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历摘要患者杨××,男,31岁,已婚,广东籍,工人。门诊号32188,住院号11560。因持续高热3天于1985年4月5日入院。入院前3天始畏寒、发热,曾服“速效伤风胶囊”等药无效,起病后曾有腰痛,但无尿频、尿急、尿痛。入院前25天右下腹曾疼痛而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在我院外科行阑尾切除术,手术经过顺利,阑尾切除后病理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急发作”(病理号5405)。术后曾有发热、牙龈肿胀,用灭滴灵0.4一日三次,共用8天后体温正常,乃于3月18日出院。出院后第2天又发热达39℃,次日体温恢复正常。既往二年来常有口腔粘膜溃疡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SCT诊断肺栓塞的检查方法、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肺栓塞患者的MSCT图像.21例患者均经肘静脉注入造影剂,延迟约20秒,从肺尖到膈下行MSCT扫描,图像传至ADW4.2工作站行MPR、MIP、VR重建.结果21例患者肺动脉充盈良好,血栓表现为部分或完全腔内充盈缺损.对PE的显示MPR效果更佳.结论MSCT是肺栓塞安全、有效、无创伤的诊断方法,对肺栓塞的治疗及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SCT应用CTU重建成像在泌尿系统结石、占位及畸形中的技术与应用.方法:对泌尿系统多层螺旋CT扫描的病例91例,扫描包括常规薄层平扫、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所有数据传输到Vitrea2后处理工作站进行MPR、CPR、VR及MIP等三维重建.结果:(1)重建图像质量与扫描方法、图像重建方法等密切相关(.2)所有病例图像三维重建后,图像能旋转、切割、放大等清晰显示泌尿系统整体和局部细微结构、形状、走行及与周围组织关系(.3)结石患者可显示结石位置、大小及扩张的肾盂和输尿管;(4)肿瘤者局部管腔内造影剂柱变细或突然中断,管壁不光整;单纯狭窄者管腔呈逐渐变细,管壁无增厚(.5)迷走血管压迫狭窄者均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6)重复肾并输尿管畸形者显示双肾盂、双输尿管.结论:采用适当的扫描方法和重建方法,MSCT应用CTU重建成像在泌尿系结石、占位、畸形诊断中与静脉泌尿系造影(IVU)相比有明显优越性,更能满足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为急腹症、便血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经结肠镜、全腹CT、腹部彩超、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的符合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的患者20例.结果5例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他均行内科保守治疗;1例在手术后3 d因肠坏死、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对于中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后处理三维重建在胃肠道疾病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5例经手术或内窥镜活检证实胃肠道疾病的MSCT三维重建并与大体病理解剖对照;所有病例均运用16层MSCT进行螺旋扫描,扫描后运用后处理图像技术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内窥镜(CTVE)、表面遮盖显示(SSD)、透明显示(Raysum)三维重建.结果:65例中后处理重建技术诊断准确39例;对病变大小、形态、癌肿向周围侵犯的程度、肿瘤灶周血供等情况清楚显示.结论:MSCT结合后处理三维重建技术在胃肠道疾病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胃肠道肿瘤的定位、病变累及的范围等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1997--2007年收治的20例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认为,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困难,应高度警惕;对怀疑或诊断为胰腺损伤者,应尽早手术探查,并根据损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该院小儿消化性溃疡病诊断20例分析的报道。可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8.
朱宏  魏铭 《甘肃科技》2013,(21):134-135,95
分析了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多排螺旋CT(MSCT)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对经手术病理证实16例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MSCT图像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6例均行增强.16例均为胸腔内单发肿块,大小不等,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最大19cm×17cm×11.5cm,最小直径2.3cm,12例较大肿块密度不均匀,多数内见囊变及坏死,4例内见钙化,4例小肿块密度均匀,平扫CT值21-37HU,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持续强化,CT值43-85 HU,4例呈“地图样”强化,5例肿瘤内见血管影.7例位于右侧,9例位于左侧,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进行后处理可进一步明确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MSCT检查有利于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范围、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对SFTP的诊断有重要价值,SFTP的MSCT有一定的特征,但最终需病理学确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精索扭转的早期诊断及处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例精索扭转患的诊治资料,并结合献进行分析。20例经彩超诊断明确后手术治疗及对侧睾丸固定。结果:13例随防1~3年,4例睾丸萎缩,5例生精功能低下。结论:彩超多普勒超声成像是诊断急性精索扭转的可靠方法,治疗上主张早期手术及预防健侧固定。  相似文献   

