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环形废墟>是体现博尔赫斯"时间虚无"与"死亡意识"的一篇重要小说.博尔赫斯受到诺斯替主义和佛教轮回观的影响,在小说中建构了一种"分有"和"倒退追寻"的模式,表达时间的虚无以及在虚无中的荒诞性;在荒诞和虚无中,死亡给生命注入意义和尊严.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许多诗词体现了文人的悲剧意识,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这种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力图对这种悲剧意识进行褒扬.  相似文献   

3.
佛教认为人生是苦、世事无常、因果相报。这种思想让经历了家庭中落、青年坎坷、国无宁日的张恨水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不可把握和虚无荒诞。尽管他的小说表面上写得热热闹闹,但却隐藏着他那无法排解的人生悲凉意识。  相似文献   

4.
佛教认为人生是苦、世事无常、因果相报。这种思想让经历了家庭中落、青年坎坷、国无宁日的张恨水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不可把握和虚无荒诞。尽管他的小说表面上写得热热闹闹,但却隐藏着他那无法排解的人生悲凉意识。  相似文献   

5.
朱文的都市小说不仅直指虚无,确证着虚无广阔而严厉的存在,而且还深刻展现了个体遭遇虚无时的焦虑式的初步觉醒与反抗。也正是这种勇气、真诚和敏锐的洞察力,再加上成熟的审美感觉,使得朱文在世纪之交的文学"无名"化时期显得卓尔不群。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甚至缺失,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方面捉襟见肘,因此本文以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为突破口,力图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转型,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权利"争取"意识,进而培养其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7.
"废园"是20世纪40年代沦陷区上海文坛著名女作家施济美在烽火中国的感情栖息地与灵魂安定点,同时"废园"意识又让作者在精神上处于激烈的矛盾中:寻求安定还是直面混乱,守望还是死亡?作品着重塑造了守望精神与精神沦丧两类女性,她们有着各自的矛盾与痛苦,共同面临着爱情的消失与精神虚无.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中央赋予全党新世纪新阶段的新任务.要完成这一新的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也充分证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也体现在这里.所以,要全面推进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尽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认真领会"三个代表"精神实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时,树立起"机遇意识、全局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特色意识",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贫困落后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9.
李文俊翻译《喧哗与骚动》出现在新中国的转型时期,深深影响60后作家。李洱《花腔》被称为中国版的《喧哗与骚动》,两者所叙之事都是以回忆为主,对一段历史进行多角度的回顾从而达到历史叙事的目的。在这种叙事行为中,他们都以回忆为主;采用复调的叙述方式,书写历史的故事。同时这种以回忆为主的叙事方式带有一种主观意识,具有不可靠性,最终展现的历史真相不可避免的带有一种虚无的色彩,而这一点恰恰也是对当前思想碰撞空前强烈的社会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培养"新加坡人"意识、树立"共同价值观"、培养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和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优秀品质.新加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意识教育、共同价值观教育、伦理道德知识教育和品格教育.新加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制定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方向,对学校体育改革将产生深刻的影响.目前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呈多元化趋势,终身体育体现了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潮流.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终身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首先要树立这种新的观念,在终身体育目标下来深化改革.本文就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环境意识是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在现代环境意识思想的产生、确立过程中存在着被边缘化和逐渐回归这样一条清晰的路径.21世纪的人类必须通过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才有可能应对由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存危机.行动的改变是以意识的转变为先导,对环境意识思想的追根溯源是现代人确立环境友好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她的长篇小说<使女的故事>中展现出一个看似荒诞,但却真实无比的未来景象.小说中男权社会对自然和女性的残酷压迫、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抗争,展现了阿特伍德独有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给世人敲响警钟: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自然和女性的"边缘"地位,培养人们的生态整体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城堡》中,卡夫卡实际阐述了这样一种世界观:存在是一种虚无。与这个观点相呼应,小说中的社会存在于两大层面上展示了其虚无性:上层建筑的"可望不可及"与社会主体的"可及不可解"。  相似文献   

15.
孔孟儒学的"修身"和"入世"思想,最直接体现在"立德"、"立功"、"立言"的思想上,并且"修身"与"入世"思想有一种内在和谐的统一关系。这种内在的统一性充分体现了孔孟儒学"内圣外王"的思想,即人的价值实现的思想。因此,这种思想在当今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评价、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教育等方面,仍有着积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兼爱"是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兼爱"主张整体的爱,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爱。"兼爱"思想并没有在战国时代实现的主要原因是:"兼爱"思想作为一种高标准的道德理想脱离了当时的经济基础和客观现实;"兼爱"思想忽视社会主体之间存在着社会地位的差异性和利益的多样性,幻想跨越阶级之间的利益差别而实现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道德调和;"兼爱"思想具有明显的"圣人立言"、"圣人代言"的特征。这种道德建设模式,由于圣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冲突而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17.
金笛 《安徽科技》2005,(5):49-51
两用型太阳能热力"家用电站"的设计思想是将目前家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开发成一种可利用的热力源,通过这种热力将低沸点的液态物质加热成压力蒸气来驱动气动马达,再带动发电机发电.通过这种新型太阳能"家用电站"的开发设计,实现了利用太阳能加热生活用水和进行发电的两种功能,其理论价值的研究和实用技术的开发均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休闲体育是指在空闲时间里进行的、以一定的身体活动形式为手段而产生良好心理体验的一种有意义的现代生活方式.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价值、功能和作用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它对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意义.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强调休闲体育教育,创造积极的高校休闲体育文化,将对大学生未来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中国朦胧的女性主义意识中所内蕴的政治价值观是一种"政治之外"的政治价值观;这种政治价值观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叛逆性和迷惘性,它不是成为父权政治的帮凶,就是最终成为父权政治的牺牲品;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女性主义政治抱负的实现有着特定的实现方式及其相应的路径抉择.  相似文献   

20.
孟子憎恨"嗜杀人者",厌恶诸侯争战,但实际上,他的思想和言行中处处流露着一种同化他人的意识,这种同化意识恰恰容易导致"杀人"乃至战争。孟子的同化意识根由于他对人伦关系所提出的严苛的交互性的道德要求,而这种交互性道德要求的提出又与其对人性问题的看法有关。消除孟子学说的同化倾向的途径不在于效法列维纳斯,不在于放弃孟子的普遍主义伦理学的思维模式,而是应在保持其"人性皆善"的理想性的前提下,用道德感化取代道德暴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