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游两度仕闽。第一次为初入仕途的得意时期,诗作以轻快、清新为主调,豪壮之气,阔大之境,初露端倪。第二次系由蜀中东归之后,是一生中情绪最为低迷的时期,虽爱国热忱未减,但已由豪快转为苦闷抑郁,呈现出一种"外冷内热"的特色,诗作因系处于一个创作高潮之后,少有新的突破。诗人第二次仕闽时期的苦闷带有时代的悲剧性质。  相似文献   

2.
陆游生于靖康之乱发生的前一年,适值赵宋朝廷与金人冲突不断的南宋前期。他的一生都以抗金救国、恢复中原为职志。但南宋偏安以来,当权者苟安求和,而主战派的陆游也因此得不到重用,壮志难酬,令他悲愤不已。身处乱世,满怀民族自尊与爱国热情,且又具备军事与政治才能的陆游,之所以会遭受排挤,追根究底,全然是因为他的政治理想与最高统治者的实际作为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但是,无论顺或逆,陆游始终关心时事政治,秉持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无论得或失,他始终忠诚于国家。所以,陆游的诗歌常充满着政治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交织着胸怀壮志却英雄失路的痛苦与悲愤,体现着深挚的忧国忧民情怀。在陆游的闲适词中也时常流露出徘徊于仕与隐之间的心理矛盾。为了消解他人生所面对种种无可奈何之境,陆游常借助梦的意象和引前代之仁人志士以自慰自解。  相似文献   

3.
胡先骕诗共有700首。从学宋诗入手,步踪同光体沈曾植、陈三立、郑孝胥等。汲取多家,入而能出,自成一家。其感时诗反映军阀混战、日寇入侵、二次世界大战的动乱世局,见其赤子之心与中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感兴诗以静观动,即目会心,在万物生机中悟得天人合一的境界。对老庄、儒学、佛禅学说的涉猎、汲取而成为作诗“心源”;述怀诗纵横议论,发挥其对古往今来时空的卓识,对宇宙、人类社会、中外历史、种族、政体、宗教提出疑问并予以解答;集中以纪游诗为最多,不同名山,各呈特征,布局各具匠心。咏物诗有将万物牢笼于篇幅中的笔力,如《水杉歌》被誉为亘古未有的科学诗,内涵丰富,意境浑涵。其诗气骨开张,苍雄雅健,主要师法杜、韩;讲求炼字与句法,得江西诗派之奥妙。既重传统,又以雄厚魄力摄入哲理乃至科学知识,兼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为一体。胡先骕是在同光体嬗变时赣派中承先启后的一大家,在二十世纪诗坛上足可独张一军。  相似文献   

4.
鲍照是刘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前人关于鲍诗之研究,多是集中在鲍诗的艺术创新、成就及影响等方面,而从美学的角度去探索鲍诗者甚少。事实上,鲍诗无论在用词与意象、句式与结构、主题与内涵以及情感与气势上,都充溢着大气、刚健、凌厉、雄奇的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5.
李觏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坚持儒家传统的功利主义的文学观。他推崇韩柳文章李杜诗,批评西昆体之流弊,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者和领导者持论相同,立场一致,指出了宋代文学发展的正确方向,李觏是一个履行修正、学风严谨的学者。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建树和贡献,大于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相似文献   

