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贵州生态博物馆发展的历程,总结出贵州生态博物馆实践的主要成就,得出生态博物馆必须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在发展村落旅游过程中,旅游经济对生态博物馆带来了众多益处,但也产生了种种弊端,最后提出贵州生态博物馆发展村落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生态博物馆和生态旅游都强调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强调社区的参与和利益。按照生态旅游的理念进行生态博物馆旅游开发,能建立旅游与文化生态互动的良性发展的机制,实现生态博物馆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正在城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传统村落逐渐减少。传统村落本身包含着大量的物质和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至关重要。截止到2020年7月,我国已公布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的名单,共计6819个。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也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课题,如今传统村落的保护有旅游开发式、生态博物馆式等等。但这些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能达到全要素保护的目标。而数字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地生态系统理论,探查微旅游作为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的出路.考量传统村落具有自然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的空间差异,构建不同的微旅游发展模式.结果表明,人地生态系统是考察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微旅游是传统村落乡村振兴一条重要的路径选择;乡村旅游(微旅游)→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乡村旅游(微旅游)实现了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安徽省划分为都市依托型(环巢湖及沿江片区—游赏观光、娱乐休闲)、景区依托型(皖南片区—文化休闲、文化养生)、生态依托型(大别山片区—红色教育、绿色消费)三种微旅游模式,并相应构建了具体微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生态博物馆的起源及其主要特征,介绍了生态博物馆模式在我国民族旅游开发中的实践及其模式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作为一种数字化保护方式,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范式,加之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为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自2012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原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等六大部门开展传统村落调查挖掘工作,并经过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公示,先后分5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旅游开发市场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游客文化品位的提升,博物馆旅游愈发受到青睐.当前国内博物馆旅游因产品表现形式单一、学术性过浓与封闭静态展示等原因,博物馆一时还难以成为旅游"新坐标".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博物馆旅游开发市场广泛调研,得出倡导"生态博物馆"理念及深度开发博物馆旅游等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8.
朱宏莉  车震宇  王茵茵  林深 《江西科学》2012,30(3):323-328,380
在村落的发展建设中,尤其是具有一定特色的民族村落,应充分应用地方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发展村落旅游。有些村落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但是之前由于各种原因缺少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使村落的旅游发展缺乏地方特色,村落的旅游发展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通过对峨山县坡广上-坡脚村旅游的规划,希望能给具有同类优势的村落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文化生态式的乡村旅游开发的新热潮下,正确处理好布依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生态式的乡村旅游开发的关系,有效保护具有民族特色,承载厚重历史文化信息的布依村落,对发掘、研究传承布依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除优美的自然风光外,还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民族村寨旅游集中了生态自然景观游和民族风情游。因此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要发展民族特色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族特色的文化建设,加强少数民族自身的素质教育,有步骤地解决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才能使民族风情游在贵州旅游业中大放异彩,带动贵州旅游业更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常莉 《科技信息》2009,(33):343-345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基因”,是集收藏、教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场所。博物馆展示设计是现代展示设计的主要领域之一,在生态理念日益普及的当今时代,对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将是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核。趋势之一。本文阐述了博物馆展示生态设计的重要性以及生态设计的缘起,并结合生态典型实例对博物馆展示的生态设计内容及方法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最关键的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依据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原理和模型,对贵州省2001—2012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指数平滑法对贵州省2013—2016年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2001—2012年间贵州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贵州省历年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均大于生态足迹,存在一定的生态盈余,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情况较好;2013—2016年贵州省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2013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略微下降,水资源仍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生态盈余量有所减少。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应该充分考虑贵州省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调度、利用水资源,促进贵州省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与贵州旅游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生态旅游资源 ,但同时贵州又是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因此 ,兼顾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双重目标的生态旅游应成为贵州旅游开发的最佳选择。文章分析了贵州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遏止贵州石漠化扩张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后,贵州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构成极其不利的影响。贵州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石漠化的日益扩张。而农村人口比重过大且日益膨胀是引起石漠化扩张的主要原因之一。石漠化的遏止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农村人口的大幅度减少,而通过农村人口迁移而实现的城镇化,可有效减轻因农村人口膨胀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压力,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重建的基本模式及其环境效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贵州为典型的喀斯特高原山区 ,喀斯特发育的碳酸盐类岩出露面积达全省总面积的 73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活动的影响 ,致使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水土流失面积达 43 5 % ,石漠化面积达 1 33万km2 ,且每年还正以 933hm2 的速率扩展 ,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恢复与重建生态环境已成了十分突出的问题和任务。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措施和模式 ,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它们所能产生的环境效益 ,提出了加快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贵州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前沿领域.其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本文介绍了Wackemagel M等1996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方法——生态足迹法,并运用此方法计算和分析了贵州省2001年的生态足迹.其生态足迹由三个部分组成:1)生物资源;2)能源消费;3)贸易调整.按照这种方法计算,贵州省2001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49525hm^2,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1.153433hm^2.反映出目前贵州的生产、生活强度已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提高贵州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最后还讨论了方法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7.
化学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在贵州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贵州以磷化工、煤化工为龙头的化学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象日趋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矛盾也日显突出,化学工业的发展后劲和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就贵州化学工业发展中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贵州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生态旅游资源,但同时贵州又是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因此,兼顾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双重目标的生态旅游应成为贵州旅游开发的最佳选择.本文分析了贵州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当前贵州省旅游业表现出了"井喷式"的发展势头,但是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略显滞后。贵州省拥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其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多样。发展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具有践行党的十九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应用价值;具有深化地区旅游资源发展和助推经济发展的价值。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贵州省发展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20.
在简述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特点、趋势的基础上,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特点,探讨了生态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的原则,以贵阳市为例提出了喀斯特山区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布局)的五种主要模式:生态社区、生态产业园、生态景观园、生态防护园和生态廊道,分析了贵阳市生态景观空间的拓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