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适应我国机械产品防锈包装的需要,研制新型优质的防锈剂,已是防锈工作当务之急。广州热带机床研究所与广东省东莞糖厂协作,从甘蔗制糖工业废品的滤泥中提取粗蔗蜡为原料,合成蔗脂复合钙皂防锈添加剂,代号为 Z 型防锈添加剂。通过许多单位的多次湿热、盐雾、半自然曝露、海运试验和生产试用,证明该剂对铸铁和钢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对黄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海南岛廿蔗生产发展很快。本文分析海南岛甘蔗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预测2000年甘蔗发展的规模与地区分布.  相似文献   

3.
蔗糖占我国食糖总消费量90%以上,而甘蔗是蔗糖的主要原材料。然而,我国甘蔗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导致制糖成本越来越高,提高甘蔗及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对我国甘蔗制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近年来甘蔗基蔗糖高附加值生物转化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蔗糖生物催化相关的关键酶元件,以及多酶级联催化技术转化蔗糖制备结构多样性功能产品方面的应用,阐述微生物发酵技术利用蔗糖及糖蜜制备大宗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方面的潜力,进一步探讨甘蔗基蔗糖高附加值利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耿马县甘蔗生产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马县是云南省的植蔗、产糖第一大县,蔗糖产业是全县的核心支柱产业,而甘蔗原料生产又是蔗糖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第一车间.对制约耿马县蔗糖产业发展的甘蔗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对实现蔗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促进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蔗糖业是省的经济支柱之一。多数糖厂分布在我省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微机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系统是汉字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糖厂生产、化验管理方面的一项应用,由云南大学信息与电子科学系和瑞丽糖厂合作编制。 生产、化验报表是糖厂的日常工作,包括班报、日报、旬报、期报(即月报)。基础数据可从键盘输入,也可由计算机自动到数据库中取数。并根据全国甘蔗糖业标准化与质量检测中心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统计,得到有关的指标和实绩再存入数据库。也可从键盘输入数据或对数据库文件进行修改。库  相似文献   

6.
甘蔗育秧移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据明代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甘蔗在冬初收获时,斩梢头苗留种,翌年雨水(二月下旬)前五、六日,在苗床斜插育秧,至苗高6—7寸时移栽。这项措施,符合甘蔗生长的规律。甘蔗原产热带,属热带作物,发芽及生长均要求有较高的温度及土壤湿度。在我国的气候条件下,实行育苗移栽,是保证甘蔗芽壮苗齐,有足够的生长期,从而达到稳产高产的科学措施。但是,在旧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和孔孟之道的束缚下,劳动人民的这项宝贵经验得不到推广和发展。据我们了解,解放前只有浙江省义乌等小部份地区仍然采用育秧移栽,其他地区只是在补苗时采用。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总结和研究适应我国自然条件的甘蔗增产技术,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从1965年以来在蔗区蹲点,和贫下中农相结合,初步总结出育蔗秧移栽的一些增产措施,并逐步加以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山县古镇公社古一大队,近几年来改革蔗田耕作制度及品种,全大队的蔗田都实行9月底以前的秋植蔗直接下种,而10月初以后的晚秋植蔗和冬、春季植蔗则全部用塑料薄膜覆盖育秧移栽。这样,加上增施肥料和精耕细作等措施,使全大队  相似文献   

7.
从土榨加工制糖生产、机制糖厂的兴建、蔗糖产量、食糖的出口4个方面,论述了民国时期广西制糖业繁荣昌盛,认为民国时期广西制糖业的发展,为建国以后广西制糖业大规模走向现代化提供了量的积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宁海糖厂革命职工,遵循毛主席“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的教导,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去年他们在兄弟厂帮助下,土法上马,把制糖后的废蜜制成酒精,从滤泥中提取工业原料——蔗蜡,变废为宝,为甘蔗综合利用又迈出可喜的一步。废蜜制酒精:从糖膏中分离出来的废蜜,还含有大量蔗糖和还原糖等成份,是制酒精的良好原料。同时,废蜜又特别适合于酒精酵母的培养,因此这对制酒精又很有利,但过去未充分利用,只用来做酱色。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他们因陋就简土法上马,新建了一个日产二吨的酒精车间,生产出酒精浓度一般达到96%。废液仍可作肥料。其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9.
緬甸达通县米磷地区正在发生着变化。这里有一片丘陵地带,密密麻麻的灌木丛,是飞禽走兽栖息的場所;現在,灌木丛被砍除,丘陵被削平,一座近代化的制糖厂——米磷糖厂正在这里兴工建設。緬甸密支那、岭尾申、叫栖、东吁、直通、勃固等地是甘蔗的主要产区。甘蔗的种植发展很快,一九○九年只有九公頃蔗  相似文献   

10.
甘蔗糖份含量的高低是决定糖厂榨季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蔗糖份的积累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做了初步分析,找出影响蔗糖份积累的关键因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一个多元直线回归方程,对未来榨季的蔗糖份进行试报,效果良好,可供糖厂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甘蔗生产在景德镇地区发展迅速。产品以其皮薄、肉嫩、松脆、味甘等优良特性畅销全国各地,为进一步搞好甘蔗生产及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蔗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笔者特撰此文。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甘蔗糖厂蒸发器的积垢问题,是一个国际性和历史性的问题。世界各国的制糖工作者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但是,由于这个问题牵涉的面较广,同时原料的品种、成分及工艺过程条件等等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广东几个大糖厂的蒸发器器.已以常因积垢生成,严重地影响了生产。为了  相似文献   

