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重组毕赤酵母G12-CBS经代谢工程改造,可高效表达重组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并弱化了SAM转化途径的关键酶β-胱硫醚合成酶,是一株优良的SAM高产菌。为了利用G12-CBS高效合成SAM,需对前体(甲硫氨酸)的补料策略进行优化。首先在摇瓶中考察了不同甲硫氨酸(L-Methionine,L-Met)添加量对于G12-CBS的影响,发现每24hL-Met补加量超过3mg/mL时,会影响重组菌生长和SAM合成。在15L发酵罐中优化L-Met的补料速率,当外源补料速率为0.4g/(L·h)时SAM产量最高,分别比补料速率为0.2g/(L·h)和0.6g/(L·h)时提高22.2%和31.8%,达到13.01g/L,比出发菌最高产量提高54%。代谢物及酶活测定的结果表明,较低的L-Met补料速率(0.2g/(L·h))导致前体供应不足而影响SAM合成,过高的补料速率(0.6g/(L·h))可能会抑制三羧酸循环,并且影响氮源的摄取和利用,从而导致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2.
以龟裂链霉菌(Sterpomyces rimosus)98#和76#为出发菌株,分别用溶菌酶制得2个亲本的原生质体,其中76#采用15 W紫外灯下30 cm照射25 min,100 %灭活,用PEG诱导进行了原生质体的融合.通过比较菌落外观、颜色挑选融合子328株,结合前期代谢情况进一步筛选高单位的融合菌株8株,经反复传代考察融合子的稳定性后得到1株新菌株102#,其发酵单位比亲本提高了13.0%.  相似文献   

3.
L-甲硫氨酸高产菌株的紫外线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株具有M-海因水解酶系统产L-甲硫氨酸(L-Met)的芽孢杆菌MV0073为出发菌株,用含亮氨酸平板定向选育,经过6轮紫外诱变,筛选出系列L-Met高产突变株,其中菌株M604的L-Met产量最高.在相同培养条件下,M604的L-Met产量是出发菌株的3.14倍,且L-Met能以较高含量持续到发酵结束.M604连续传代6次,遗传性状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紫外化学复合诱变法对纳豆菌原生质体进行诱变,以期获得高抑菌活性的优良菌株.结果表明,在溶菌酶质量浓度为0.3mg/mL、酶解时间为40min、酶解温度为35℃、酶解pH为7.0下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达到最高.通过紫外化学复合诱变,得到一株高抑菌活性菌株.与原菌株比较,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提高了19.7%,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提高了19.5%.连续传代培养10代,抗菌活性稳定.  相似文献   

5.
高产2-苯乙醇酿酒酵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8株酿酒酵母中初筛到一株2-苯乙醇产量达1.48g.L-1的菌株FD0419.以此为出发菌株,分别进行硫酸二乙酯化学诱变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获得3株耐受性提高但2-苯乙醇产量下降的菌株,再与出发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最终,筛得菌株R-UV3,其2-苯乙醇产量达2.51g.L-1,比出发菌株提高69.6%.  相似文献   

6.
紫外诱变原生质体选育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地衣状芽孢杆菌53-A6为出发菌株,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在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53-A6菌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达99.7%和30.9%,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技术,观察了原生质体形成再生和原生质体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7.
系统考察了pET可溶性表达系统对酵母来源的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当采用含Nus.Tag融合标签的pET-44a为载体,trxB和gor双突变的Ori-gami为宿主时最适合目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进一步考察不同来源(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SAM合成酶的可溶性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比较发现酵母来源的SAM合成酶可溶性表达的比活力最高达60.9U/mg。  相似文献   

8.
把两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_1、S_2的原生质体分别用紫外线(U.V)和碘乙酰胺灭活或只用紫外线灭活,经PEG诱导融合后,在完全培养基上得到了融合子。融合频率为(0.98-2.13)×10~(-7)。融合子的细胞形态、DNA含量等都和亲株有明显差别,并在生产特性上有某些改进。  相似文献   

9.
原生质体诱变选育透明质酸菌株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N 甲基 N′ 硝基 N 亚硝基胍(NTG)诱变原生质体,选育了一株产透明质酸的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zooepidemicus)H 35.并经过发酵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溶菌酶作用的最佳条件是0.6mg/mL溶菌酶高渗溶液,30℃水浴下酶解20min;H 35的最佳发酵条件是葡萄糖4.0%、酵母膏2.0%、NaCl0.2%、KH2PO40.2%、MgSO4·7H2O0.06%、初始pH7.0、35℃,200r/min、培养18h.发酵液中透明质酸的含量从最初的0.47g/L提高到优化后的1.43g/L.  相似文献   

