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突变理论中尖点模型的性态出发,以铁磁相变为例,详细分析了它与尖点模型之间的对应;讨论了Van der Walls方程、Ising模型的平均场近似解、Ginzbarg-Landau模型。所得出的结论是:在平均场理论的框架中可以放入尖点突变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其物理解释;分析了利用突变理论研究相变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2.
中药山豆根的神经毒性:从人到动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药的毒性研究 ,一直是我们所忽略的 .其实即便是我们的传统中医理论 ,还是强调“是药三分毒” .种种原因致使信奉“纯中药制作 ,无任何毒副作用”观点的人并非少数 .我们以中药山豆根为例 ,从临床患者与神经影像学改变到大鼠神经电生理及神经病理损害作一介绍 ,证实其对大脑基底神经核和海马的病理改变 ,提示其肯定的神经毒副作用 .即自然界一些化学及植物的环境暴露因素可能是帕金森病的病因之一 .同时认为对中药现代化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应该加强  相似文献   

3.
医学中存在着大量模糊现象,例如腹痛的“轻”与“重”,腹块的“软”与“硬”,“多尿”与“少尿”,“痰多”与“痰少”,体温的“高烧”与“低烧”,心率的“过速”与“过缓”,“呼吸深”与“呼吸浅”,“血压高”与“血压低”,以及化验、X 光、超声波、心电图、病理等检查中的许多结果,都是带有模糊性的.我们采用了一种模糊数学方法来鉴别诊断疾病,称之为浮动模型识别法,疾病以急腹症为例.先将外科八种急腹症称为论域U:U=(p_i|i=1,2,…,8),p_i 为某种急腹症.对第i 种急腹症的各种临床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对中药双向调节的药物因素(拮抗性成份、配伍、剂量、炮炙)作了探讨,并提出了“趋中型双向调节”和“偏离型双向调节”两个概念。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药双向作用的机体因素,认为机体自身的双向功能结构是中药双向作用的根本机制。生理上的两极波动和病理性偏盛偏衰是中药双向作用的前提。根据药物对靶器官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趋势的影响,提出“顺势双向调节”“逆势双向调节”“顺逆混合势双向调节”三个概念。  相似文献   

