used catheters are mostly treated with antibacterial coatings on the rubber catheter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for their application, such as, easy peeling of the coating and poor durability of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a kind of nano-silver antibacterial agent reduced and stabilized by Vitamin C modified chitosan was prepared, and then added into natural latex to produce an antibacterial latex with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and the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VC modified chitosan/nano silver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bacterial rates of the latex samples against E. coli and S. aureus reached 97.38% and 98.45%.  相似文献   

14.
A type of antibacterial bacterial cellulose(BC) film was prepared for potential uses as wound dressing.In order to obtain a high antibacterial effect,some forms of BC films,including the wet and dried ones were utilized as the template to in situ synthesize 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The effects of drying methods including freeze-drying,heat drying and air drying,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BC,as well as the silver contents and the antibacterial performances of the BC/AgNPs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It was found that the AgNPs impregnated on the dried BC films were inclined to achieve a faster silver releasing rate than the wet one,which was suitable for acute traumas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5.
土木香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分离法从用药植物土木香根、茎和叶中分离得到内生细菌32株.采用纸片法对菌株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并运用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抑菌试验结果表明,10株内生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鉴定结果表明,菌株YIR-5,YIR-7,YIR-8,YIR-9为假单胞菌属菌种,菌株YIR-3,YIR-6为沙雷氏菌,菌株YIR-4,YIS-1,YIS-2分别为水生拉恩氏菌、薄壁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而菌株YIL-3归属于芽孢杆菌属.土木香内生细菌组成丰富,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YIS-1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电网设备的载银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给出原子团簇形成过程,制备研究的载银纳米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子微观结构,显示纳米粒子外形。通过微量注射泵获取去离子水,令水滴和纳米薄膜接触,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二者间的接触角。测试纳米材料亲水/疏水性;并对纳米薄膜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通过计算抑菌圈大小对纳米材料抗菌性进行测试。对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沉积时间下的纳米材料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研究沉积量、沉积形态对载银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获取一组最优性能的工艺参数。进行细胞膜完整性实验,通过温度对纳米颗粒的速度分布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抗菌镀层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纳米材料疏水性和力学性能均较高;在沉积时间为30 min、Ag沉积量为7%、沉积形态为柱状时,纳米材料的抗菌性能最佳;通过细胞膜完整性实验可知,优化后的纳米材料能够提高细胞死亡率,有效实现杀菌。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两种无机抗菌剂对聚丙烯结晶性能、流变性能的影响,并对混合纺丝制得的抗菌聚丙烯纤维的物理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8.
抗菌水泥产品的日益丰富急需相应的方法来检测其抗菌性能。通过微生物细菌与抗菌水泥的共培养,采用平板计数法计算活菌数,定量鉴定抗菌水泥的抗菌性能。与普通水泥相比,抗菌水泥的活菌数明显要少。说明通过此方法可以快速检测抗菌水泥的抗菌性能,对抗菌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进行金属Li离子掺杂TiO2抗菌剂的制备,采用大肠杆菌(ATCC 25922)为实验菌种,对掺杂锂源、掺杂量、表面活性剂、焙烧温度等因素对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进行探究,并讨论了该抗菌材料的抗菌机理.应用 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基本形貌、物相结构及光吸收特性进行表征,通过调整制备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得到Li掺杂TiO2 抗菌材料的最优反应条件.实验得出,Li掺杂TiO2纳米抗菌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达到99.5%以上,其抑菌环直径达到2.6cm.该抗菌材料通过抑制抗菌剂的晶粒长大和拓展光响应范围等方法增进抗菌剂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0.
摘要:本文以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剂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利用SEM观察粉体表面形貌和结构.分别用硅烷偶联剂(KH550, KH570, A171)对纳米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利用SEM、XRD和FTIR,考察改性粉体的表面结构和性质变化.同时测定经改性后粉体的亲油化度值和在水、甲苯和石油醚中的分散情况;采用甲苯作溶剂,将改性粉体与LDPE树脂混合,经流延得到抗菌聚乙烯复合薄膜.利用SEM和数码相机,观察改性纳米TiO2抗菌剂/LDPE复合薄膜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KH570改性粉体在甲苯中的分散性最好,当抗菌粉体的添加量为3.0%时,制得复合薄膜的抗菌性能最好,抗菌率达到99.99%,即具有最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