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院1994年~1995年7月间总产妇数1425例。其中剖腹产术为420例,占29.47%,胎头吸引术为63例,占4.42%。产钳术3例,占0.21%,臀位助产12例,占0.842%,本文就63例胎头吸引术进行总结分析,笔者认为:胎头吸引术在头位难产处理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产妇的一般状况:63例产妇年龄在21~30岁之间的有62例,44岁一例。孕产次:62例的初产妇;1例为经产妇。其中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症的占4例,占6.32%;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有1例,占1.59%。在临产过程中,胎儿立内窘迫的14例,占22.22%;胎儿宫内窘…  相似文献   

2.
头位难产的识别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笑寒 《甘肃科技》2010,26(10):141-142,128
探讨如何早期发现难产倾向,及时做出判断,恰当处理,保证母婴安全;对西和县长道镇中心卫生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3年内182例头位难产病例,从发生的原因、临床特点分析产前、产时的各种表现与难产的关系,从而总结难产的处理方法;尽早发现难产信号,及时处理,以促进分娩顺利进行,从而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期母儿并发症;胎膜早破是头位难产的早期信号。产程延长、滞产、宫缩乏力是头位难产的表现,正确及时处理胎头与骨盆的位置关系是处理头位难产的关键,可以减少剖宫产率,预防胎儿窒息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胎儿头位异常时有发生。本文对81例妊娠期≥37周的单胎头位异常的分娩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四指法旋转胎头矫正持续性枕后(横)位的临床效果,寻求手法旋转胎头矫正胎方位的新方法。方法:对120例宫口开大≥6cm,胎头下降至棘平或以下的产妇,采用四指法旋转胎头矫正胎方位。结果:120例产妇中,112例经阴道分娩(其中3例胎吸助产),8例剖宫产。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6-7分者17例,≥8分者103例。结果:四指法旋转胎头减少了羊水排出过多,脐带脱垂的发生率,减轻了对直肠的压迫,产妇用力屏气减轻,使胎头易旋转成功,且不易滑脱,避免了手握胎头对胎头用力压迫而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胎儿娩出后,产妇臀部肌注或静脉注射催产素的方法,以缩短第三产程和预防产后出血。也有报道应用脐静脉注射催产素者,为进一步探讨不同途径注射催产素对第三产程的影响,我们对子宫底部注射催产素与他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选择第一胎顺产、单胎、无任何合并症的孕妇80例,孕妇年龄21-30岁,孕周38-41周,胎儿体重2500-3900克。总产程1(:k-x小时,随机将产妇分为A、BH组,H组产妇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2、方法:80例产妇分为二组:A组物例,胎儿娩出断脐后,立即于母体子宫底部注射…  相似文献   

6.
孙美蓉 《甘肃科技》2016,(4):119-120
永昌县人民医院11年间分娩总数7850例,其中持续性枕后(横)位510例,发生率为6.5%。随着胎儿体重的增加,持续性枕后(横)位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剖宫产率也随之增加。持续性枕后(横)位的新生儿窒息率为14.5%,以≥3000g、﹤4000g者最高(17.1%)。胎儿体重≥3500g者产后出血率高达9.2%。在持续性枕后(横)位的诊断与处理中应充分考虑到胎儿的体重因素,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纯头位胎膜早破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单纯足月妊娠头位胎膜早破412例,随机选取同期足月妊娠头位分娩无胎膜早破者500例与之对照,两组年龄、孕周、产次均无明显差异。结果胎膜早破组难产率29.61%,对照组18.8%,胎膜早破组产褥病率7.28%,对照组1.2%,胎膜早破组新生儿窒息率6.8%,对照组1.4%。结论胎膜早破是头位难产早期的临床表现,对母儿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华 《甘肃科技》2013,29(16):133-134
观察胎膜早破头位难产发生率升高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措施。分析了200例胎膜早破孕产妇中发生头位难产的原因和类型,随机选择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孕产妇200例作对照。观察组发生头位难产69例,发生率为34.5%;对照组难产33例,发生率16.5%。加强对胎膜早破孕产妇的临床监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处理,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病率。  相似文献   

9.
足月头位初产妇届临产期或已临产,尤其是胎膜已破胎头仍高浮者称足月初产头浮。足月初产头浮多有不正常的因素或并发症,易发生难产,应予重视。我院自1984年1月至1985年7月共发现113例足月初产头浮,发生率为15%。头浮原因不能在每个初产妇找到,也可能几个原因同时存在,多与胎方位异常(60例占53%)骨盆狭窄或畸形(33例占29.2%)、脐带缠颈(36例占31.97%)、羊膜囊障碍(27例占23.89%)等有关。分娩方式以剖腹产为主(74例占65.49%),阴道助产术分娩9例,难产率73.45%。对初产头浮的胎膜早破处理及试产进行讨论,建议将足月初产头浮视为头位难产并列入高危妊娠范畴。  相似文献   

