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研究了蒺藜皂甙对大强度训练大鼠血清ALT、AST、CK、LDH、BUN、睾酮水平生化指标的影响。对雄性SD大鼠进行7周大强度跑台训练,采用递增强度跑台训练,建立大强度耐力运动模型。结果显示:力竭运动后,蒺藜皂甙组大鼠血清ALT、AST、CK、LDH活性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蒺藜皂甙组大鼠血清BUN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的降低(p<0.01);蒺藜皂甙组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表明:蒺藜皂甙能减轻大强度耐力运动对大鼠肝脏、心肌、骨骼肌等组织细胞的损伤;蒺藜皂甙能提高大鼠睾酮水平,降低运动大鼠体内蛋白质分解,从而延缓大鼠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补肾健脾方治疗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补肾健脾法进行治疗,对照组42例为西医综合治疗,观察两组肝肾功能情况,即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24 h尿量、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e)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均得到显著改善(P0. 05);对照组均无显著改善(P0. 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BIL,ALT,AST及ALP均得到显著改善(P0. 05),但两组GGT差异不显著(P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量、BUN和Cre均得到显著改善(P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24 h尿量、BUN和Cre均无显著差异(P0. 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24 h对照组尿量、BUN和Cre均得到显著改善(P0. 05).结论补肾健脾法对肝肾综合征的治疗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三个药对及全方地格达-4味汤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的生物效应,进而验证地格达-4味汤配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方法:取150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肋柱花加栀子大中小三个剂量组、肋柱花加胡黄连大中小三个剂量组、肋柱花加瞿麦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地格达-4味汤大中小三个剂量组等15组.给药14天后,各给药组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胺(D-GlaN) 300mg/kg进行造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梅(ALT)含量,继而比较药对及全方血清AST和ALT含量.结果:地格达-4味汤可明显降低D-GlaN致肝损伤大鼠的血清AST和ALT含量(P<0.05).肋柱花加栀子药对大和中剂量组AST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而ALT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肋柱花加栀子小剂量组未能明显降低血清AST、ALT含量(P>0.05).药对肋柱花加瞿麦和肋柱花加胡黄连组均未能明显降低血清AST、ALT含量(P>0.05).结论:地格达-4味汤全方对D-GlaN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药对.因此,本实验可提示地格达-4味汤配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槟榔十三味丸(高尤-13)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肝肾毒性的影响,随机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根据蔗糖水消耗量分为6组:槟榔十三味丸低、中、高剂量组(0.25,0.5,1.0 g·kg~(-1)),氟西汀组(3.3 mg·kg-1),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8 d后,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UREA)、肌酐(CREA)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血清ALT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细胞轻度肿胀、变性,肝窦缩窄,细胞界限不清(P<0.05).槟榔十三味丸低、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血清ALT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给药各组与氟西汀组大鼠的肝脏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毒性病变(P>0.05).各组大鼠血清AST、UREA、CREA含量无显著差异,肾脏病理变化不显著(P>0.05).说明槟榔十三味丸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无肝肾毒性,并具有肝损伤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力竭跑台训练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和不同组织中NO含量,研究了茜草提取物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血清酶活性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安静组比较,运动力竭组大鼠血清ALT、AST、LDH和CK活性显著升高(P<0.01),不同组织NO含量较显著升高(P<0.05);与训练力竭组比较,茜草提取物组大鼠血清ALT、AST和CK活性有较显著下降(P<0.05),不同组织NO含量较显著升高(P<0.05),使大鼠运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白藜芦醇对大鼠血清指标及肝指数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对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将7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连续给药30 d后称取大鼠重量,取血清分别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并测定肝指数、肾指数、脾指数.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能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TG的水平(P0.05),提高了SOD的含量、降低了MDA的含量(P0.05).说明白藜芦醇具有降低大鼠ALT、AST的作用,对肝损伤大鼠具有肝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和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5 mg/(kg·d)]组、虎杖苷[160 mg/(kg·d)]组,每组15只。正常组予以普通饲料饲养,其他各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制造AS模型。分别于第0,4,8和12周末记录体质量变化、同时以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PO-PAP)检测甘油三酯(TG)、直接法-选择抑制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HOP-PAP法检测胆固醇(CHO)、直接法-表面活性剂清除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于第12周末检测大鼠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计算Lee's指数、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Lee's指数,血脂水平,MDA,AST,ALT水平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和NO水平显著下降(P0.05);经药物治疗12周后,虎杖苷组和辛伐他汀组大鼠Lee's指数,IMT,血脂水平,MDA,AST,ALT水平明显下降(P0.05),SOD和NO水平明显上升(P0.05);虎杖苷组比辛伐他汀组大鼠的AST和ALT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虎杖苷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血脂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肝脏功能和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巴中产栀子对大鼠肝损伤模型保肝降酶药理效应。