10.
范宗祥 《科技信息》2008,(20):314-314
本人收集近几年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的肺结核患者20例,从诊断治疗的思路上进行分析总结,期望对防止肺结核的误诊误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说“伤风感冒是万病之源”。其实不只是感冒,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身边还潜伏着比伤风感冒更要可怕的“万病之源”。那就是便秘和腹泻等来自肠道的毛病。有不少人平时就受到便秘的困扰。最近,“我好像有点便秘”这句话,在女性之间成为极为普遍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普通超声显像分析20例异位妊娠的类型,旨在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用东芝SSA-240型普通B超对异位妊娠进行诊断.结果:输卵管妊娠18例(其中左侧6例,右侧12例);左宫角妊娠1例;右卵巢妊娠1例.结论:普通B超对异位妊娠可作出较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子宫颈腺体囊肿,也叫纳氏腺囊肿,本病是妇科常见病的一种,是由慢性宫颈炎、子宫颈腺体及周围组织增生,宫颈肥大所致.近一年来我院检出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炎症性肠病在临床上诊断较为困难。我院1998~ 2 0 0 0年收治了 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 ,经内镜统计学分析及积分[1] 判断克隆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后 ,均予以SASP等灌肠治疗 ,效果较好 ,现分析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1998~ 2 0 0 0年 3年期间住院病人 5例 ,病例号分别为 80 175 ,88312 ,8835 8,88775 ,8910 0 ,男 4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5 0 .8岁。 5例炎症性肠病内镜检查及病史特征如下。病例 1:80 175 ,女性 ,73岁 ,以腹痛、脓血便 3天入院 ,既往有类似病史二十余年。入院后大便培养阴性 ,ESR 2 3mm /h ,TBiL 2 1.5 6mm…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AVS(包括HAPVS和HAHVS)的MSCT影像学表现,评价MSCT在AV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HCC患者中的68例合并AVS患者的MSCT表现.所有患者采用SiemensSensation16层螺旋CT行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20~25 s,静脉期延迟55~60 s,将采集的薄层图像传到Wizard工作站进行血管重建,部分病例采用SSD,VRT,MIP技术,部分采用MPR技术.结果门静脉主干和/或1级分支提早显影,或显影密度大于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者,属于中央型(n=15);门静脉2级和/或以下分支提早显影,或显影密度大于上1级分支者,属于周围型-Ⅰ型(n=18);一过性肝实质强化者,属于周围型-Ⅱ型(n=32);4例HAHVS HCC病灶内粗大迂曲引流静脉汇集至肝静脉,肝静脉提早增强、浓密显影.SSD,VRT和MIP对中央型AVS显示率达100%,在显示能力上无统计学意义;在周围型-Ⅰ型上,SSD的显示能力不及VRT和MIP,VRT和MIP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对于周围型-Ⅱ型,3种技术显示均较低,无法用来评估,补充采用MPR,MPR对THPE的显示能力达100%.结论HCC合并AVS具有多种复杂的表现形式,CTA可以弥补CT横轴位的不足,二者结合,明显提高了AV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诊断(附20例报告)傅元芳,陈金城(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510630,广州)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放射线;诊断中图分类号:R816-8近年来临床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逐渐增多,为加深对本病X线征象的认识,我们观察了本院从19...  相似文献   

17.
从腹泻豚鼠体内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 ,经生化试验 ,凝集试验等鉴定为肠炎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应用20%甘露醇对20例结肠癌患者的术前肠道准备进行了观察。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使患者术后恢复快.无感染发生。经过临床观察,效果佳。  相似文献   

19.
20.
小肠肿瘤的X线诊断(附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毅 《甘肃科技》2002,18(5):59-59
小肠肿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肿瘤 ,仅占胃肠道肿瘤的 5 %。其起病隐匿 ,缺乏特征性体征。并且居体腔深处 ,其肿块不易扪及。病人多因腹部疼痛、腹胀、消化道出血、贫血、间歇性肠梗阻或者其他疾病而就诊。常规钡餐透视检查时 ,钡剂排入小肠需较长时间 ,钡剂易凝絮而使密度增高 ,肠管不能充分扩张 ,肠管又互相重叠 ,易将病变遮盖 ,再加上不能连续观察小肠 (每隔0 .5— 1H复查一次 ,间隔期间常常正是钡剂通过病变处 ,因而无法发现病变区域的改变 )故很容易将小肠病变遗漏。小肠双向双对比造影术 ,使全程小肠获得良好双对比影象 ,效果满意。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