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携带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探索HIF-1α在成年大鼠局灶性脑梗死中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腺病毒表达系统AdEasy System构建携带缺氧诱导因子-1α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Ad-HIF-1α)并行PCR鉴定.建立大鼠线栓法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Ad-HIF-1α、腺病毒空载体(Ad)、生理盐水(NS)三组;将Ad-HIF-1α、Ad和NS分别注射到模型鼠梗死侧侧脑室.通过大体脑解剖和Nissl染色检测模型是否成功,原位杂交检测脑组织HIF-1αmRNA、VEGFmRNA、SDF-1αmRNA的表达差异,三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评价Ad-HIF-1α对脑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大体脑解剖标本和Nissl染色均证明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建立.经氯化铯梯度离心法纯化后Ad-HIF-1α的滴度为8.2×108pfu/ml,PCR鉴定表明Ad-HIF-1α构建成功.三组大鼠脑梗死后HIF-1αmRNA、VEGFmRNA和SDF-1αmRNA的表达均有明显增加,且均于72h达最高峰.Ad-HIF-1α组HIF-1αmRNA、VEGFmRNA和SDF-1αmRNA在72h的表达与Ad和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d和NS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IF-1α治疗组72 hAd-HIF-1α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分别为1.6±0.7和0.9±0.6,与Ad组(分别为2.9±0.6和3.2±0.6)和NS组(分别为3.0±0.7和3.2±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时脑组织TTC染色显示Ad-HIF-1α治疗组梗死体积为81.2 mm3±1.4mm3,与Ad组(173.9 mm3±1.3mm3)和NS组(171.7mm3±6.2m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基因在成年大鼠局灶性脑梗死中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不仅是通过上调抗缺氧基因或脑保护基因如VEGF的表达使缺氧的组织细胞保持氧稳定及耐受低氧状态,而且还通过上调修复基因如SDF-1α的表达达到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和重建神经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与钙超载相关性.方法采用培养的SD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1),缺血-再灌注1 h组(1 h,2),缺血-再灌注24 h组(24 h,3),缺血-再灌注1 h+HSYA组(1 h+,4),缺血-再灌注24 h+HSYA组(24 h+,5).比较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并进行心肌细胞膜钙ATP酶MCA和SERCA的表达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Sham)比较,缺血-再灌注组(1 h,24 h)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且以再灌注24 h更明显(P0.05);与再灌注组(1 h,24 h)比较,HSYA治疗后组(1 h+,24h+)钙离子浓度明显降低(P0.05);1 h+和24 h+组肌浆网钙离子ATP酶SERCA表达与Sham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与1 h和24 h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钙超载有关,HSYA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钙超载由SERCA调控,而非PMCA调控.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桃胶多糖,DNS法测定总多糖含量,红外光谱法建立化学指纹图谱,漏斗法收集尿液,测定生理盐水负荷的小鼠给药4 h尿量,测定尿液中Na~+、K~+、Cl~-含量和肾脏组织Na~+-K~+-ATP酶的活力.制备得到多糖纯度较高,含量为96. 30%,红外光谱显示多糖特征信号.桃胶多糖的利尿作用评价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明显增加小鼠的排尿量,且桃胶多糖高剂量组对小鼠尿排出量作用较为均匀持久;同时,桃胶多糖可增加尿液中Na~+的含量,对Cl~-含量无明显影响,Na~+/K~+值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对肾脏组织Na~+-K~+-ATP酶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桃胶多糖对Na~+-K~+-ATP酶没有显著影响.桃胶多糖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且不引起电解质发生紊乱,是具有较好利尿功能的中药提取物.  相似文献   

4.