6.
刘禹锡通过诗歌酬唱、学习效仿、缅怀悼念和编著遗稿等方式传承和宣扬着柳宗元的诗歌。在中唐时代,由于柳宗元的“文名掩其诗名”,刘禹锡不仅是柳诗在当世为数不多的传承者之一,也为柳诗在宋代接受高潮的到来作了早期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的赋诗、言语引诗 ,展现了诗、乐、舞、礼由合而分的演变过程。春秋时的赋诗 ,既反映出诗与礼、乐、舞的统一 ,同时也呈现了诗在演变中与礼、乐、舞的分离。春秋盛行的言语引诗是诗与礼、乐、舞走向分离的产物。这一演示过程呈现出中国早期诗歌的礼用本质。孔子的《诗》论 ,与春秋赋诗、言语引诗体现出的诗学观念是一致的 ,它较为全面地阐发了以礼为核心的《诗》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论博耶的学术观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内斯特·L·博耶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种新的学术范式,并对"学术"重新进行了界定,确认学术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基本方面,即探究的学术、应用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在大众化背景下研究博耶的学术现.无疑会有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惠特曼对近代诗歌的冲击与影响不亚于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他超凡脱俗地对长期沉淀着西方文化的意象进行更新,从而形成了世界近代诗歌史上强烈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休闲观,其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直接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包括人所组成的群体和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其自身生命和精神的和谐三个维度。这三方面和谐的统一与最终归宿,就是人在一个现实社会中生存的和谐,也就是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激扬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是陆游诗歌的主旋律。但诗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政治外,《剑南诗稿》的内容多姿多彩,其中,讨论医药及养生保健的预防医学,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可惜世人多有忽视。陆游自称"三世传医久,事历百年中"(《即事》),出生于具有浓厚医学文化的家族中。他在《剑南诗稿》中,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思想,表现了自已对医学及养生保健事业的巨大热情,从而为人们的养生保健及益寿延年,从正反两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迪,具有现代的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陆游同时又超越了具体的医疗技术层面,升华到医德医道的哲学层面,体现了诗人的济世思想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陆游平生喜饮酒,喜写酒,其近万首诗中写到饮酒者有将近3000首,为古诗人中写饮酒第一人。陆游饮酒、写酒的文化行为,远继其家乡古越绍兴之遗风,近承盛唐诗人之豪雄,在宋代独树一帜。陆游咏酒诗内容极丰富,但爱国之情和忧时之念是其核心和主旋律。陆游饮酒行为和咏酒诗有四大特征:狂态,激情,豪气,理性。陆游饮酒作诗向盛唐回归,主要学习的是李白、杜甫和岑参三家。  相似文献   

13.
卢照邻是"初唐四杰"之一,其现存诗文中,始终充溢着忧愁悲苦的孤独寂寞之气。通过对其诗歌用韵情况进行统计,并与《广韵》进行比较,得出其诗歌用韵特点,即卢照邻诗歌用韵中同用独用与《广韵》中同用独用基本相同,且卢诗严格遵守四声分押,韵摄之间界限分明,没有跨摄押韵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陆游生于兵荒马乱的北宋末年,活动于偏安江南的南宋时期,一生与战争动荡相终始。书香门第的文化熏陶,以及儒家价值体系的浸润涵化,构铸了陆游欲由"内圣"而"外王"的生命基型,但生不逢时的困窘,注定了其生命难解的困结。大学八日揭示了"内圣外王"的价值体系,以陆游之生命经历为考察对象,可探讨儒家"内圣外王"理想的可欲性(desirability)及其实践上的困难性。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学界最重视的是他的小说和散文,对他诗歌方面的研究很少。其实,郁达夫的旧体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且影响了其小说和散文的创作。  相似文献   

16.
庐隐在"自我小说"中塑造了一批焦灼苦闷的女性知识青年的形象,这是她困惑、彷徨的主观情感的反映,因为她不能不受限于一个全新的无名、无语的生存与文化现实.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知识分子形象,有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旧式知识分子,有在新文化运动中觉醒了的新一代知识分子,还有觉醒了的女性知识分子,表现了他对这些知识分子前途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陆游的文学世界是一个博大而纷繁的地理意象世界。具体来说,有地名意象、地形意象、地图意象三个层次。地名意象,一端连接着个人功名,一端连接着偏安王朝的文化怀乡。地名意象以回忆、梦想,甚至是白日梦等想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地形意象则通过迁都观、军事观得以表达;地图意象则折射了陆游的王朝地理情怀。作为时代精神的代言人,陆游的地理意象传达了南宋王朝的政治隐喻,也从而印证了空间是社会化的产物、是权力的伴生物这一后现代地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19.
仇兆鳌注释杜诗,尤关注诗体之发展变化,其对绝句的艺术认知较之于明人有很大发展。元明时期,由于拘于绝句"截律"说,对绝句格律要求甚严,仇兆鳌则认为绝句源于汉魏古诗,声律不必绝对化;但亦认同律变之绝句,并为律变绝句命名;他一反前人对杜甫绝句的否定,从文学发展史角度肯定了杜甫改变绝句风范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