5.
贺福初 《科学通报》1996,41(24):2264-2268
分子水平“中性突变”的发现与“中性学说”的提出丰富了人们对生物进化尤其是分子进化的认识,同时对达尔文主义提出了严峻挑战.中性论者认为:分子水平的绝大部分突变对生物体既非“有利”,亦非“有害”,而是中性.它们主要是通过在群体中的遗传漂变被随机固定或消除,因而具有恒定的,与生物世代长短无关的突变速率.60年代中期Zuckerkandl等提出的“分子进化钟”假设(即分子进化速率在整个物种演化中恒定)是中性理论的主要支柱.但此假设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存有争议,只是由于双方均采用相对分子进化速率(为两物种分子进化速率均值),双方的证据均不能让对方信服.为解决此论争,我们建立了绝对分子进化速率(指单一物种分子进化速率)计算方程,揭示多系-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与GM(粒单系)-CSF在哺乳动物进化中不遵守“分子进化钟”,其进化速率随物种进化程度提高而降低,即呈现“减速进化(slow-down evolution)”.为判断此现象的普遍性,本文系统分析了4种不同蛋白质从单细胞原核生物到单细胞真核生物、植物、节肢动物,直至灵长类中人的绝对分子进化速率的变化情况,证明“减速进化”在不同蛋白质/酶中,在不同物种进化中均普遍存在,因而推测为一种普遍的规律.此外,本文还尝试了用此规律来分析、估计相近物种(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发病原理研究:“多次打击”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月英  陈赛娟 《自然杂志》2008,30(3):128-137
白血病是一种基因组发生动态变化的造血干/祖细胞疾病,染色体易位和/或基因突变是常见的遗传学异常。近来,研究提示白血病的发生多遵循“多次打击”模式。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GATA-2突变可能与BCR-ABL共同作用导致“急变”;在M2b型急性髓性白血病中,C-KIT突变可能是在AML-ETO基础上的再次遗传学异常;在TEL-AML1相关的儿童急性淋病细胞白血病中,正常TEL基因丢失作为第二次打击而致病。作者以上述三种白血病为例,阐述其发病原理以及靶向治疗研究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贺芳  王子兴  赵静  鲍洁  丁钧  阮海斌  葛晓梅  谢青  张作明  高翔 《科学通报》2003,48(22):2308-2314
由于小鼠和人类基因组的高度同源, 修饰和改造小鼠基因组已经成为建立人类疾病模型和研究基因功能的最重要的手段. 通过C57BL/6J雄性小鼠的ENU化学诱变和子代的表型筛选的方法, 对G1代3172只小鼠的形态学、行为学、神经功能、学习记忆、听力、视觉生理、骨代谢、血糖和心功能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高通量检测, 筛选出595只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显性基因突变个体, 其中毛色转换、眼疾和听力缺陷发生频率较高, 而代谢性异常的显性突变率较低, 提示血糖和心电等重要代谢功能的遗传调控稳定性高于外周神经系统功能. 小鼠单侧性眼疾存在明显的雌雄不均一性和左右不对称性. 骨密度异常与小鼠性别也有一定相关性. 在对104只G1代突变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交配的可遗传性检测中, 已有14只的异常表型被确认可以遗传, 其中行为学异常小鼠的可遗传性较低, 提示行为学异常可能和多基因突变相关. 这些突变小鼠品系的建立, 为疾病表型的发生和病理过程的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突变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克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谢之康  范维澄  王清安 《科学通报》2000,45(9):1000-1006
从突变学的观点分析了炉膛气流燃烧系统工况特性的突变机理,建立了其尖点突变的数学模型。讨论了系统控制因子的变化与工况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了炉膛燃烧系统典型工况特性如突跳,滞后等特性以及熄灭与燃烧态之间转化的尖点突变机理。指出在两组独立控制因素作用下具有“S”型运动特性曲线及滞后特性的热系统非连续性现象可依尖点突变拓扑等价分类。  相似文献   

9.
宋松  祝献民  范国平 《自然杂志》2021,43(5):365-373
免疫缺陷动物模型是指通过筛选自发突变或者基因工程改造建立的缺失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分,并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动物模型。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发展较为成熟,为人源化、患者来源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PDX)、干细胞移植以及传染性疾病等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工具。与小鼠相比,大鼠具有体型更大,代谢和生理与人更接近,更易进行手术操作、样本获取,以及长期应用于临床前毒理和药理的评估等优势。因此,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免疫缺陷大鼠模型。文章通过动物模型之间的比较,着重综述了免疫缺陷大鼠模型的最新进展,并展望其在干细胞研究和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日本国立遗传研究所遗传部长木村资生在1968年提出了发生于基因内部的进化机制的“中性突变漂变说”,认为基因的互换,是由于在自然淘汰中处于中性或接近中性的突变,在群体内偶然地固定引起的。这个与达尔文“自然淘汰”学说相对立的见解,引起了国际间遗传学界的剧烈争论。1976年5月木村应法国法兰西学院之邀,作了题为How Genes Evolve:APopulation Geneticist's View的报告,进一步就“中性说”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物质结构实在性和非线性演化模型而提出的溃变理论是非线性理论的观念性观点。本文从四个方面概括了非线性溃变理论的物质系统不同于西方第一推动体系的制约观。(1)在整体观中具体完善了事物演化的“稳定,渐变,不稳定,突变,通过不连续溃变并演化为新的稳定,渐变……”的系统整体演化链。(2)以物质结构的非均匀性提出了第二搅动下物质的涡旋结构观,揭示了“天人合一”的物质性。(3)在结构信息控制观中阐述了非均匀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医生理病理坐标系、中医药理作用表达式、方剂配伍合成式及四诊判别式,可以数量地表达中医学内容。这些表达属于中医学的符号数量系统,不受西医生理解剖、生化病理及相应药理研究的影响。另一方面,数量化表达将为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及与其它学科的交流开辟途径。  相似文献   