10.
抬臂侧卧纠正臂位简单易行,能大大降低臂位发生率,降低围产期婴儿的死亡率,确保母婴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基于位姿分离法的模块化机械臂逆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7自由度冗余机械臂的运动学正逆解, 采用Denavit-Hartenberg(D-H)坐标法进行正运动学建模, 获得机械臂末端相对于基座的空间位姿; 采用位姿分离法进行逆运动学建模. 求位置逆解时, 由约束条件分别获得前4个关节角位移解析解; 求姿态逆解时, 采用欧拉角表示机械臂末端相对于基座的姿态, 减少了计算量. 以SCHUNK模块化7自由度机械臂为例,进行了运动学正逆解分析, 并基于虚拟样机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2.
臀位是最常见的异常胎位,约占分娩总数的2—4%。由于股臀小于胎头,且后出的胎头无变形机会,故胎儿死亡率较高。所以,在孕期纠正胎位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及优生、优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表1两组臀全矫正结果与孕周关系1资料与方法本文观察对象均为我院门诊1989年9月至1998年12月,产前检查并经B超诊断为臀位,大于等于孕28周的孕妇,并随机分甲、乙两级。甲组(胸膝卧位法):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每次10-15分钟,三天为一疗程。乙组(臀位自行纠正法):孕妇平卧床上,腰骶部垫高20cm(1-2个枕头),双小腿自然下垂在床沿,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每次10-15分钟,三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局部麻醉下,根据患者的痛点和椎间盘突出的节段,取3~6个点行针刀松解术,1次/周,最多的可松解3次,术后配合过伸位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结果:全组200例,优150例,良42例,可5例,差3例(总有效率98%).结论:针刀松解术配合过伸位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可以彻底松解肌肉、韧带等,还能改善腰椎生理结构,纠正各种侧弯,从而改善神经根受压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纯头位胎膜早破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单纯足月妊娠头位胎膜早破412例,随机选取同期足月妊娠头位分娩无胎膜早破者500例与之对照,两组年龄、孕周、产次均无明显差异.结果 胎膜早破组难产率29.61%,对照组18.8%,胎膜早破组产褥病率7.28%,对照组1.2%,胎膜早破组新生儿窒息率6.8%,对照组1.4%.结论 胎膜早破是头位难产早期的临床表现,对母儿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 患者刘××,38岁,住院号70800。于1995年11月26日孕_1产_0孕38~(+2)周、阴道流水2小时,无腹痛入院。孕期情况良好,孕4~+月感胎动。入院检查:T36.5℃,BP15/11kps,身材矮胖,体重80kg。产科情况:胎位LOA,头浅入盆,未固定。肛查:宫口未开,阴道有少许血性羊水流出。入院当日因高龄初产,珍贵胎儿、胎膜早破在腰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见羊水清亮,脐带绕颈一周,胎位LOT。胎儿娩出顺利,体重3.5kg,无窒息。胎儿娩出后,即开始人工剥离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下缘与切口平行,胎盘剥离尚顺利,但胎膜粘连。在牵拉胎膜过程中子宫随之翻出,当时子宫收缩较差,但  相似文献   

16.
将520例剖宫产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新式剖宫产357例为实验组.下腹部Pfannenstial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163例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排气明显缩短(P<0.05);两组手术切口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式剖宫产术对产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优于传统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测评价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初产妇80例,头位单胎,年龄(26.5 2.8)岁,体重(61.7±8.3)kg,孕期(39.15±1.9)周.随机分硬膜外(EA)组和腰庥-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分别观测麻醉后3、5、10、15、20、25min平均动脉压(MAP),麻醉诱导到胎儿娩出时间(I-D),子宫切开至胎儿取出时间(U-D),硬膜外局麻用药量,麻醉效果评价.结果:CSEA组与EA组比较,I-D、U-D短,硬膜外用药量少.麻醉效果CSEA组优占97%,良为3%,差为0,明显高于EA组.结论:CSEA用于剖宫产术效果优于单纯EA.  相似文献   

18.
对冶炼用CS-1双臂工业机器人现场使用中的位姿标定及运行可靠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的现场标定计算模型和标定方法对机器人进行位姿标定,由标定变换矩阵补偿同一测点的实际值和计算值的误差,可同时减少机器人定位误差和由臂杆几何参数偏差所引起的运动误差,显著提高需进行连续路径控制的机器人的现场定位精度和位置跟踪精度.此外,提出了用增加机器人现有硬件的冗余功能和设置敏感器件的替代功能以提高机器人现场运行可靠性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提高恶劣环境下易失效部件的可靠度,进而提高机器人的整机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20例老年人中胸位,下我腰位硬膜外麻醉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进行监测和统计分析,总结出硬膜外麻醉对上述重要指标产生影响的规律,从而可提高老年患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670例单胎头位孕妇,排除高危妊娠,随机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胎肩娩出后于产妇直肠内放置米索前列醇片600μg,肌注缩宫素针20μg,对照组于胎肩娩出后肌注缩宫素针20μg,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能降低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