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语和谚语是一个民族化与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人民大众口头语典范的实寻。由于习语、谚语这一口语性质,他们的遣词造句特别讲究韵美和声律美,以使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读易背。本着重分析英语习语与谚语的节奏、韵律形式以及由此而的美感和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诗和儒者宣扬的道总是在分分合合。到宋代理学兴起,理学家和诗论家对诗和道实际也多持分离的观点。到明初陈献章才鲜明提出了融合诗、道的"至人立至言"理论,以不放松要求的各种审美要素的诗歌实践咏写"自得"的悟道境界,并具有较高的诗艺品质,从而在诗歌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的本质实际上是由形态的内在力决定的,即形式美法则,是形式要素的核心内容。它包括,比例、尺度、节奏、韵律、肌理与质感等多方面。形式是造型要素组合构成的,因而构成这些造型要素的前提条件是要具备形式美法则。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以诗而闻名,其实,他的散文成就不在诗之下.他的散文数量大、发端早,意象独特,舒卷自如,自成一体;情感浓郁,意境幽远,节奏明快,行文洒脱,开一代风气.  相似文献   

5.
五七言诗的起源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且至今仍然悬而未决的问题,古代学者多为“诗骚派”,现代学者多为“民歌派”。但从文化背景来考察,《楚辞》、“骚体诗”、《楚歌》是促成其产生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原初楚声音乐与《今有人》所属的相和歌存在密切联系;二分节奏的楚辞“九歌”句型“○○○兮○○○”,通过对“兮”字的置换、改用叠词或联绵词、在“兮”字之前某个位置增添一个字等三种途径,实现向三分节奏的“○○/○○/○○○”七言句型的转换;楚辞体中的另两种句型“〇〇〇〇,〇〇〇兮”、“〇〇〇〇兮〇〇〇”,也是产生七言诗句的渊薮。七言诗源于楚辞体,可以在张衡《四愁诗》、曹丕《燕歌行》等早期七言诗的形式特征及其演进发展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7.
<正> 盆景是园艺学、美学、文学相互融合的造型艺术。植物盆景瓜子金已有三十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势、老、雅、风度翩翩的特点,她树冠张开,枝茂叶盛,有疏有密,层次分明,树体变化有诗一般的韵律及节奏感。近几年多次获奖,现将盆景成型  相似文献   

8.
诗词教育是对传统诗教的新的超越。历代诗词吸纳、熔铸汉语言学的精华,是学习汉语和培养语能力乃至不断提高语修养的最好的教材。造就现代化人,建设语生态明正是诗词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的汉语语音合成的波形拼接合成方法中,没有考虑前后音节的声学影响,导致在音节连接处出现协同发音的低质合成,这大大降低了合成语音的自然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根据汉语语音韵律特征的研究,通过修改音节的韵律特征参数,实现音节之间韵律特征参数波形拼接平滑过渡的算法.实验表明本方法的有效性,其语音合成的自然度更高,对...  相似文献   

10.
《漳州师院学报》2018,(1):52-57
宋代赵彦卫对唐传奇文本表现出的"史才""诗笔""议论"叙事特征的总结,一直影响着后世人们对唐传奇的叙事艺术的讨论。许多论者都从这三个方面,来讨论唐传奇作为文学体裁的小说文体的形成与独立。但"史才""诗笔""议论"却并非是小说叙事不可或缺的叙事方式,从中国小说叙事发展史的角度来看,随着小说叙事的成熟,"史才""诗笔""议论"的叙事方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实,唐传奇中"史才""诗笔""议论"并存,表现的是中国小说叙事还不成熟时期的特点,它们的存在表明了小说文体正努力从对其他文体的依附中独立出来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