13.
c-fos和c-jun等即早反应基因(Immediate-early genes,lEGs)的主要特征是对生理和病理刺激能作快速、瞬时性表达,表达的Fos和Jun再与功能或结构蛋白基因(缓早反应基因,Late-early genes,LEGs)中的AP-1等位点结合,诱导LEGs的表达,从而产生生理或病理效应,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是包括一系列分子、细胞瀑布式事件的病理生理过程,有报道用免疫反应法可测出脊髓背角神经元中Fos的长时间表达,但腹角运动神经元为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应用突变论研究麦蚜生态系统的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惠燕 《科学通报》1989,34(22):1745-1745
数学模型大多用来描述连续的光滑的变化过程。然而,自然现象的许多变化并非连续的渐变过程,如火山爆发、地震、DNA的转位因子、裂脑人的行为以及生物种群的消长与生死过程等。为描述这类突变现象,R.Thom于1969年提出了一种突变论模型。它是由拓扑学——数学的一个分支发展起来的。由于突变模型可用来描述许多微分方程无法刻画的自然现象,特别能描述生物学、生态学、医学、社会学等方面许多复杂的突变现象,因此这类模型  相似文献   

15.
鍾补求 《科学通报》1963,8(7):35-35
“科学通报”五月号发表了王天鐸同志的“关于羣体和羣体生理”一文,里面广征博引,多所申叙。但是讀后仍难接受他的見地。現試再来談些对这篇文章的看法。一.从科学本质上看“群体生理” 1.生物的生理活动,其物貭基础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格值模型的初等扩充和初等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复兴 《科学通报》1982,27(5):264-264
本文在文献[1—3]的基础上证明了当值格适合某些条件时,格值模型理论中的强升降L-S-T定理,引进了初等子模型概念,用以推出Robinson模型完备理论的几个充分必要条件;本文还证明了“初等链定理”,并应用“初等链定理”证明了相应的Robinson和谐定理、Craig插值定理和几个“保持性定理”。  相似文献   

17.
赵松年 《世界科学》1989,11(4):12-14
突变理论(Catastrophe Theory)是新近诞生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一门迅速发展而有重大理论与实际意义的学科。著名的法国数学家R.汤姆(R.Thom)于1972年在《结构稳定性与形态发生学》一书中,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突变理论”,从而引起国际学术界广泛的注意,著名的数学家E.C.齐曼(E.C.Zeeman)等人将这一  相似文献   

18.
武高 《科学通报》1957,2(1):32-32
1957年,科学出版社將出版科学期刊90种,其中有18种是新創刊的或复刊的。在新創刊的期刊中,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编輯的“力学学报”(季刊)、中国电子学会主编的“电子学学报”(半年刊)、中国农業机械学会主編的“农業机械学报”(半年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編輯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季刊)等。此外,中国生理学会为了介紹国內外生理科学最新的研究成就,还將创刊综合性的学术刊物“生理科学的进展”(季刊)。  相似文献   

19.
钟补求 《科学通报》1962,7(11):35-35
自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殷宏章同志提出了“群体”和“群体生理”的概念之后,至今已有很长的时间了。中间虽经多方面讨论,然而仍无定论。我们也有一些看法,兹在此提出,希望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20.
张致贵 《科学通报》1986,31(9):671-671
松柏烯是一种十四员环二帖烃化合物,它的衍生物或异构体大多数都有强烈的生理活性。国内外对它们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最近,日本的加腾忠弘报道了人工合成“Cembrene”的研究。苏联的等人报道了“Cembrene”的氧化性质研究工作等等。本文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