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少人为图方便,常会在家中存放一定数量的油品,比如汽油、柴油等.由于这些油类产品都属于易挥发的易燃品,若管理不当、使用方法不妥则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给居民家庭及成员造成不应有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2.
干式稀油密封煤气柜稳定运行的关键在于密封油的油品质量,针对钢铁企业广泛使用的高炉煤气柜和焦炉煤气柜,对钢铁企业干式稀油密封煤气柜密封油变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总结、分析了现有的密封油处理技术,并结合钢铁企业煤气柜密封油的油品特点和使用工况,对干式稀油密封煤气柜密封油变质的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食用油介电常数随加热时间和温度变化的实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使用平行板空气隙电容器,通过测定精炼植物油经长时间高温加热和常温下长期存放后介电常数的变化。分析了油中的极化成分总含量与油的介电常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提高油温,延长加热时间或长期存放都会使油的介电常数增加,从而导到致油质量的恶化。此项研究提供了一种测定食用油在使用及存放过程中质量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货油加热效率,开展了油船货油加热过程中的传热规律研究。基于传热学理论,采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建立油船液货舱三维模型模拟油品加热过程。考虑油品粘度-温度变化特性,分析了加热过程中油品温度场变化特征及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货油温度与加热时间近似成正比关系;油品加热初期,只有热源上部油品存在温度梯度且有明显的速度,其它区域油品流动性较差,由于存在温度梯度,油品在流动过程中产生了尺度不同的涡;随着加热的进行,油品温度普遍升高且整个区域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温度升高导致油品粘度降低从而促进了油品的流动,随着温度升高油品速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5.
拖尾油是混油的尾段。在成品油顺序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拖尾油,而拖尾油会污染后行油品。在盲管段主要是由于死油区的前行油品混入主管而形成拖尾油。传统的混油量计算式没有考虑拖尾油的影响,采用雷诺时均法对紊流进行模拟计算,利用CFD对不同的流速及盲管长度的情况进行模拟得到混油相关实验数据,模拟结果表明,盲管中油品替换速度与流速呈指数关系,为使混油量较小,流速最好控制在1.6 m/s内。盲管长度与油品替换时间呈指数关系,为减少混油量,盲管长度应小于5倍主管管径。利用MATLAB对盲管段油品替换时间、盲管长度和流速进行多元非线性拟合,得到盲管段所产生的拖尾油长度,结合混油长度计算的Austin-Palfery式得到混油长度的计算修正公式。对比现场实际数据表明,修正公式计算得到的混油量更加接近实际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XDK新型吸附剂用于孝感西城变电站主变压器油质劣化处理后的情况,利用吸附剂接触法来处理劣化的油品,并通过吸附试验提高了油品各项性能指标,延长了废旧变压器油的寿命,达到了再生循环使用的理想效果.通过多次现场试验,分析了现场油处理装置在实际测量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试验结果表明了该装置的优越性和XDK新型吸附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弯管对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量的影响,采用volume of fluid(VOF)多相流模型,通过改变水平弯管的弯曲角度、曲率半径与竖直双弯管油品的输送顺序、方向及速度等因素,对水平弯管和竖直双弯管两种状态下成品油顺序输送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成品油在不同弯曲角度水平弯管中顺序输送时,随弯管弯曲角度增大,弯管处流场变化对混油段干扰加剧,混油量加大;在不同曲率半径水平弯管中输送时,随着弯管曲率半径增大,混油“双前锋”效应减弱,顺序输送过程中的混油段也相应缩短;成品油在竖直双弯管中顺序输送时,对于油品上行,汽油前行比柴油前行产生的混油量少,对于油品下行,相同输送顺序下结果则正好相反;当油品上行、汽油前行时,增大油品输送速度,紊流径向脉动加剧,油品间轴向扩散减小,混油段明显变短。  相似文献   

8.
相邻批次间混油拖尾现象的跟踪和油品质量指标的预测是混油切割及制定成品油管网调度计划的基础。然而油品质量指标的变化规律因拖尾段存在反常扩散、流动与传热耦合及复杂边界条件影响等问题而尚未得到有效揭示。针对"工业4. 0"背景下成品油管网大规模、高精度、智能化运行的需要,综述了管道中混油拖尾、质量指标值衰减过程的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利用实验和数模揭示油品按不同比例混合后质量指标值变化规律的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局限性。评述了组分油体积分数与管流过程拖尾现象的关系模型、油品成分与质量指标的关系模型,并梳理了相关的实验研究。指出今后将重点开展3个层次的研究:通过静态混合实验测定不同油品按不同比例在不同状态下混合后的不同质量指标值的变化规律,建立单组分分析模型及预测质量指标值的混合规则;探究考虑反常扩散过程的混油拖尾现象的机理,构建混油段形成拖尾效应的反常扩散模型;探究混油段质量指标值在管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构建基于拟组分体积分数的混油段质量指标值的衰减规律模型。最终得到全面反映顺序输送管道内混油拖尾、质量指标值衰减现象的变化规律,为管输成品油的混油量控制、油品质量控制、切割方案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加油站装卸油安全与油品含水量要求,目前国内加油站相关规定在卸油时及卸油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能进行加油作业,这必然影响加油站的工作效率。本文从流体动力学角度出发研究加油过程的油品含水变化量,为实现加油站加卸油的同步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保存皮鞋法     
暂时不穿的皮鞋存放前不要涂抹鞋油,否则的话皮面不仅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反而还会因干燥而裂口。因为鞋油属于干燥性油,只适于涂擦每天穿的皮鞋,可使之光活照人。长期存放的皮鞋,应在皮面上涂抹生动物油。可将生猪油切成一小块,反复在皮鞋面上涂擦,然后用废纸团将鞋内塞满撑紧,装入鞋盒内。这样处理后的皮鞋,存放多久也不会干燥出现裂纹。保存皮鞋法@吕海生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传统吸油材料对饮用水水源中石油类污染物质的去除效能。通过对比市面上常用的4类共8种吸油材料对不同油品的吸附容量发现,饱和吸附容量最大的是棉花,最小的是蛭石;吸附材料PP吸油棉的纯相油类的饱和吸附容量为9.0~13.0 g·g-1,保油性根据油品不同30 min的保油率大致为60%~70%;PP吸油棉对油水混合物中石油类物质的吸附完全属于物理吸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10 min能达到60%~70%的去除率,120 min能达到80%~90%的去除率;影响吸附速率的关键因素是吸油棉与含油水的接触面积,覆盖面积越大吸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2.
张文辉 《世界知识》2014,(22):58-59
<正>10月中旬,岛内油品巨头顶新集团曝出"饲料油"丑闻,继去年年底"棉籽油"以及上个月"馊水油"事件后,再次引起"黑心油"风暴。而当我们回头检视,近几年台湾"塑化剂"、"毒淀粉"、"毒酱油"等食品安全问题可谓层出不穷,结果让人触目惊心。以往我们向往的美食天堂,这是怎么了?台湾的食安"魔盒"10月8日,台南市地检署发布新闻称,顶新集团旗下"正义"油品被  相似文献   