13.
1.甜菜糖蜜中棉实糖存在的基本情况棉实糖与蔗糖共同存在于甜菜细胞中,对于制糖操作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利的消极因素,特别是用司蒂芬方法收回废糖蜜启蔗糖的工厂,其引起的困难,更为显著.目前全国各甜菜糖厂中,只有××地区××省糖厂,附设有司蒂芬法回收设备,这一部设备,在回收糖分来讲,的确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所带来的困难条件,也是非常严重的,因为棉夹糖在制造过程中,不断周转,每天只有少  相似文献   

14.
制糖工艺过程出现的右旋糖酐(Dextran)是由细菌感染(蔗糖转化)形成,它的存在意味着糖分损失,糖液粘度增大,对制(炼)糖生产造成危害,降低糖分收回和产品质量。本文综述了制糖工业中右旋糖酐的检测方法,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不同方法的比较研究,并对该研究领域进行展望。样品中右旋糖酐的分子量大小及分布是影响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制糖物料或产品中的右旋糖酐分子量大小以及分布对制糖过程的影响、不同检测方法对不同分子量右旋糖酐的响应等问题将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从甘蔗糖厂周边环境采集污泥、土壤及污水样品,通过甘蔗糖蜜纯化发酵试验筛选提高甘蔗糖蜜总糖中蔗糖纯度的菌株,并对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比较和26S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结果筛选获得1株提高甘蔗糖蜜总糖中蔗糖纯度的菌株m-6。菌株m-6纯化发酵10h,甘蔗糖蜜中葡萄糖、果糖的去除比例分别为96.5%、100%,蔗糖在糖蜜总糖中的纯度由初始的55.6%提高至85.7%,菌株m-6对甘蔗糖蜜有良好生物纯化作用。菌株m-6属于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  相似文献   

16.
阎德爱 《广东科技》2014,(14):154-155
利用甘蔗宿根蔗前期生长缓慢的较大空间,以及前造甘蔗收获后留下的蔗叶,在蔗沟内套种香芋进行免耕栽培。结果表明,香芋产量6010.5kg/hm2,产值达到12021元/hm2,套种香芋地块的甘蔗产量与不套种香芋的甘蔗产量基本持平,既不影响甘蔗产量,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7.
一、现状江苏种植糖料作物始于建国后。解放前在苏南南部虽有甘蔗栽培,但面积极少,仅家前屋后种作儿童食用。五十年代起,先后在南北各地小面积试种,其中少量用来制糖。七十年代,又在部分县市种植甜菜,並在产地兴办了六个小型甜菜糖厂。1981年全省糖料作物总面积9.58万亩,占江苏耕地面积的1.4%,占全国糖料作物总面积的0.65%。江苏糖料作物的生产布局?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8.
现代的轻、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国防,生活等各部门,都少不了锅炉、蒸发器、加热器、冷却器等热交换设备,这些设备都存在水垢影响正常工作和安全的问题。为防除水垢,要采用各种水处理装置。在制糖工业中,由于清汁中所含结垢物的浓度比天然水大得多,且不宜采用离子交换器等水处理装置,故结垢问题更为严重,对生产带来一定影响。过去,为了除垢,需要花不少人力,原料和材料。自从一九七四年桂平糖厂创造出“电磁防垢器”以来,经过两年多的试验研究,及区内外各糖厂开展广泛的生产试验,证明电磁防垢器对防除制糖工业中热交换器的结垢,是行之有效的,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根据甘蔗制糖业废水排放量大,化学需氧量(COD)浓度高,成分复杂,废水处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设计甘蔗制糖废水的ABR-CASS处理工艺。处理工艺先将废水依靠高程差流至ABR水解池,由水解池内的厌氧和兼氧混合菌群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后,流至CASS池进行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好氧生物处理,去除有机物质。甘蔗制糖废水经过该工艺处理后COD、BOD5、SS、NH3-N去除率分别是98%,99.4%,86.0%,96.0%,出水达到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该工艺对处理甘蔗制糖废水具有启动快、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三株甘蔗糖蜜酒精发酵高产酵母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蔗糖厂的废弃物中筛选到3株甘蔗糖蜜酒精发酵高产菌株MF1001、MF1002和MF1003,经rDNAITS序列同源比对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不同菌株。3个菌株均可以完全利用葡萄糖和蔗糖,部分利用棉子糖和半乳糖,均不能利用乳糖和木糖。MF1001发酵甘蔗糖蜜的残糖含量明显低于目前使用的生产菌株,略低于标准测定菌株CICC31149和CICC31279,MF1002和MF1003的残糖含量略低于目前使用的生产菌株。与生产菌株相比,3个菌株在甘蔗糖蜜的生长速率略低,但是维持高菌数的时间较长。按目前甘蔗糖蜜酒精生产的发酵工艺,3个菌株30℃发酵72h的醪液酒精含量分别为14.26%(V/V)、14.48%(V/V)和13.50%(V/V),比目前生产使用的菌株高19.5%~28.6%;37℃发酵40h的醪液酒精含量分别为12.03%(V/V)、12.06%(V/V)和12.14%(V/V),比目前生产使用的菌株高10.0%~11.7%。这3个菌株具有提高甘蔗糖蜜发酵醪液酒精含量的潜在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