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鹏运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词坛推为盟主,在词学史上地位崇高。当前有关王氏的研究,大多偏重其整理、校勘及刊印词籍方面,词作部分则明显受到忽略。其实王氏著述繁富,除了学界所熟知之《半塘定稿》及《半塘剩稿》外,尚有《四印斋词卷》(袖墨集、梁苑集、中年听雨词)、《梁苑集》、《半塘乙稿》(袖墨集、虫秋集)、《半塘丙稿》(味梨集)、《半塘丁稿》(鹜翁集)、《半塘戊稿》(蜩知集)、《半塘己稿》(校梦龛集)、《半塘辛稿》(南潜集)等别集;与友朋酬答之作,则有《薇省同声集》、《庚子秋词》、《春蛰吟》诸集,以及与龙继栋唱和之《王龙唱和词》;另有《和珠玉词》、《子苾词钞》,乃是与况周颐、郑文焯、张祥龄联句之作。根据笔者多年搜寻,除《南潜集》不知所踪外,其馀诸稿具在,且《袖墨集》共有四种,《梁苑集》、《校梦龛集》各有二种,版本情况甚为复杂。本文综论各集概况,统计各书收词之数量,分析四种《袖墨集》、二种《梁苑集》及《王龙唱和词》等集收词之异同,并就王氏词集之相关问题详加考辨。  相似文献   

2.
《全明词》填补了词史文献的空白,其文献价值与学术意义不言而喻。但由于明代文献繁杂,因而遗漏了相当数量的词作。周明初、叶晔进行了大规模的补遗工作,编纂了《全明词补编》,但同样存在失收词人词作的问题。本文辑补《全明词》及《全明词补编》未收词作38首。  相似文献   

3.
赠答送别之作是纳兰性德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题材的词作,因其词风有激切悲凉与抑郁哀伤之不同,可区以别之,分为两类.这些作品充分地体现了纳兰性德词多愁善感、尚友重交的品质,而这是与词人颇为独特的世界观以及个体性情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夏承焘《瞿髯论词绝句》以传统的以诗论词的形式,评骘词人之创作,实可视为一部论述自唐代敦煌词到晚清词之源流正变的简明词史。从中也可窥见夏氏作为词史研究者与词人的词学观。夏氏以敦煌曲子词为词的起源,强调词的民间起源;同时将词与国风的传统连接起来,明确地体现出诗词一脉的词学观。在词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也更强调前者,认为对词作之高下的评判,当以反映社会生活之深度和广度为标准,并以此来贯穿整个词史。这一观念,就词学史而言,体现出一种革命性。实际上是沿着常州词派推尊词体的思路,但持论更加谨慎有据,且主要着眼于内容和境界,不同于常州派主要着眼于兴寄的表现方法上。  相似文献   

5.
《漳州师院学报》2022,(4):51-58
郭则沄的词学观主要体现在其词话著作《清词玉屑》中,与清朝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联的词作,郭则沄此书都乐于择取。在历史事实的叙述或评论中,郭则沄的史识确有独到之处,其史识有大、深、透的特征。与同乡前辈谢章铤主张作词学苏轼、辛弃疾不同,郭则沄欣赏的是姜夔、张炎、王沂孙等词人的词作,认为即使反映重大时事的词作,也要做到融化无迹,更要做到托感遥深。其词多咏物、社课、游览、赠答、次韵之作,都着上一层清遗民的底色,寄托他的忠君恋阙的旧梦以及对现实的悲感。郭则沄擅长用思力作词,情思被隐藏在清词丽句中,较少有词能让我们获得直接的感动。郭则沄词几乎不直接写现实中的重大时事,词量显得有些不足。其词作取向偏离了《清词玉屑》中的史识追求,主要是词坛风气影响所致。郭则沄词风高度一致,即雅丽清婉,少有例外者。  相似文献   

6.
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反对词中隶事(用典),对代字深恶痛疾;对于化句式的用典,却表现得颇为宽容。在词创作实践上,王氏对事典和代字的使用虽有所节制,但并未达到《词话》所倡“不使隶事之句”与“忌用代字”之高标;大量化用前人诗词之成句,则是《人间词》创作上一大特色。王氏主要基于其以康德、叔本华哲学为根柢的“境界说”理论体系反对用典,其晚年的词作,与这种词学用典观已经完全异趣。  相似文献   

7.
姚燮的《疏影楼词》和《续疏影楼词》抒写了他的两种不同心曲。《疏影楼词》中的闲放、闲冶、闲愁是青年姚燮在社会尚处承平时代生活和心续的写照。《续疏影楼词》中的凄苦、悲凉、颓丧,是中晚年姚燮在社会极荡转型时期情怀的释放。姚燮的两种心曲代表着与之同时代的主要传统士在社会承平和极荡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姚燮的两种心曲,对帮助我们认识鸦片战争后晚清知识界的状态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邹祗谟是清初词坛上的重要词家,其《丽农词》被孙默刻入《国朝名家诗馀》,与王士祯合编的《倚声初集》是研究清初词学的重要文献,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而且对于清初词学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倚声初集》学界已多有探讨,而邹祗谟的生平创作及其在清初词坛的意义,学界却少有论及,本文仅就这些方面略试探讨,希望能弥补这一不足。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人间词话》对纳兰词的评价使其达到了整个清代的顶峰,然而还原到晚清王国维之前,通过对纳兰词刊本和相关选本的分析,可以看到,纳兰词在清中叶已经淡出词坛视野。通过分析纳兰词在晚清词学理论和词创作中的接受情况,可以发现晚清词坛是建构纳兰词文学史地位的关键时期,建构的方式是创作和理论并行。同时,纳兰词也影响了晚清词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夏氏在诗词艺术上有早熟的特点,早年风格绮丽,其词体创作开始形成个人风格是在西安时期,自觉将自己的创作转向以辛弃疾、元好问为代表的一派。夏词风格与境界的进一步发展是他在严州中学任教的桐庐时期,这一时期他比较自觉地学习白石、碧山一派,创作充满了江湖情调、写景清空入神的山水词。抗战时期到四九年解放之前,是奠定其在当代词坛重要地位的关键时期,创作出一种将家国时事之忧与山水风光奇特地结合在一起的词风,代表了夏词艺术的成熟。部分词作采用传统的婉约体与比兴的方法,每以男女离合之事来委婉寄寓抗战时期一些离合浮沉的人事。解放后至文革开始之前,创作一系列高歌猛进的作品,艺术成就还是相当高的,继承了辛陈的风格,同时也接受革命浪漫主义的新美学的影响。文革中受冲击之后的创作,恢复了早年吟咏自适,从容淡定的风致,在艺术与思想感情上都富有老境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