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律体的形成历来有不同的说法,而对于律体的标准,学人则大多以王力的《汉语诗律学》为准绳。通过对初唐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中有关声律问题的探讨,可以了解律体是怎样形成的,由此明确初唐定型之律体与其前后律体之不同,并阐明"律体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正>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核心是一个"变"字。文明之变、发展模式之变、世界格局之变、科技与产业之变……这些对于中国的科技创新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谋划中国创新应对之策,不能仅就科技看科技,既要遵循科技规律,又要立足需求驱动,以全球视野、时代眼光、历史经验、国家目标来观察和分析。"2019年6月29日,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和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如是说。关键在于基础能力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对屈原、陶渊明、杜甫三大诗人的研究表现出他对美学与艺术的深层思考。《屈原研究》重点分析、揭示屈原的高尚人格与悲剧精神;《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主要着眼于陶潜真实自然的个性;《情圣杜甫》突出肯定杜诗爱民的炽热情感以及情感对诗歌创作的重要作用。它们表现出梁启超文学观念的新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绝句为汉语诗体中最短的形式,但却形短意长;认为绝句乃截半首律诗而成的“截句说”仅着眼于格律形式,从所包孕的内涵来说,绝句的言短意长不能靠截取获得;绝句继承楚赋以赋法寓讽谕;绝句通过暗示以少胜多;绝句通过主观视角寓言外之意;绝句通过表层叙事表达深微的哲理。  相似文献   

5.
拗字格法,由唐代的杜甫到宋代的黄庭坚,逐渐成为律诗创作中极为重要的格法之一。方回在前人创作及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在《瀛奎律髓》一书中对其专门总结研究,并以此为纽带建构杜甫与江西诗派之间的关系,以此为武器批评宋末元初盛行的晚唐诗风。  相似文献   

6.
"词中杜甫"说不是王国维的"专利",周邦彦不是唯一的"词中杜甫"。被誉为"词中杜甫"的宋词人还有柳永、苏轼、辛弃疾、姜夔、刘克庄、吴文英、王沂孙、张炎,清词人则有陈维崧、蒋春霖、郑文焯等。宋人只以柳永比拟杜甫。"词中杜甫"说主要是清人推尊词体观念的体现,多是论者对所推崇词人的最高评价,实质上是为自己词学理论服务。"词中杜甫"的价值和地位多是"层累"地造就的,对其"身份确认"多不是基于事实的客观陈述,而是基于目的性的主观价值评判,有"片面的深刻",但往往远离史实和原生态。不同时代的词论家有各自心目中的"词中杜甫"。此说只有一定角度和程度上的合理性,其中以辛弃疾、周邦彦比拟"词中杜甫"合理性程度最高。应从不同角度综合评价此说。  相似文献   