10.
以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53号菌为出53-G38-6,产酶活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并对原生质体进行了多次诱变处理,从大量突变株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了高产、稳定、耐热的碱性蛋白酶产生菌53-G38-K6,产酶活力由1104U/ml提高到22080U/ml。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营养缺陷型的互补进行了啤酒酵母原生质体融合产物的筛选。从DNA含量分析看,融合子多为三倍体,少数为四倍体,融合子的生长速度和酒精产率都比亲株高,种内原生质体融合率为1.21×10~(-4)。  相似文献   

12.
以干酪乳杆菌ZZ-L为出发菌株,对其原生质体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为0.4 mg/mL的溶菌酶溶液和0.7 mol/L NaCl溶液作为渗稳剂对菌龄为22 h的干酪乳杆菌ZZ-L酶解时间110 min,原生质体的形成率为89.5%,再生率为47.7%,达到最佳水平.并对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诱变育种.通过平板和静置发酵实验,筛选得到8株突变株产量比出发菌株高的突变株,其中菌株ZZ-06的L-乳酸产量达78.6 g/L,比出发菌种提高了20.7%,突变株ZZ06经12次传代,其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13.
林肯链霉菌生长在0.5%甘氨酸的S培养基中,能较好地被溶菌酶破壁形成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能在RB培养基上再生,但不能在R_2培养基上再生,这和已报道过的其他链霉菌不同。78-11菌株的再生频率约为25.7%,S-3菌株的再生频率约为20.5%。PEG(聚乙二醇)1000对诱导融合的效果较好,重组频率最高可达10~(-2)。重组子和亲本在培养特性、孢子形态方面无特殊差异,但经C_O~(60)诱变后重组子的正变率超过亲本。  相似文献   

14.
The preparation,regeneration and mutagenesis of the taxol-producing fungus UV40-19 protoplasts werediscussed in the experiment.Totally 42 strains displayed hygromycin resistance.Six strains were found tobe positive mutants when screened on plate containing 90/ig/mL hygromycin.One hereditarily stablestrain UN0.5-6 was obtained,which raised the taxol yield from(376.38 ± 8.41)μg/L to(493.12 ± 11.36)μg/L.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regeneration and mutagenesis of the taxol producingfungus UV4...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高产的工业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利用己烯雌酚(DES)和UV对酿酒酵母菌QD进行连续复合诱变,采用改进的发酵小管集气法结合乙醇定量测定来进行突变株的筛选,并与常规复合诱变及筛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连续复合诱变的正向突变率最大值为18.9%,与常规诱变方法的最大正向突变率15.6%相比提高了21.2%,说明运用该诱变方法能获得较高的正向突变率;改进的筛选方法可以快速筛选出目的突变株,同时,获得了一株高产乙醇的突变株,在甘蔗汁发酵培养基中其乙醇产量达到9 720 mg/100 mL,比常规诱变方法筛选到的突变株乙醇产量(9 170 mg/100 mL)高出6.0%;与常规诱变方法相比,连续复合诱变方法不仅能够得到较高的正向突变率,而且能够获得更加高产的突变株.  相似文献   

16.
以粗壮假丝酵母CJ-1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筛选得到10株脂肪酶活力比出发菌株高的突变株,其中菌株CJ-1-09的酶活达35.78 U/mL,比CJ-1提高了4.58倍.突变株CJ-1-09经10次传代,其脂肪酶活性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索了用不可逆生化抑制剂(碘乙酸)抑制—亲株细胞某些酶活性的同时,利用两亲株细胞生理性差异作为啤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原生质体融合选择性标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这一选择系统简便、可靠和适用。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率为1.48-2.25×10~8。经菌落形态比较,碳化合物的发酵和同化,DNA含量测定,酯酶型分析,细胞核染色和自然核分离实验,结果表明从选择性培养基上筛选到的菌株分为三种类型:84.4%异常汉逊酵母型:10.4%啤酒酵母型:5.2%是真正核融合子型。本文还讨论了三种类型菌株出现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香菇菌丝原生质体制备及融合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讨论不同菌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渗透压稳定剂对香菇原生质体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香菇菌丝制备原生质体时最适菌龄为 6天 ,酶解时间为 3h ,酶解温度为 34℃ ,渗透压稳定剂用 0 .6mol/L甘露醇为最佳。在此基础上 ,以 35 %的PEG为融合诱导剂进行香菇B0 1、L2 6种间原生质体融合 ,并用显微镜观察到融合子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木本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全面了解模板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的现状,找出原生质体培养的规律,概述了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及再生植株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介绍了国内外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及无性系变异筛选及遗传转化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