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按照我国基础教育以及高师教育改革的宗旨,通过对传统音乐文化历史、风格的阐述,在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实践中融入传统元素,突出民族特点,着力培养能够传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中小学教师,进一步继承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视频化、社交化趋势,且非常便捷。面对新兴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把握时代脉搏,将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结合起来,在传承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全力推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给人民带来更多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能在无形中提升国家形象,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对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中国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中华文化正面临着内外双重危机,文化遗产逐渐消亡,因此,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存文化遗产,是当前我们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伏春迎 《科技资讯》2010,(6):183-183
中国钢琴作品不仅表现了钢琴原体的艺术魅力,而且传承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品质。在高校教学研究中,应将中国钢琴作品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树立民族音乐主体意识,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让学生在领略西方优秀音乐文化魅力的同时,更多的了解和掌握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5.
二胡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二胡音乐在二十世纪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二十一世纪里,二胡音乐将朝着什么方向、如何发展,已经成为关注的视点。继承传统是二胡音乐创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对传统的继承不仅包括对刘天华等前辈的学习,更要重视对民间传统音乐的继承。二胡音乐将继续朝着民族多元化、多样化、世界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音乐与乐谱之间的关系,是音乐学中一个未被全面认识的问题,本文通过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器乐和戏曲音乐两个方面与乐谱的分析与研究,来说明我们中国传统音乐与乐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浅谈文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民族都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渴求经济的发展,以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另一方面又担心本民族传统文化在发展市场经济、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为此,在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怎样保护和开发现有的民族文化资源,让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因子得到继承与弘扬,在推动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便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深层价值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当代民族文化的复兴体现出传统的坚韧而顽强的力量.传统是影响后世的历史文化创造,文化的发展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传统有非常坚韧顽强的力量,因为传统表现人类文化创造的本性,是世代积淀而成的宝贵精神资源.传统是民族个性的体现与确证,凝结着民族的尊严和情感.传统的力量还来自人的先天禀赋与客观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9.
陈小宁 《科技信息》2009,(23):I0118-I0118
音乐作品能适时强有力的反映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给了音乐创作的广阔舞台和顽强的生命。中国的传统音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浓缩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中国民族音乐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音乐的本质。要发扬光大中国的民族音乐,唱响时代精神,就必须扎根于民族的土壤,反映民族文化,反映时代特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新民乐--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乐”是出现于上世纪末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自诞生起就具有复杂而多样化的特点。总体来说,它一方面运用现代手段和技巧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同时又由于成长和发展于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下而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它的出现不仅逾越了不同社会,不同流派音乐问的鸿沟,实现了东方音乐与西方音乐,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合作,而且对传统概念上音乐的定义做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扎根于宫廷的音乐形式是宫廷人独特的情感表达模式之一,中国传统乐舞文化气势恢宏昂扬,内容博大精深,而诗歌和乐舞尤为古代文化史上不可逾越的两座高峰。双峰合壁的乐舞诗拓展了此类诗歌的创作视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景观。从亡国音与歌舞技两方面结合古诗词曲中的乐舞文化点滴来探讨其翻译方法及技巧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马飞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1):155-156
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历史,孕育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流派纷呈、同中求异、博采众长而独树一帜,以其特有的传统风格展现出中国声乐学派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3.
唢呐曲《百鸟朝凤》是吴天明电影遗作《百鸟朝凤》中的核心意象,其对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精英文化等的多重隐喻,承载了作为中国第四代导演杰出代表的吴天明对民间传统技艺传承、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思考,对电影创作的理想主义、艺术担当的坚守,以及对现代文化、西方文化、商业文化、大众娱乐文化的反思乃至批判。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民族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明确理论定位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民间音乐对钢琴音乐的影响、中国钢琴作品所体现的民族性、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特点、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趋势、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研究等问题。这些成果将对今后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研究和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起到一个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并对有志研究中国钢琴音乐的人提供相关的专业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民族色彩,通过几代音乐家的努力,已经在我国近一个世纪钢琴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得到基本确定。以中国风格为主线不断追求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民族色彩",是关系到钢琴音乐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和音乐生活里能否健康生存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民族声乐现代性是指当前的民族声乐歌唱技法、演唱风格、咬字吐字、民族语言等的方式符合当代人的视听习惯和审美需求等特征。中国民族声乐从最初的传统戏曲、曲艺和民间原生态歌曲演唱,历经百年的发展、改革、创新,它的内容和形式已经较为完整地形成了具有现代性的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文化。  相似文献   

17.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在文化上出现了"国学热",部分重点大学建立了国学研究机构."国学热"的出现是对30年来改革开放及全球化所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同步出现的负面效应的一种全球的、社会的、心理的、精神的乃至文化的全面反应.基于此,着重就"国学热"的历史发展、形成原因、对待国学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态度等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礼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对中国的民族意识和审美心理都具有深刻影响。它至始至终包含了巫术礼乐、治国礼乐、儒家礼乐三个文化层面。当代礼乐的重构从巫术礼乐中汲取的是对信仰的坚贞,从治国礼乐中汲取的是对爱国精神的崇尚,从儒家礼乐中汲取的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当代社会若能脚踏实地地将这三者内化于我们的思想和实践中去,复兴和传承礼乐精神将会大有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内在凝聚力将会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9.
齐国先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就是齐文化。音乐文化是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齐国的音乐文化也是非常丰富,异彩纷呈。齐国君主、大臣乃及普通百姓都喜爱音乐。发扬光大传统音乐文化,发掘其合理因素,古为今用,有助于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使之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服务。  相似文献   

20.
陶瓷乐器作为我国的传统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研制出了近一个民乐队编制的瓷系列乐器。为了大力培养青少年的民族传统文化情结,让瓷乐走进音乐课堂,不仅能弘扬民族音乐,而且还能加强青少年的音乐基础教育。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的器乐教学刚刚起步,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关于瓷乐教学,更是音乐教学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必须千方百计的克服困难,创造性的开展民族器乐教学工作,从而提高瓷都青少年一代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