7.
《花间集序》中所批评的对象是在宫体诗的艳情色彩影响下,北里娼妓口中所唱出的,产生于坊曲里巷乐工妓女之手的歌辞。"言之不文"是说其没有文采,"秀而不实"是指处于词体初期阶段,还未成熟。花间集序的主旨是通过对歌辞的历史发展过程之勾勒和描述来为花间词寻找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认为花间词要继承的是歌辞文采上的精美,音乐上的和律,功能上的娱乐性;要创新的是用相对文雅的文人词来对鄙俗的市井之词进行"雅化",这种雅化是相对的,是进士文化和市井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从单纯的"娱宾"到"娱宾"、"遣兴"并存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漳州师院学报》2022,(2):55-60
中日学界对仇兆鳌《杜诗详注》的评价往往毁誉参半。将清代以来学者对《杜诗详注》的褒贬之词进行梳理,并进一步结合其成书背景及相关文献考察这些评价允当与否。可知,诸家对《杜诗详注》价值缺陷的指摘有失公允,有必要重新对相关诋毁与称誉重新审视:一是针对《杜诗详注》的引文中含有仇氏杜撰成分的说法,其实,同时代的注释书几乎都存在更改原文的地方,而在明清时期改字解杜风气盛行的背后《,详注》的引文本身也极有可能已经被改字了;二是针对《杜诗详注》的注释含有冗赘、画蛇添足的要素之说,特别在音注方面,之所以令读者感到冗长乏味,与作者本着诲人不倦的启蒙原则是不无关联的;三是针对《杜诗详注》中仇氏频频将其出生地域的发音视作杜甫的中古音的发音的情况,无疑属于仇氏的注杜之失,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杜诗详注》中存在的大量音注又为我们了解当时所在地域的发音提供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张元济的诗     
张元济是一个出版家、版本目录学家,同时,他又是一个诗人,尤擅长绝句。张元济学养深厚,思想独立,既主动吸纳新文化运动中的外来新知,又看到民族虚无主义的自卑、自虐、自戕之不可为。因而他的绝句,一破泥古不化、拖残守旧之樊笼,尽去陈言,很少用典,内容美新,感情深挚。直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心系民族前途,迈出时代步伐,为传统诗充实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漳州师院学报》2021,(1):71-80
杜诗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杜鹃行》即十分典型。关于《杜鹃行》一诗的意蕴,历来众说纷纭。必须通过对前人注解的认真爬梳,结合杜甫行迹、创作背景、历史事件,并细读文本,分析句法,才能揭示出此诗寓意。诗人受到鲍照的影响,将杜鹃拟人化处理,以委婉的笔触暗示肃宗不孝,对玄宗晚年境遇表示出同情与惋惜,同时对玄宗在安史叛军入京前的仓皇出逃、抛弃宗室子女的行为也表示出不满,在对杜鹃的吟咏中寓有深沉的寄托。此诗不仅是杜诗拟人化书写的典范之作,也进一步凸显出杜甫"诗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根据2004全国第1次经济普查数据,用主成份分析法,构建了一个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对嘉兴制造业内部30个行业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15.
赠与合同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赠与合同的法律性质及与之相关联的撤销赠与的条件和法律后果、受赠人范围等问题,必须依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得到准确解释。赠与合同采诺成合同说才符合合同法的立体本意,而且合同法规定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的同时,赋予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权,与实践合同说特殊途同归。此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纳入受赠人范围。  相似文献   

16.
运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对我院体育专业男生短跑运动成绩的提高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探讨其内在联系和科学规律,为短跑教学与训练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7.
小麦-黑麦代换系间杂交后代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小麦-黑麦5R/5A二体代换系与6R/6A二体代换系间杂交,观察子二代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分析染色体并常行为及其与染色体易位的相关性。由于减数分裂是高等生物形成生殖细胞的时期,因此,是染色体变异的敏感时期,又是将变异传递给子代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单价体、多价体、落后染色体、微核等染色体异常行为,这些现象会影响染色体配对、交换,对研究染色体易位的形成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哲学指导生活,规范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哲学对社会的指导与规范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哲学的分类也越来越明晰。当前条件下,哲学分为技术哲学与科学哲学两大门类,两者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是哲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当前形势下,探讨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关系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不同稻作区蜘蛛群落组成与分布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中国水稻所的“中国水稻种植区划”分区系统,按水稻分区研究了蜘蛛群落组成及其优势种的地理分布特点。在全国六大稻作区内设82个样点,以水稻抽穗期作一次性调查,所获标本经鉴定,计有21科,74属,163种,优势种蜘蛛8科,12属,26种,稻作区及稻作亚区之间,蜘蛛及其优势种蜘蛛科的变化不大,属的变化明显,种的变化最明显,稻作区蜘蛛及其优势种类群,总分布趋势是从南向北逐渐递减,其中种数最多的亚区为“Ⅰ1,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Ⅱ2,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Ⅲ2,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最少的亚区为“Ⅴ1,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Ⅴ2,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与“Ⅲ3,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