方法采用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制备肝损伤模型、分别灌胃给予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70%醇溶性有效部位,速率法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观察巴中、湖北、江西和江津产栀子对CCl4导致的大鼠肝损伤模型降低AST和ALT作用。结果四个产地栀子无论是水溶性有效部位,还是70%醇溶性有效部位均具有非常显著的降低AST和ALT作用(与肝损伤模型组Model比较,分别为P <0.001、P <0.01、P <0.02、P <0.01);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比70%醇溶性有效部位降低AST、ALT的效果更好,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 >0.05)。巴中产栀子提取物降低AST、ALT效果比江西、湖北、江津产栀子更好(尤其水溶性有效部位),巴中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对肝损伤大鼠AST活性降低作用显著优于江津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P <0.05),非常显著优于湖北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P <0.01),极显著优于江西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P <0.001);巴中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降低ALT作用与湖北、江西、江津产栀子比较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但是无显著的差异(P >0.05);巴中产栀子70%醇溶性有效部位降低 AST、ALT 作用比江西、湖北、江津产栀子更有优势,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栀子对大鼠CCl4肝损伤模型保肝降酶效应研究结果证明巴中产栀子的品质更优、疗效更佳。巴中产栀子作为川产道地药材的开发研究值得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法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类胡萝卜素提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肝细胞坏死程度的影响,建立CCl_4诱导大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是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低、中、高剂量组(受试样剂量分别为0. 187 5、0. 375、0. 75 g/kg),检测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并观察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情况。结果显示,法夫酵母类胡萝卜素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 0. 05),受试样品不同剂量组大鼠的肝细胞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表明,法夫酵母类胡萝卜素提取物对大鼠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随机分类方法,观察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两种方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EGV)破裂出血疗效及副作用.方法37例病例分成两组,奥曲肽组19例,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组(以下简称联合用药组)18例.结果两组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奥曲肽组85.5%,联合用药组85.0%.失败率奥曲肽组14.5%,联合用药组1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奥曲肽组10.5%,联合用药组2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方法治疗EGV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基本相似,但联合用药组副作用率明显高于奥曲肽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复方山楂煎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 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山楂煎剂(低剂量14. 85 g生药/kg、中剂量29.7 g生药/kg、高剂量59.4 g生药/ kg)组,脂必妥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8周,造模后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其余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治疗6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 化酶(SOD)、谷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肝组织中的甘油三酯(TG)和肝体比,并采用HE染色 观察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 表达。结果 复方山楂煎剂可显著降低脂肪肝模型大鼠肝体比、血清MDA、ALT以及肝脏TG含量(P<0.05或P< 0.0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脂肪肝模型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P<0.05)。复方山楂煎剂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AST含量(P<0. 05或P<0. 01)、显著提高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SOD的活性 (P<0. 05或P<0.01)和显著降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脂肪肝模型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P <0.05)。复方山楂 煎剂可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诱发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结论复方山楂煎剂可有效地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随机分类方法,观察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两种方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EGV)破裂出血疗效及副作用.方法:37例病例分成两组,奥曲肽组19例,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组(以下简称联合用药组)18例.结果:两组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奥曲肽组85.5%,联合用药组85.0%.失败率:奥曲肽组14.5%,联合用药组1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奥曲肽组10.5%,联合用药组2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方法治疗EGV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基本相似,但联合用药组副作用率明显高于奥曲肽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虎杖对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以白酒灌胃的方法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凯西莱(阳性对照)组、虎杖大、中、小剂量组。