13.
以聚醚多元醇和甲苯-2,4-二异氰酸酯等为原料,通过引入硅烷偶联剂连接的纳米活性碳酸钙制备出了新型聚氨酯软质泡沫,研究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对不同油品的吸油性能以及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纳米活性碳酸钙能够对聚氨酯软质泡沫起到补强作用,反复使用1000次后,吸油性能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混油是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无法回避的问题。针对管道顺序输送过程中混油成因、混油发展控制方法、混油检测方法、混油计算模型以及油品质量管理等方向开展综述,归纳陈述各方向的发展现状与既有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认为:需建立特殊场景混油的数学表征,进一步研发与SCADA系统实时交互的混油仿真软件,发展机制-数据融合混油模型、“软硬”协同混油检测设备,研发有效减少沿程混油的新型隔离材料,开展“管道-储罐”一体化智能化管理油品质量,关注甲醇、液氨与成品油的顺序输送工艺及其中的液体混合与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多层盘式废轮胎裂解塔中试油品富含多种有用化学物质,但闪点仅有19.2℃,为确保其贮存安全性和提升经济附加值,进行了热解油品的间歇常压分馏试验,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和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掌握了多层盘式废轮胎裂解塔中试油品的组分及相应含量,这对确定有用组分的分馏切割温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通过热解油中甲苯、二甲苯的分馏提纯试验,确定它们在85-110℃和123-145℃两温度区间能分别实现有效富集,其中甲苯含量可从热解油中的7.65%富集到68.52%,二甲苯含量能从热解油中的10.09%富集达到65.20%.另分离出以甲苯、二甲苯为主的轻质组分后,废轮胎热解油的闭口闪点升高到97.2℃,贮存使用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6.
计量是船舶散装油品交接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过程包括数据采集、质量计算等步骤,具有专业性强,耗时较长的特点。训练有素的商检工作人员使用先进的UTI进行测量一般要1~2 h完成,遇到数量争议甚至要更长的时间。这对于寸时寸金的码头来说,挤占了宝贵的装卸作业时间,加大了船舶营运成本。笔者作为货主代表经常驻船,见过许多中外远洋油轮借助EXCEL辅助计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计算过程,但也存在许多不足。综合它们的优点,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求,我使用EXCEL设计了一个"青油8"轮货油计算工具并应用于实际供油作业中。该文介绍了油品计量过程及计算程序编制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寒区防漏专用油的研制过程和应用情况,证明该油品兼有润滑油和润滑脂的双重性质,可作为寒区齿轮减速器润滑的专用油品。  相似文献   

18.
奥里油是一种以奥里诺科沥青为原料,加入29%~30%水、0.1%~0.2%乳化剂和0.03%~0.05%表面活性稳定剂,经机械混合乳化而成的一种假塑性非牛顿体油品,属于水包油型乳化燃料。奥里油除作为电厂锅炉燃料之外,还适合于其它工业加热炉。奥里油中含钒量较多,是锅炉预防高温腐蚀设计的大难题。针对奥里油钒高温下的腐蚀机理,运用混沌理论,建立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腐蚀预测模型,并以电阻探针测得某输油管道内高温腐蚀深度数据,对其腐蚀预测模型进行校验。预测与评估结果显示:腐蚀深度误差均小于6%,预测精度较高, 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可以有效预测金属腐蚀状况,为奥里油钒高温腐蚀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老化油,特别是油田聚驱工艺、三元系统等产生的老化油,给生产管理带来严重危害,对其进行及时回收与高效处理,是提高油品质量,降低运行成本,节约能源的重要举措。工艺原理是采用热、化学脱水技术,将老化油集中回收加入高分子水溶性药剂,在热化学脱水器中充分沉降、分离。该项技术处理后的油品质量达到石油产品要求标准,在经济、能源、管理等方面有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20.
魏学勤 《甘肃科技》2005,21(1):128-129
铁路罐车交接计量是通过测量和计算来确定原油数量的一项系统性计量工作,主要内容是测量油高、油温和密度,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油品数量,进行油品商业结算,提出提高计量准确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