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气功师在收发功过程中,不仅可以控制自身体表红外辐射强度变化,而且使受功者的体表红外辐射强度也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对探索和研究人体内气外放的物理特征、生理效应和人体的基础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探测气功“运气疗法”物质基础的初步实验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建立在几千年大量临床实践基础上的祖国医学理论,人体存在着一个“气血运行”的经络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早已为解剖学家证实。但“气”究竟是什么?穴位是什么?迄今还不能明白地回答。这篇通讯首次报道了“外气”之一是受低频涨落调制的红外辐射;首次记录到气功者穴位处电荷富集与极性倒置现象:首次测到人体某些穴位处有Ni元素的富集等等。这些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质量,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对土壤样品中痕量元素的检测能力,研究了碳质空腔距离样品表面的高度变化对等离子体辐射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空腔约束等离子体时,其辐射强度比没有空腔约束时明显增强;随着空腔距离样品表面高度的加大,等离子体辐射强度逐渐升高,并在11 mm处达到最强,随后减弱.计算可知,样品中元素Fe,Mn,K和Ti在空腔距离靶面11 mm处的谱线强度和光谱信噪比与无空腔约束时相比,都有较大提高.最后,用Boltzmann图方法和光谱线Stark展宽法测量了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对等离子体辐射增强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谢光中 《科学通报》1986,31(22):1714-1714
一、引言1983年,Matsumoto等人说:他们用火箭作为运载工具进行高空红外探索,在2—5μm波段探测到一个新的红外背景辐射,这个红外背景是温度约为1500K的黑体谱。大家知道,微波背景辐射被认为是大爆炸的残余。那么,这个新发现的红外背景的根源又是什么?Carr  相似文献   

5.
张仁华 《科学通报》1985,30(23):1814-1814
定量热红外遥感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使热红外遥感信息与地物的物理过程发生有机联系,测准真实的地物表面温度是当务之急。红外传感器所直接测定出的是红外出射辐射度,对于非黑体的真实温度与出射辐射度有一个差值,这差值主要取决于物体的比辐射率。当地物出辐度为27℃,天空温度为—70℃,比辐射率变化0.03,真实表面温度就变化2℃,这个数字相当可观,它通常已占去了红外遥感所获得的地物之间出辐度差值信息的20%到30%。经野外多次测量表明,地物的比辐射率相差0.05到0.10是经常发生的。这样,比辐射率将占去40—70%的信息。为此,进一步强调了比辐射率在热红外遥感中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国内外,在热红外遥感实际应用中,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原因是目前缺乏大面  相似文献   

6.
“内膝眼”穴位的针感感受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晏 《科学通报》1983,28(17):1071-1071
我室以往的研究工作表明穴位针感感受器主要是深部感受器。由于穴位的部位不同,各有其为主的感受器。我室曾推论关节部位穴位的针感感受器可能以某种关节感受器为主。为了明确这一问题,本工作利用从猫的脊神经背根分离纤维细束记录来自内侧膝关节神经的单位性传入放电的方法,观察了针刺“内膝眼”穴位区所激活的感受器,并讨论了以何者为主。  相似文献   

7.
杨仲乐 《科学通报》1992,37(24):2277-2277
在猫的开颅研究中,通过比较脑皮层表面诱发电位和皮层内单位放电,发现猫内关穴的大脑皮质投射区与内脏大神经投射区相重叠。因而提示某些治疗病痛的主要穴位,是与主治部位有重叠投射区的穴位。显然,进行人体研究以探索这种关系,对进一步理解镇痛机理及寻找一种筛选主治穴位的客观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受伦理学和方法学的限制,许多人体研究难以进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人体在正常态和气功态下的红外辐射特征,我们设计了一套红外探测装置对黄仁寿同志在正常态和气功态下的红外辐射进行了测试,经过一年多的工作,现将测试方法及测试主要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植物体经络、穴位与针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人体和动物体上普遍存在着穴位和经络。既然植物体与动物体都是按照同样的原则——生物体结构三定律构成的,那末作出如下的类比推论,也是很自然的:植物体极其可能存在着经络系统,用针法刺激植物体特定的穴位,也将会产生某种效应。  相似文献   

10.
人体疾病中,大约有80%以上的病与蛋白质有关,几乎都是蛋白质调控失灵所致。中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中,存在着许多蛋白质的修饰,那么是不是可以通过研究蛋白质的修饰来控制疾病呢?如果一旦某种疾病与某种蛋白质的修饰有关,就可以进一步研究能影响蛋白质修饰的药物和技术。这是中国科学家带给人们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11.
资源一号卫星星内粒子探测器对高能粒子辐射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永强  肖佐  邹鸿  张东和 《科学通报》2006,51(21):2542-2547
利用资源卫星上搭载的星内粒子探测器累计5 年左右的资料, 总结了在太阳同步轨道780 km高度上高能粒子通量的一般分布特征, 作为首次对卫星内部高能辐射环境的连续监测, 资料分析对比确认了卫星内外高能粒子辐射经过换算后的一致性, 测量到的通量变化与太阳活动和质子事件有直接的关联. 外辐射带高能电子辐射强度与Dst指数的变化对应很好, 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之间一般有3 d左右的延时, 而大的磁暴造成的高能粒子的注入则通常发生得很快, 与Dst指数变化可在同一天发生. 另外, 在宁静时极盖区很少出现高能电子和质子, 上述几年数据的统计表明, 只当太阳质子事件发生时, 高能质子和电子才出现在极盖区.  相似文献   