以肝指数,内脏脂肪指数,血清NO、ALT、AST、CHOL、TG、LDL、HDL,肝组织匀浆SOD、MDA和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等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虎杖大剂量组肝小叶中仅有少量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内脂滴颗粒较小,肝指数、内脏脂肪指数、AST、ALT、MAD和NO降低、SOD升高;虎杖中剂量组除AST外也降低;虎杖小剂量组肝指数降低;虎杖大、中、小剂量组TG、CHOL、HDL、LDL均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虎杖对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大鼠肝损害和线粒体自噬特异性蛋白Mfn1、Mfn2表达的作用。将18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解毒化瘀颗粒给药组(JDHYKL组)。采用D-GalN+LPS复制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JDHYKL组给予解毒化瘀颗粒造模前5天开始灌胃给药,延续至成模后24 h,正常组与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等量蒸馏水代替。检测各组大鼠ALT,AST和TBIL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自噬特异性蛋白Mfn1、Mfn2表达。经解毒化瘀颗粒治疗后大鼠肝组织肝细胞形态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细胞呈条索状排列,部分假小叶形成,肝细胞坏死及空泡化较模型组减轻,同时可明显降低LF大鼠ALT、AST(P0.05),提高Mfn1、Mfn2表达(P0.05)。解毒化瘀颗粒可能是通过上调Mfn1和Mfn2的表达抑制线粒体分裂,推动线粒体结合,降低碎片化现象,保护线粒体,而对大鼠肝衰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针刺对焦虑障碍大鼠肾上腺心房利钠肽、C型利钠肽水平和血浆皮质酮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焦虑障碍的部分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组、针刺组大鼠建立慢性情绪应激刺激焦虑模型,针刺组同时针刺“内关”、“神门”,每2 d针刺1次,45 min/次,共15 d.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相同方法固定,不做任何干预.使用高架十字迷宫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计算进入开臂次数( OE)和停留时间( OT)分别占进入总次数和停留时间的百分比;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酮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肾上腺心房利钠肽、C型利钠肽水平.结果针刺组大鼠OT值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OE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浆皮质酮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大鼠浆皮质酮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肾上腺皮质和髓质中的心房利钠肽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C型利钠肽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大鼠肾上腺皮髓质心房利钠肽明显高于模型组,C型利钠肽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肾上腺髓质心房利钠肽、C型利钠肽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通过调节外周肾上腺髓质心房利钠肽、C型利钠肽水平,进而影响血浆皮质酮释放,抑制HPA轴活性,发挥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艾灸配合奥曲肽对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选取甘肃省华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9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艾灸配合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少(P0.05)。艾灸配合奥曲肽对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用CCl4构建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水平和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光镜下小鼠组织病理变化为评价指标,研究石榴汁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石榴汁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ALT水平(P0.01),同时显著升高肝组织中GSH-Px(P0.01)和SOD(P0.05)水平,且显著降低MDA含量(P0.01),而石榴汁各剂量组小鼠血清AST、ALP、TB水平和肝脏指数的变化与模型组未形成显著差异(P0.05)。从病理切片上分析,石榴汁也能明显减轻肝损伤程度。因此,石榴汁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结合高脂饲料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建立的理想方式。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各15只,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并灌服白酒,持续四周。实验结束时从大鼠眼眶静脉丛采血,测定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肝脏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肝内糖原含量、肝细胞凋亡情况、肝脏系数。结果模型组动物的肝脏指数、血清中的TC、TG和HDL-C、肝糖原、肝脏中MDA的含量、SOD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升高(P<0.05);模型组动物血清中的ALT和AST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升高(P<0.01);模型组动物肝脏的脂肪化、炎症和坏死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灌服酒精加以饲喂高脂饲料能成功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对高热症SD大鼠模型的退热作用。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浓度不一样的脂多糖(5、10、20、40、60、80μg/kg),对各组的体温变化进行观察记录,采用LPS最适宜的剂量建立脂多糖(LPS)大鼠发热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配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及大承气汤5、2.5、1.25 mL/kg组。对大鼠药物处理后每隔30 min测量一次体温,连续记录6 h,观察各组用药后体温变化,记录各自变化温度值,对退热效果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各剂量组退热作用均明显提升(P0.05),对LPS作用下的大鼠发热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结论:大承气汤对LPS作用下的发热有良好的解热作用,而且呈现出剂量依赖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随机分类方法,观察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两种方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EGV)破裂出血疗效及副作用。方法:37例病例分成两组,奥曲肽组19例,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组(以下简称联合用药组)18例。结果:两组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奥曲肽组85.5%,联合用药组85.0%。失败率:奥曲肽组14.5%,联合用药组1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奥曲肽组10.5%,联合用药组2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方法治疗EGV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基本相似,但联合用药组副作用率明显高于奥曲肽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