利用硅胶柱分离瑞香狼毒乙酸乙酯萃取物得到Ⅰ、Ⅱ、Ⅲ段粗分物,并测定对东亚飞蝗毒杀活性最高的I段粗分物对东亚飞蝗的致死性及对其体内Na~+-K~+-ATPase、Ca~(2+)/Mg~(2+)-ATPase、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研究表明:瑞香狼毒I段粗分物对东亚飞蝗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在药物浓度为10mg/mL、72h对东亚飞蝗的校正死亡率为92.50%;同时,毒杀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而且瑞香狼毒乙酸乙酯萃取物I段粗分物对上述3种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Na~+-K~+-ATPase的抑制作用最强,在药物浓度为5mg/mL、96h对Na~+-K~+-ATPase的抑制率为40.38%;分析发现瑞香狼毒活性成分对东亚飞蝗的毒杀作用与对Na~+-K~+-ATPase的抑制作用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据此推测,Na~+-K~+-ATPase可能是瑞香狼毒活性成分的主要作用靶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过度训练对红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讨过度训练的发生机制,采用建立一般训练和过度训练动物模型,应用荧光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了过度训练后红细胞膜MDA含量、红细胞变形性、Na~+-K~+-ATPase、Ca~(2+)-ATPase活性以及红细胞膜总磷脂、胆固醇含量及其比值.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DA含量在运动后即刻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变形性显著下降(<0.05;P<0.01),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显著下降(P<0.05),红细胞膜总磷脂显著下降(P<0.05),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在运动后即刻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膜上胆固醇/磷脂比值在运动后即刻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红细胞的变形性与红细胞膜上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果揭示:过度训练运动引发的自由基产生的脂质过氧化对红细胞膜结构有损害,使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下降,红细胞膜上的磷脂和胆固醇含量以及其比值降低,致使红细胞变形性下降,可能是造成过度训练后红细胞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耐力训练对大鼠脂肪代谢酶、雌激素受体关联受体α(ERRα)mRNA及蛋白表达与补充甘草黄酮的干预作用,选用SD雄性大鼠50只,每组1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NC)、运动对照组(NE)、运动+补充甘草黄酮低(GFML,4g·kg~(-1)·d~(-1))、中(GFME,8g·kg~(-1)·d~(-1))、高(GFMH,12g·kg~(-1)·d~(-1))剂量组。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6周的力竭训练后,宰杀大鼠。根据试剂盒的方法测定大鼠血清肝脂酶(HL)、脂蛋白酯酶(LPL)、载脂蛋白CⅡ(ApoCⅡ)和载脂蛋白CⅢ(ApoCⅢ)含量和骨骼肌ERR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运动对照组HL含量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GFM各组HL含量高于运动对照组(P0.05或P0.01)。LPL含量在NE组高于NC组(P0.05),GFM各组LPL含量高于安静对照组和运动组。ApoCⅡ含量在运动对照组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GFM各组ApoCⅡ含量与安静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运动对照组ApoCⅢ含量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GFME组和GFMH组ApoCⅢ含量与安静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E组大鼠脂肪组织ERR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NC组(P0.05),在GFML、GFME和GFMH各组大鼠脂肪组织ERRαmRNA及蛋白表达都高于NC和NE组(P0.05或P0.01)。综上可见,补充甘草黄酮能够改善血脂代谢和调控酶水平在机体内的相对稳定性,从而防止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7.
探讨早期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抗氧化保护机制.选清洁级SD大鼠64只分为4组:假手术组(Control,12只)、假手术运动组(Control+Ex,12只)、PD组(PD,20只)和PD运动组(PD+Ex,20只).单侧前脑内侧束(MFB)注射6-OHDA建立PD模型大鼠,运动组术后24h开始进行持续4周跑台训练,11m·min~(-1) ,30min·d~(-1) ,5d·(7d)~(-1) .采用阿扑吗啡(APO)诱导旋转检测行为变化,应用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黑质DJ-1变化,比色法检测黑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指标.黑质DJ-1基因表达显示,PD+Ex组比PD组分别明显增加(P0.05);黑质DJ-1蛋白表达显示,PD+Ex组较PD组有明显提升(P0.05);PD组大鼠SOD、GSH-Px活力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1),MDA含量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1);PD+Ex组大鼠SOD、GSH-Px活力和MDA含量与Control组和PD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早期运动干预能提高黑质DA能神经元DJ-1并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8.
