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成因背景,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灾害动态评估的要求,运用GIS技术建立了湖区洪涝灾害损失评估系统.为湖区防洪、抗洪、防涝等行为提供辅助决策, 以至最大限度的减少湖区洪涝灾害损失,对发展湖南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干旱灾害是澂江县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都给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制约激江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该文通过分析干旱的影响因素,研究不同季节(时段)不同等级旱情的划分,总结干旱出现的概率,有针对性地提出抗御干旱灾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干旱是我国自然灾害中发生最频繁,最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当前已有学者对我国明清时期华北、华中、江南地区的干旱灾害进行较多的研究;而关于河南省的干旱灾害的研究,尤其是干旱灾害等级的划分标准和时空变化特征仍鲜有报道.基于此,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河南...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成因背景,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灾害动态评估的要求,运用GIS技术建立了湖区洪涝灾害损失评估系统。为湖区防洪、抗洪、防涝等行为提供辅助决策,以至最大限度的减少湖区洪涝灾害损失,对发展湖南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十分丰富。由于人类过度地开发利用。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湿地生态功能价值受损,对湖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制约了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恢复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好湿地资源,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区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利用潜力巨大.概述了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基本情况、生态系统分类及评价,并对湖区湿地生态退化进行了分析,认为湿地存在泥沙淤积严重、水质污染加剧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问题,最后就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区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大部分集中于以岳阳为中心的东洞庭湖风景区,而以益阳为中心的南洞庭湖和以常德为中心的东洞庭湖区域的旅游资源的开发非常有限。故从“大洞庭湖”的角度出发,应以整个洞庭湖区旅游资源为对象,综合考虑湖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对整个洞庭湖区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同时提出优化空间布局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环洞庭湖区拥有极为优越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较好的社会经济基础,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区。为促进湖区社会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宏观战略是:实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空间组织的优化调整,走湖区社会经济一体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五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明确了影响洞庭湖区晚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播种量(X1),2.1叶期喷施效唑(X4),移栽叶龄(X2),分蘖期施纯氨(X5)等,建立了五元二次目标函数模型,提出了适应洞庭湖区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的五套优化综合配套技术,探讨了二因素对产量影响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0.
于秀丽 《科技信息》2007,(36):203-203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该区干旱灾害频频发生,对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该区旱灾的原因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对白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给予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新石器文化遗址与古环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洞庭湖地区丰富的古文化遗址为研究历史时期环境演变提供了条件。洞庭湖在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呈现深切河谷与零星洼地湖泊共存的河湖切割平原景观。进入全新世暖期,人类活动开始在洞庭湖平原周边地区频繁出现;大溪文化时期人类已在平原湖区中部开始渔猫活动;屈家岭文化时期人类活动从洞庭湖平原中部退出;龙山文化时期人类文化活动遗址向湖中推进,湖泊三角洲有所发展。商周至秦汉时期,洞庭湖三角洲平原发育,河间洼地湖泊、沼泽形成。魏晋以来,特别是长江分流入洞庭,导致了洞庭湖的迅速扩张,19世纪以后,由于大量泥沙入洞庭湖及人类围垦,使洞庭湖迅速淤浅,湖泊面积锐减。  相似文献   

12.
从洞庭湖水资源、生境的变化、人为因素的干扰及外来物种的入侵破坏等方面探讨退田还湖对洞庭湖湿地鸟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洞庭湖湿地鸟类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区要实现区域崛起,就要以常德、岳阳、益阳三市为主体,打造具有国际品质的洞庭湖绿色经济示范区。打造洞庭湖绿色经济示范区,是洞庭湖区域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具有重大的意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打造洞庭湖绿色经济示范区,要加快形成区域城市的独特优势,加强区域城市之间的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发挥三峡水库对洞庭湖防洪的有利作用,缓解其对湖区湿地水文条件的影响,采用水文模型对城陵矶河段的洪水进行情景模拟,并分析了3口洪道的分流现状以及三峡水库运用后荆江防洪的泄流要求.结果表明,进一步提高洞庭湖的蓄洪功能、保护3口洪道的分流能力,仍是实现长江中游防洪安全的必要条件.由此,结合湖区城镇、产业分布与自然地理条件,按"人类活动集中区—扩大蓄洪区—蓄洪区—自然湿地"的梯级层次提出了划分洞庭湖湿地区域的框架.  相似文献   

15.
