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代西南民族关系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研究成果颇多,尤其是历史上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研究的比较多。不足之处是大部分研究成果在时空上往往局限于古代(1840年以前),涉及近代的很少,有之,则往往又以政治史为主。至于中国近代西南民族关系史的研究成果就更少,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任一飞研究员、周竞红副研究员所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一书,近期已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正如该所所长郝时远先生在为该书所作序言中所言:“中国的民族关系史是一个延续、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一书中进行(得到)了清晰的背景勾勒和翔实的现实论说。”  相似文献   

3.
由十院校倡议召开,广西民族学院历史系、民族研究所筹办的这次“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学术讨论会”,确定以南方民族关系史为讨论重点,是有道理的。确定这样一个讨论重点,不仅是为了使这次民族关系史学术讨论会,与1981年和1984年分别在北京香山和广州华南师大召开的两次民族关系史学术讨论会在内容上有所区别,更重要的是想  相似文献   

4.
杜荣坤研究员1935年出生,195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多年从事民族研究工作,是我国民族学及民族史学家,在西北民族史、民族关系史以及民族学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并以其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和管理能力,以及正直的人格,被连续聘任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并兼任中国民族团体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副长会、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以及全国民族研究最高学术刊物《民族研究》主编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民族研究学科小组副组长等职。杜先生长期从事民族研究工作,著述丰硕。他曾参加《中国历史地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薈     
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关于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中的主流问题,史学界争论很多,白寿彝同志提出了很有启发的见解,他认力:许多民族共同创造了我们的历史,各民族共同努力,不断地把中国历史推向前进,这就是民族关系史的主流,因为: 第一、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社会生产中的互相依赖,互相支援,对促进历史发展是很重要的。首先,在衣、食、住、行等许多方面,民族关系是很密切的。例如,棉花要从海面上来,从新疆来。马从蒙古来,从西北来,中原人骑马懂得坐椅子,也是跟北方民族学会的。当然,少数民族离开汉族也不行。例如,北方民族、西北民族不吃汉族供给的盐,天天吃肉,不喝汉族供给的茶,这是不行的。日常生活中这类事情很多,这就是互相依赖,互相  相似文献   

6.
研究南诏王室蒙氏的自称和他称,对解决南诏史上一些悬而未决之学术问题,对深化云南各民族历史文化之研究,对加强我国各民族关系史之研究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有关南诏的文献典籍,对南诏王室蒙氏的自称、他称的记载,进行系统整理和初步研究,愿能为认识历史民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罗姆   《科技潮》2000,(6):86-87
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期间,人们对殖民历史纷纷提出质疑。在此之前。殖民主义大国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似乎“忘记”了这样一个铁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育是学生对本国及其他国家形成认识的出发点。所以,尊重事实、正视历史是每个民族国家应有的做法。但日本却因"历史教科书问题"而严重地影响中日两国关系。通过日本教科书审定过程的分析。不难看出日本政府即文部省在教科书的编写和制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佩娇 《科技信息》2011,(6):299-300
中国现代普通教育是在列强入侵,新旧制度交替的复杂时代背景下诞生的。甲午战争战败后中国的普通教育迈入新的篇章。出版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儿童教育的教科书的编写,倾注了历代出版人极大的心血。针对不同的学制,各个出版机构编写了众多小学教科书,采用了不同的字体设计辅助教学。这些字体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小学教科书的质量,本文研究和分析了近代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一批教科书的字体设计,解读其时代特征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代各族人民友好合作是清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民族关系史的基本方面,是我国巩固定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整体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各族人民的亲密团结、互相合作的关系,是长期的,是符合人民的志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的。而清史上各民族之间仇杀,则是次要的而短暂的插曲,是统治阶级中的某些人挑起的,应该记在他们的帐上。研究清代处  相似文献   

11.
<正>历史教科书是传播民族观和历史观的重要载体。民国时期,国家内忧外患,许多有识之士利用教科书开启民智,执政当局也通过教科书灌输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主张,尤其是历史教科书,成为当时影响和塑造国人历史观念的重要工具。抗战历史本是对国民实施现代教育、爱国教育,形塑国民民族意识的重要元素,但受时局和政治立场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教科书对于抗战和整个二战的书写也有差异。而背弃民族大义、与占领者合作  相似文献   

12.
修神话为正史2月23日,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宣布,从今年新学期开始将采用新编初中、高中历史教科书。与旧教科书相比,新版历史教科书修改的内容有两点:一是将韩国青铜器的起始年代从现有的“公元前1000年”修改为“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  相似文献   

13.
近五年来,关于云南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得以深入,发表了一批专著和专题论文。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云南土著民族与外来人口的关系、云南土著民族内部关系以及跨境民族关系等方面。结合社会史、文化学等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进行长时段、整体性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对较小民族的研究也显不足。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藏族和纳西族在历史上有悠久而密切的关系,纳西族《创世纪》中说藏族、纳西族、白族是三兄弟,藏族是老大,纳西族是老二,白族是老三。藏、纳两个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长期的密切交往,也有因封建中央王朝的介入或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冲突而引发的战事纠葛。两个民族在喜马拉雅边缘地区谱写了灿烂的历史篇章,写下了中国民族关系史上意义非凡的一页。如今藏学和纳西学成为举世关注的显学,由于历史上文化的相互渗透影响,苯教和东巴教的研究成为相互缺一不可的交叉学科,唐巴地区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教派的发展、茶马古道上的经济贸易史也…  相似文献   

15.
在中朝关系史研究方面,日本、韩国、朝鲜的学也都取得了令人瞩日的成就,借鉴与吸收他们的学术成果,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订正其错误的学术观点,是中国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中朝关系史译集》从这一目的出发,选译了较有代表性的日、韩学的学术成果翻译成汉,旨在向中国学介绍国外研究的动态,推动我国东北地方史、中朝关系史的研究与发展。因此,《中朝关系史译集》的出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主流依然秉承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精神历史教科书反映一个国家的历史态度。战后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一直不那么消停,除了众所周知的政治因素外,也与学校历史教育自身的性质相关。学校历史教育应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具有正面影响力的共同记忆,体现人类文明的进程和发展趋势,而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对此却面临着两难选择。就前者而言,日本自身的"近代文明"始终伴随着一部对外侵略史;就后者而言,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它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也就是说,日  相似文献   

17.
对新版中师《中国历史》教科书存在的五处错误或不妥进行了更正,以期引起专家、同行对教科书可能存在问题的关注,以便更好地提高教科书的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34日至11月5日在南宁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原教育部推荐的十院校《中国古代史》教材编写组发起,由广西民族学院历史系和民族研究所举办的。出席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汉、壮、瑶、蒙古、仡佬、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开封犹太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犹太人在中国开封被同化是中外关系史和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今人极感兴趣的问题,而且还是犹太民族史上被外族同化的弧例。本文研究了中国开封犹太人的历史,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封闭以及开封独特的环境因素——周期性的洪水,尤其是科举制度与儒家思想对犹太文化的强有力渗透,促成了开封犹太人在600年间被汉族同化。本文还根据笔者亲自前往开封所做实地考查的素材,对开封犹太人的现状、生活和民族意识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永桃 《科技信息》2011,(30):343-343
初中物理教科书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编排顺序,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由于内容的超前编排,致使教学中出现几处不能顺利完成任务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