将60只wistar大鼠糖尿病造模完成后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CON)、α-硫辛酸(LA)组、游泳训练组(SEX)和α-硫辛酸+游泳训练组(SEX+ LA)进行训练,训练结束后,检测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氧化磷酸化蛋白表达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以便对游泳训练及联合补充α-硫辛酸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行探索.结果显示:α-硫辛酸和游泳运动均可以显著性改善糖尿病引起的3态呼吸水平、呼吸控制率及磷氧比值降低(P <0.05);联合作用在提高3态呼吸及降低4态呼吸方面存在增强作用(P<0.05).在对氧化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面,α-硫辛酸可有效提高complex Ⅰ、Ⅲ蛋白表达;游泳训练具有和α-硫辛酸相似的作用效果,且能显著性地上调complex Ⅳ表达水平(P<0.05),联合作用在提高complexⅠ、Ⅲ蛋白表达水平上存在加强作用(P <0.05).在降低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方面,各种干预方式均可降低ROS含量,提高抗氧化蛋白SOD和GSH-Px水平(P<0.05);联合作用方式在降低ROS,增强SOD水平上有叠加作用(P<0.05).以上结果说明,游泳训练及联合补充α-硫辛酸可能通过对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进一步降低ROS对呼吸链复合物及膜结构的损伤而实现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慢性有氧运动后大鼠血液白介素IL-2和IL-6的变化情况,探讨运动后白介素的应答、适应性反应.方法:120只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急性运动组和四周运动组,跑台速度为25m/min的恒定负荷.各组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h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液中IL-2和IL-6的变化情况.结果:1、一次急性运动后,与安静对照组相比,IL-6的浓度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h均出现升高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浓度的变化与IL-6相似,运动后即刻有所下降,3h后虽有回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有氧耐力运动对白介素的影响:1周有氧耐力训练后,WK1-B,WK1-A,WK1-3h与C组相比,大鼠血液中IL-6的浓度显著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WK1-3h组与WK1-B组相比,IL-2的浓度有明显升高(P0.05),而与WK1-A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有氧耐力运动两周后,WK2-B,WK2-A和WK2-3h组大鼠的IL-6水平与C组有显著的升高(P0.05).两周的有氧耐力使IL-2浓度在WK2-B组较C组有明显的升高现象,差异非常显著(P0.01).WK2-A组与C组相比,IL-2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WK2-3h组与WK2-B组相比,IL-2浓度有显著升高(P0.05)第三周和第四周大鼠IL-2和IL-6的浓度变化不明显,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有氧运动对大鼠白介素的影响不明显,白介素在急性运动后的变化情况与运动强度大小可能有关.周期性有氧耐力训练促进大鼠机体产生良好的适应性,白介素呈"升高-下降"的变化趋势,1-2周是免疫应激阶段,3-4周大鼠机体实现了良好的免疫调节,处于适应阶段.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方法研究了Na~+催化丙氨酸(Ala)分子的手性对映体转变.反应通道研究发现:Ala_1(Ala的稳定构型1)的手性转变有a、b、c和d 4个通道,a通道是羧羟基氢迁移后α-氢以羰基氧为桥迁移,b通道是羧羟基氢迁移后α-氢向羰基氧迁移再接质子从质子化氨基向α-碳迁移,c和d通道是α-氢分别以氨基氮和羰基氧为桥迁移.Ala_2(Ala的稳定构型2)的手性转变有2个通道a和b,a通道是α-氢只以羰基氧为桥迁移,b通道是α-氢迁移到羰基氧后氨基上的质子再向α-碳迁移.势能面计算结果表明:Ala_1手性转变的a和b通道具有优势,反应的总包能垒(反应活化能)是125.4kJ·mol~(-1).Ala_2手性转变的a通道具有优势,反应的总包能垒(反应活化能)是200.0kJ·mol~(-1).结果表明:气相环境下Na~+的催化可显著地降低Ala实现手性转变的能垒.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三七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和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24只8周龄雄性大鼠,随机选取8只为对照组,其余大鼠1次性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55 mg/kg的STZ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将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三七颗粒组(8只/组).三七颗粒组大鼠每天给予质量分数为0.4 g/kg的三七颗粒水溶液灌胃,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12周.灌胃12周末测定大鼠血糖,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肌酐及肾脏病理损伤,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足细胞转分化骨架蛋白(desmin)、肾病蛋白(nephrin)和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造模72 h后模型大鼠血糖浓度≥16.7 mmol/L,表明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三七颗粒组大鼠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值显著降低(P0.05);肾脏系膜增生面积率明显减少,肾脏足细胞足突融合数量明显减少(P0.05);肾组织中的desmin蛋白和α-SMA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nephrin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三七颗粒可改善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足细胞的转分化程度,缓解肾脏病理损伤,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值,可能因此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一系列动物实验来探索不同频段音频对于SD大鼠消化系统的影响,探究大鼠消化系统受音频刺激后的响应规律,为中医五音理论和音乐疗法提供现代科学实验支撑.