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小学上下学时段道路交通的拥堵现象已成为城市机动化过程的普遍问题.论文在2009年江门市区交通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造成中小学上下学交通拥堵的原因,提出了以交通规划为主线的多层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交通拥堵是绝大多数城镇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为代表的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尤其突出,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该文基于北京市1995—2015年的城市发展、交通需求、交通供给的18项基本数据和实时调查的交通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给出了交通改善的长期应对策略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主城区由于受河谷型狭长带状城市布局特点的影响,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城市交通系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堵已由城市蜂腰地带逐步扩散至主城区整个道路网,拥堵时段也由高峰小时向平峰时段蔓延,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兰州市城市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分析了建设轨道交通将对未来兰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布局、交通结构改善、减少交通拥堵等方面带来的作用和效果,指出尽快建设轨道交通将会有效缓解主城区的交通压力,有力促进兰州城市的发展,有望成为兰州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引言当前,由于城市道路网交通负荷逐渐加剧,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状况日渐突出。摆在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的急迫任务,就是设法解决直接影响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交通拥堵问题.在大城市,城市快速路的交通流应急剧下降,快速路的功能遭到严重破坏,交通拥堵的频次和持续时间,几乎到了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实践表明,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通过对快速路出入口交通渠化的科学设计,来保证快速路出入口的交通安全与畅通,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消除交通拥堵的隐患。本文将以图解的形式阐述快速路出入口的交通渠化设…  相似文献   

5.
三亚市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空前繁荣的背景下,大量的城市移民和游客涌入,导致市区内部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城市空间向周边腹地快速无序扩展.为解决城市发展与环境的矛盾,遵循景观生态规划原则,提出从市域、市区两个层次入手,规划未来三亚市的空间结构.市域空间结构组织采用复合指状模式,旨在完善三亚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高效发挥自然资源的生态效应;市区空间外拓采用网络组团模式,以期打造各个组团特色,增加组团间联系,强化不同分区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6.
黄艳国  刘红军  金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9):13083-13089
交通拥堵的发生通常导致道路通行能力的下降和交通瓶颈的形成,对城市的经济和环境造成影响。对此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交通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构建交通指数数据集,进而对城市路网交通拥堵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路网拥堵在工作日和周末存在差异,周数据具有周期性,在空间上总体呈现由点向线再到面的拥堵扩散过程。依据拥堵的时空特征,分析了路网的拓扑结构和流量的复杂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交通优化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交通运行指数数据,针对城市商圈交通,从区间特性、时间维度及时空演变等相关角度对青岛市的交通拥堵状况进行系列特征分析。通过对交通运行指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最具典型的五大商圈。结合五大商圈的特点,分析交通拥堵的时空特征:拥堵最严重的往往是南部沿海地区;交通拥堵大多集中在7:30—9:30,17:00—19:00;并且在工作日与休息日和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不同商圈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通过分析青岛市商圈的拥堵现状、原因及其变化规律,对缓解城市拥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青岛市的城市规划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提出了预测型交通拥堵控制策略的理念. 运用改进的中观交通仿真模型模拟城市交通流的运动规律,采用类似随机动态交通分配的方法对动态的OD进行网络加载,得到了交通状态的预测,从而提前判断交通拥堵的发生,制定相应的交通拥堵控制策略,防堵于未然. 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9.
昆明市区交通拥堵状况及解堵策略的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评估昆明市区交通拥堵的原因及现有的解堵策略。根据社会调查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在对交通拥堵的影响因素中。“行人和司机的行为”影响最大,“城市建设”次之,“公交事业”最小。而在解堵的策略中,“加强交通管理”最为重要,“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次之,而“发展分交事业”较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1研究意义交通拥堵是许多现实网络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现象,其主要表现为网络上交通流的相变,即网络交通状态由自由流变为拥塞态。研究发现,交通拥堵的产生及拥堵程度与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采用的路径选择过程直接相关,同时网络负载量也是引发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路网交通负载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交通拥堵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寻找最佳出行路径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经常遇到的难题。研究认为,解决交通拥堵的主要方法是优化路网拓扑结构和实施高效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一个环保世纪,环境问题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城市交通发展必须遵循这一原则,把发展无污染的"绿色交通"作为基本政策和目标.选择正确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成为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文章解析了城市绿色交通的涵义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以马鞍山市为例,对马鞍山市交通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宏观上论述了实现城市的绿色交通,必须制定完善的政策保障策略和交通方式策略.  相似文献   

12.
依托国家及区域性交通构架,完善地区性通道,强化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的有机衔接,形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互为补充、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建成地区性交通枢纽城市.交通的可达性和便捷度是影响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水运时期城市一般呈现单侧带状和散点状布局,陆路时期则主要呈现星状或块状布局,综合交通时期将呈现都市连绵带的布局形式.丹阳市要实现交通与用地、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分析和研究城市交通复杂网络的特性,对解决城市交通相关问题和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复杂系统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复杂系统研究中常用的几种统计特性和不同拓扑结构下的复杂网络的发展历程;然后从交通流问题、不同拓扑结构对交通网络的影响、网络中心节点、级联失效现象和网络稳定性5个方面分析了复杂网络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对复杂系统在城市交通网络中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浅谈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美丽 《太原科技》2003,(2):19-19,21
自行车在现代城市中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论述了在城市交通中自行车有其他交通工具不可比拟的方便、经济、无污染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提出了市区主干道禁止自行车通行,开辟自行车专用路,完善自行车交通法规等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长沙城市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长沙城市交通的现状,分析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了完善城市路网建设、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加大建设停车设施力度、提高交通参与者素质等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复合交通系统配流模型将区域与路网加以融合,在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土地利用的情况下对交通状况进行分析.但该类模型的简析解通常不能直接获得,而需要通过相应的数值解法来获得.针对复合交通系统的特点,采用了求解固定点问题的分析思想,提出了利用敏感度分析方法的牛顿迭代算法来求算复合交通系统配流模型的数值解.该解算方法的收敛速度快,模型的解算结果稳定,对于城市交通网络的全局规划和评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智能交通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佳措施,而实时准确地交通流量预测则是实现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交通诱导控制的重要依据.针对城市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和交通流的特性,在多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和改进的BP神经网络等三种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的交通流组合预测模型.实验预测结果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为交通流量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策略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健康、持续的发展,采用经典分析架构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框架,分析了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策略的自身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找出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可得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4种策略:最大与最大策略、最大与最小策略、最小与最大策略、最小与最小策略.以西安市公共交通建设为例进行分析,认为西安市应以"最小与最大策略"为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9.
周塔  王勇 《科技信息》2012,(31):120-121,145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以抽象为由公交线路和停靠站点构成的网络,公交网络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复杂网络。本文以扬州市的公共汽车交通系统中的停靠站点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复杂性分析,计算了网络的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度、聚集系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扬州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度分布符合幂律分布,并且具有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和较大的聚集系数。从而证实扬州市公交网络符合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非集计模型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需求预测是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制定交通需求管理(TDM)策略的基础.传统的预测模型多以“四阶段法”为基础,对调查数据进行集计处理,忽略数据所携带的有关出行者行为的个体信息,存在信息的浪费和冗余.依据现代交通规划学理论,在回顾传统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对非集计模型进行深入研究;根据淄博市中心城区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预测居民出行方式分担率.研究结果表明,较集计模型,非集计方法能更好地刻画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