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PP和HDPE的混合物为塑料基体,EPDM为增韧剂,木粉为填料,采用挤出成型法制备了PP/PE基木塑复合材料(WPC),研究了配方中PP/PE比例、EPDM加入量变化对WPC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WPC中PP质量分数的增加,WPC的弯曲模量增加,但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现象;随着塑料基体中EPDM加入量增加,WPC的冲击强度增加,但其弯曲强度和弯曲模薰降低.  相似文献   

2.
不同增容剂对动态固化PP/EPDM/EP 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动态硫化技术应用于环氧树脂(EP)增强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EPDM)体系中,研究了不同增容剂对动态固化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PP(PP-g-MAH)增容的动态固化PP/EPDM/EP共混物是三相结构,即EPDM分散相、EP颗粒分散相和PP连续相.共混物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冲击强度变化不大.马来酸酐接枝EPDM(EPDM-g-MAH)增容的动态固化共混物是“核-壳”复合分散相和PP连续相结构,其中EP颗粒为核,外面包覆着EPDM-g-MAH和EPDM.这种“核-壳”结构变相地提高了EPDM橡胶的体积分数,使得共混物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同时保持一定的强度和模量.  相似文献   

3.
结合碱式硫酸镁晶须(MOS)的阻燃功能,以微胶囊红磷(MRP)为协效剂,制备了无卤阻燃型PP/EP-DM/MOS/MRP共混物,并与PP/EPDM/Mg(OH)2/MRP共混物进行比较;对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热重分析(TGA)及锥形量热器(CCT)测试表明:MOS的阻燃效果优于MH,主要是由于在燃烧过程中形成了稳定致密的碳层,对基材起到了保护作用;提出PP/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动态硫化可进一步提高PP/EPDM/MOS/MRP阻燃体系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4.
对NR/EPDM/PP三元共混体系的硫化剂用量及共昆工艺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别在研究NR/PP和EPDM/PP二元共混体系硫化剂用量的基础上确定了NR/EPDM/PP三元共混体系硫化剂的用量;基于NR与EPDM硫化速度有差异的情况下,选择了五种共混工艺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选定了共混过程中先加入EPDM、再加入硫化剂总用量的50%,然后再加入NR和余下的硫化剂的分段共混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动态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EPDM/PP作为研究对象,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示差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研究了它的织态结构,同时测定了它和PP、EPDM的拉伸蠕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动态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EPDM/PP中,EPDM与PP在亚微观水平上相容,但EPDM分子键没有穿入PP的晶格,PP的结晶度降低而晶型没有改变,EPDM形成分散相、PP形成连续相;EPDM/PP的拉伸蠕变特性受其PP连续相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对聚丙烯PP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共混体系进行了测量.实验研究表明,正电子湮没寿命灵敏地反映了在95—370K温度范围内PP/EPDM共混物的微观结构变化.经分析得到PP/EPDM是两相共混体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石墨/丙烯酸树脂电磁屏蔽涂料制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水溶性丙烯酸树脂为基体,导电石墨为导电填料,通过高速分散制备电磁屏蔽涂料的体系中分别加入曲拉通X 100、OP-10、聚环氧乙烯基醚、阴离子型聚丙烯酸等分散助剂及钛酸酯偶联剂,采用不同共混工艺,希望改善石墨颗粒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能,从而赋予涂料较高的电磁屏蔽效能;采用正交实验法,甄选在本实验条件下的最优导电填料用量、分散助剂及共混工艺.结果显示,该体系的最佳配方为:导电石墨用量为树脂重量的40%,分散剂种类为OP-10,分散剂用量为石墨重量的10%;共混工艺为偶联剂干法预处理;所选用偶联剂对实验影响相当较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美国孟山都公司的热塑性弹性体新品种 Santoprene 系列中三个代表性型号为对象,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循环拉伸试验和红外光谱,研究了它们的组分与结构和性能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共混物橡塑比的增大,EPDM/PP 中 PP相结晶度下降、周期性应力作用下的滞后现象也减小.实验结果还表明,EPDM/PP 在常温下具有很好的耐酸碱性.  相似文献   

9.
官能团化聚丙烯改性Al(OH)3/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用溶融挤出法制备了不同接枝率的官能团化聚丙烯(FPP),研究了FPP对改性的Al(OH)3/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断裂形态的影响,并对FPP在复合材料中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观察到随Al(OH)3用量增加,PP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逐渐降低,断裂伸长率明显降低,FPP加入有利于Al(OH)3/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改善、填料分散和增强填料与基体界面相互作用,尤其在高填料中功效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了白炭黑、滑石粉及高岭土等无机粒子与EPDM弹性体配合对聚丙烯进行填充改性,对各种改性体系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用扫描电镜对共混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采用PP/EPDM/白炭黑配方为100∶15∶15时,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动态硫化EPDM/PP共混物中EPDM交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橡塑比的增加,EPDM/PP中EPDM交联度增加,选择酚醛树脂与硫磺硫化体系,共混体系中EPDM交联度较高,提高共混温度以及加入碳黑,共混体系中EPDM交联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动态硫化PP/EPDM强化增韧机理的动态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力学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EPDM含量的动态硫化和简单共混两种PP/EPDM材料动态力学响应的差异及其特征。结果显示:与简单共混PP/EPDM相比,动态硫化PP/EPDM具有ΔTg小,内耗峰扩宽程度大,低温和室温内耗峰强度高,所处温度低,60-70℃时内耗峰强度发生高低变位,在EPDM相的α转变以下还显示β和γ次级转变等特性。  相似文献   

13.
动态硫化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动态硫化技术制备了性能优良的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TPE)。研究了配比、硫化体系及混炼工艺等对TPE的硫化程度、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EPDM/PP体系各组分材料的流变性能测试表明,两者均为假塑性流体且黏度比大,要比一般聚合物共混物难加工.通过EPDM/PP体系能耗速率数学模型的建立,分析了流场强度、振动强度、相态尺寸、流变参数对体系形态的影响.随着振动强度的增加,共混体系的稳定裕度增大,EPDM为分散相时其粒径必须足够小才能获得高性能制品,改变流场强度和流变参数亦可实现对EPDM/PP体系形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采用PP-g-MAH为相容剂,研究了各组成份对PA6/PP共混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增韧作用及共混物流变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