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宫组、角组和徵组.以70dB相应的中医五音特征音频对宫组、角组、徵组SD大鼠保持24h不间断地刺激,持续28d,观察统计大鼠的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及小肠推进率等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在实验前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数据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音频刺激开始后22~28d宫组间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增加,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角组、徵组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在6~18d增长放缓,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组与角组、徵组相比体质量6~28d增加,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组、角组、徵组与对照组相比进食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组、角组、徵组与对照组相比饮水量2~28d增加,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28d小肠推进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音频刺激会影响大鼠体质量增长与饮水量,但对进食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大鼠对音频刺激具有适应性,长期处于稳定的高分贝音频环境并不会显著改变肠蠕动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将探寻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的抗氧化作用及相关机制.实验一,60只大鼠随机分配到sham组和SAH各时间点组,检测SIRT1、PGC-1α在各组中蛋白水平的变化.实验二,100只大鼠随机分配到sham组、SAH组、SAH+vehicle组、SAH+RSV组和SAH+RSV+EX527组,给予RSV或同时给予RSV和抑制剂EX527,检测SIRT1和PGC-1α的变化以及对应的氧化应激指标、脑水肿和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显示,实验一,SIRT1和PGC-1α在SAH后升高并在24 h达到高峰,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二,经RSV治疗,SAH后SIRT1和PGC-1α明显升高,且对应的氧化应激性损伤和脑水肿较SAH+vehicle组明显缓解、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经EX527处理后,RSV在SAH后的保护作用明显下调(p0.05).结论 RSV在SAH后具有抗氧化作用,且这种抗氧化效果主要通过激活SIRT1/PGC-1α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B(GB)预处理给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模型组、GB各剂量组(8、4、2 mg/kg体质量),通过结扎冠脉30 m in再灌注2 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于术前1 h和再灌注即刻分别尾静脉注射给予1/2量的药物;再灌注结束后,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采用定磷法测定心肌组织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力,采用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MIS)。结果 GB高剂量组 M IS缩小至16.20%,与模型组 M IS(20.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各剂量组 CK活性分别降低为0.69、0.64、0.63 U/m L,与模型组(0.77 U/m 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剂量组LDH活性降低为2.20 U·m L-1,与模型组(2.99 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B高、中剂量组可显著升高Na+/K+-ATP酶活力为3.69、3.78 mmol Pi/g,与模型组(3.09 mmol Pi/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剂量组可显著升高 Ca2+/Mg2+-ATP酶活力为 4.50、4.79、4.81 mmol Pi/g,与模型组(3.97 mmol Pi/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GB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心肌组织的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钛酸丁酯和乙酸锂为钛源和锂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钛酸锂(Li_2TiO_3)纳米粒子,用盐酸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偏钛酸型锂离子吸附剂(钛锂离子筛).配制了盐湖卤水模拟液,在吸附之前向模拟液中加入氢氧化钠除去Mg~(2+)和Ca~(2+),并用所制备的吸附剂进行了模拟从盐湖卤水中吸附锂离子的研究.结果表明偏钛酸型锂离子吸附剂对锂离子的吸附容量为8.25mg·g~(-1),Li~+的分配系数(Kd)为24.54 mL·g~(-1),其数值远大于Na~+(0.52 mL·g~(-1))和K+(0.97mL·g~(-1))的分配系数.Li~+对Na~+的分离因素(αLiNa)为47.2,Li~+对K~+的分离因素(αLiK)为25.3,表明所制备的吸附剂对Li~+具有很好的选择吸附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因子表达情况与中枢神经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组,同期的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头痛患儿86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免疫因子(IL-2,IL-4,IL-6,IL-10,TNF-α,INF-γ,s 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和神经损伤分子(NSE,NPT,MBP,S-100)含量.