12.
长期失重和暴露在宇宙辐射中会以人体造成极大损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肌肉和骨骼萎缩 肌肉和骨骼萎缩是太空旅行研究中有代表性的关键领域之一。在地球上,肌肉和骨骼由于不断地对抗重力而得到锻炼,在微重力的太空环境,它们就会退化。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大卫·沃尔夫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停留4个半月后,仅背部肌肉就减少了  相似文献   

13.
红外天文学威廉·赫歇尔(William Herschel)是天王星的发现者.也是恒星天文学的开创者,1800年,他用温度计测量太阳光谱的各部分温度时,发现光谱的红端之外亦有温度上升,且升得更快,于是发现了红外辐射。红外辐射的发现.加深了人们对电磁波的认识,也扩展了人类的视野,它使人们可以在红外波段上观测神秘的宇宙.探测用可见光无法看清的天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计划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风云4号微波星(FY-4M)将搭载多通道的毫米波辐射计.工作频率从50~430 GHz,能实现区域高频重访气象观测,极大地提高了天气变化的监测与预报能力.在轨辐射定标是FY-4M辐射数据定量化应用的关键因素,由于月球表面物理与化学性质长期稳定,没有大气层等环境变化的影响,是FY-4M毫米波辐射计一个理想的定标源.本研究提出根据实时的日下点位置和日地距离,建立实时的太阳辐射强度模型;依据由克莱门汀750 nm数据得到月表面太阳反射率,以及月壤热物理参数廓线分布,求解一维热传导方程,推算月壤层物理温度廓线;用嫦娥2号37 GHz微波辐射亮度温度拟合,得到月表面正切损耗参数;用起伏逸散定理,计算FY-4M各毫米波频段的月表面辐射亮度温度.以此,给出月球赤道中心区域(0°N, 0°E)的表面物理温度和毫米波辐射亮度温度在2010年间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也比较了近日点和远日点附近月表面毫米波辐射亮度温度的差别.本研究提出的月表面实时毫米波辐射模型,可用于FY-4M毫米波辐射计数据的定标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小波神经网络在红外光谱数据压缩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伟 《科学通报》1997,42(8):824-827
红外光谱是进行化合物定性及定量分析的重要依据,通常需要大量的数据才能较准确地反映所测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对应于众多的化合物,红外光谱的数据量非常庞大.因而,在保证红外光谱主要特征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对红外光谱进行压缩,较大地减少数据量,进而改善红外光谱的存储、检索及处理等方式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简称小波网络,是基于小波分析所构造的一种新的神经网络模型,目前在化学界尚未见到介绍和应用.本文将其应用于聚苯乙烯薄膜红外光谱的压缩表达.结果表明,小波网络在大量压缩数据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恢复原有红外光谱,特别是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  相似文献   

16.
谢光中 《科学通报》1985,30(23):1805-1805
1983年,Matsumoto等人报道他们在2—5μm波段探测到了一个红外背景辐射。如以临界密度为单位(如H_0=50h kms~(-1) Mpc~(-1),临界密度ρ_(erit)=5×10~(-30)h~2gcm~(-3)),其密度为Q_R~10~(-4)h~(-2)。这个红外背景是温度~1500°K的近似黑体谱,Carr,Mcdowell和Sato在文献[2]中讨论了用恒星或者黑洞都能解释Matsumoto等人发现的红外背景辐射。如果是恒星的话,它们很可能是开始形成时红移在40≤Z_*≤150之间,密度参数Q_*~1,质量在10~2—10~5M。范围内的星系前大质量恒星VMO_s。如果是黑洞的话,它们必须是密度参数Q_B~0.1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气功师从经络穴位发放的“外气”包括受调制的红外辐射、静电荷富集、磁信息及某种微粒流。国内用模拟气功“外气”制成的气功信息治疗仪(简称气功仪)虽在临床应用不长,但它的作用正引起医学界广泛的兴趣。文献报道,艾氏腹水癌小鼠可导致小鼠的免疫抑制现象。本实验通过用气功仪治疗  相似文献   

18.
残氡亦害人     
氡是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的研究报告(1982年)明确指出氡是致癌物质.氡可通过呼吸道吸入人体,吸附在肺中,产生近距离辐射,对人体细胞直接损害,诱发肺癌.据研究者的估计,肺癌患者有近20%是由氡气所致.这可能是人们常说的某某不抽烟也患肺癌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19.
祖国医学宝库中的气功,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几乎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同时诞生,演变至今气功流派数以千计。不同流派由于锻炼方式不同,“外气”信号物理内容各异,即使是同一物理量其参数也各不相同,有静电荷富集及80%深度低频调制的红外辐射,有微粒流信号等,本文则报道当气功者程志久同志发功时,仪器对准他的印堂穴位,收到静电增量为10~(-14)库仑量级,并测得电荷极性与练功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0.
封面说明     
正霍金预言黑洞能像普通黑体一样发出热辐射,引发了黑洞信息丢失之谜.黑洞信息丢失之谜反映了引力理论和量子理论之间的潜在冲突,引起了物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霍金辐射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是解决黑洞信息丢失问题的关键.在量子隧穿图像下,计入辐射粒子反冲,可证明辐射谱为非热谱.而非热谱表明黑洞辐射粒子之间存在关联,使得黑洞辐射过程信息守恒.为了进一步研究黑洞辐射之间关联的原因,何东山和蔡庆宇给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