基于MODIS遥感影像数据的洞庭湖蓄水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洞庭湖为研究对象,应用MODIS遥感影像、水位以及湖底DEM数据估算洞庭湖蓄水量.根据水体在近红外和红外波段的吸收特性,通过对MODIS数据NDVI指数和NIR波段分别设置阈值的方法来实现对洞庭湖水面的动态提取.根据洞庭湖流域各水文/水位站的水位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得到洞庭湖多个时段的水位空间分布.结合洞庭湖水面提取数据、水位插值数据和湖底DEM,估算洞庭湖蓄水量,并以此初步分析三峡截流前后洞庭湖流域的水文响应.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有效实现对洞庭湖蓄水量的估算,计算得出的水面面积、蓄水量有明显的相关性;洞庭湖蓄水量与城陵矶水位呈现明显的3次曲线关系,截流前后3年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分别达到了0.915和0.928;截流后三峡工程调蓄功能初显,连续3年洞庭湖汛期累积水量占全年水量比重减小;与此同时夏末秋初三峡水库蓄水,下泄水量减少加剧了2006年洞庭湖流域夏秋连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唐代文学对洞庭湖的描写,有很多涉及到洞庭湖的一些神话传说,或者是把这些神话传说融入到诗歌的咏唱之中,或是直接以神话传说为创作题材,从而表现出洞庭湖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这些神话传说,是形成地域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用历史的眼光透视洞庭湖文化,探究洞庭湖神话传说故事的源流,对我们理解洞庭湖这个地域文化主体,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态退杨对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生态退杨”政策实施前后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综合分析洞庭湖区景观格局总体变化特征,为洞庭湖的景观格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Dongting Lake, locat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is regarded as a lake during the water swelling period and a continent in the ebbing perio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Gorge Dam has influenced the water level of Dongting Lake and the growth of wetland macrophytes in the area. In this study, the growth of main species of wetland macrophytes, such as Carex and Phragmites at Dongting Lake, was observed, and the hydraulic gradient,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dominating the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wetland macrophytes, was also studied at six stations in Dongting Lake area and the effect of the Three-Gorge Dam construction on the growth of wetland macrophytes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19.
Dongting Lake,locat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is regarded as a lake during the water swelling period and a continent in the ebbing period.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Gorge Dam has influenced the water level of Dongting Lake and the growth of wetland macrophytes in the area.In this study,the growth of main species of wetland macrophytes,such as Carex and Phragmites at Dongting Lake,was observed,and the hydraulic gradient,one of the main factors dominating the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wetland macrophytes,was also studied at six stations in Dongting Lake area and the effect of the Three-Gorge Dam construction on the growth of wetland macrophytes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三峡水库消落期不同出库流量与洞庭湖定居性鱼类产卵生境加权可利用面积之间的关系,选取水深和流速作为定居性鱼类产卵生境的关键影响因子,建立生境适宜性曲线,基于物理栖息地模型定量评估鱼类产卵生境适宜性的空间变化特征,并量化鱼类产卵所需的适宜生态流量。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消落期增加出库流量对洞庭湖的水位及流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对东洞庭湖的影响明显,对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的影响较小;随着三峡水库出库流量的增加,湖区定居性鱼类产卵生境的加权可利用面积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不同湖区的加权可利用面积变化趋势及对三峡水库出库流量的响应情况具有显著差异,东洞庭湖定居性鱼类产卵生境的加权可利用面积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南洞庭湖加权可利用面积总体增长幅度不大,呈现双峰曲线,西洞庭湖加权可利用面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定居性鱼类产卵生境的适宜生态流量范围为18 500~24 500 m3/s,最适宜生态流量为22 500 m3/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