结果研究组CD69+/CD3+CD4+,CD69+/CD3+CD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CD25+/CD3+CD4+,HLA-DR+/CD3+CD4+,CD25+/CD3+CD8+,HLA-DR+/CD3+CD8+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外周血IL-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6,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4,IL-10,INF-γ在两组间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外周血s 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CD69+/CD3+CD4+,CD69+/CD3+CD8+,IL-2与神经损伤分子水平之间呈负相关(P0.05); IL-6、TNF-α、s 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与神经损伤分子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活化、炎症因子、s 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可能参与了病毒性脑炎患儿中枢神经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Control)、假手术运动组(Control+Ex)、PD组(PD)和PD运动组(PD+Ex).于大鼠内侧前脑束注射6-羟基多巴(6-OHDA)建立单侧损伤PD模型,术后24h实施运动干预.在手术后第1周、第2周和第4周皮下注射阿朴吗啡(APO)评价PD模型可靠性.4周训练结束后进行圆筒与网格行为学测试,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检测纹状体Glu浓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纹状体GFAP和GLT-1的表达水平.APO旋转行为测试和圆筒及网格行为测试结果显示,PD+Ex组大鼠行为功能较PD组显著改善(P0.05).PD+Ex组大鼠较PD组纹状体Glu浓度下降(P0.01),GLT-1表达显著上调,而GFAP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4周跑台运动干预可加速星形胶质细胞对Glu的摄取转运能力,降低纹状体Glu浓度,改善PD模型大鼠行为功能障碍.推测运动促进PD模型大鼠皮层-纹状体Glu能通路的突触可塑性可能也与星形胶质细胞对Glu的摄取转运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定DBP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内Ca2+、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DBP是否通过影响线粒体膜电位而引起支持细胞凋亡.方法建立支持细胞原代培养体系,将细胞分为0.1%DMSO(对照组)、1 mg/L(低剂量组)、10 mg/L(中剂量组)、100 mg/L(高剂量组),分别处理细胞24 h;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支持细胞内Ca2+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酶标仪测定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中Ca2+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中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导致的线粒体膜电位升高在中、高剂量组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BP浓度的增加,Caspase-9与Caspase-3的活性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BP能显著降低支持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线粒体膜的通透性,进一步升高Caspase-9及Caspase-3的活性,并最终导致睾丸支持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香青兰总黄酮(TFDM)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线粒体的保护作用。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复制MIRI的模型的方法。测定心肌梗死程度和心肌组织内ATP的含量,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检测线粒体活性。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TFDM不仅能够明显减轻大鼠心肌梗死程度,提高心肌ATP含量,还能有效保护线粒体的结构完整性,并且TFDM能够显著升高线粒体活性(P0.05或P0.01)。由此可知,TFDM具有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组织以及线粒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原发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20例口腔良性肿瘤患者正常黏膜上皮组织中Foxp3的表达,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oxp3阳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oxp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在高、中分化组为63.64%,低分化组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阳性率与肿瘤TNM分期相关,Foxp3蛋白表达在Ⅲ~+Ⅳ期阳性率为88.24%,在Ⅰ~+Ⅱ期表达的阳性率为60%(P0.05).Foxp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大量浸润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不能进行有效抗肿瘤免疫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