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扫描电镜和环境扫描电镜在地学领域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区信息是现代物质信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扫描电镜捕捉物质微区信息具有分辨高、放大倍数大、景深大、立体感强、样品制备简单的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本文综述扫描电镜(SEM)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在矿物、岩石学、石油地质、工程地质、天文地质、古微生物学等不同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状况。结果表明扫描电镜(SEM)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在地学微区信息提取方面有不可代替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两种典型的有害浮游植物微小原甲藻和Takayama pulchellum(T.pulchellum)各设计了4条特异性探针,并采用基于PCR管载体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检测了这些探针的标记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微小原甲藻和T.pulchellum核糖体大、小亚基DNA(LSU和SSU rDNA)的序列信息所设计的8条荧光标记探针均能够特异性地识别这些目标藻。各探针的标记效果有一定差异,经过标记的目标藻细胞在单种和自然水样混合样品中均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进行识别和区分。针对微小原甲藻和T.pulchellum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将有助于对样品中这些目标藻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流式细胞仪的细胞周期分析和免疫印迹方法来研究浮游植物的细胞增长率.检测和分析同步化后的有害浮游植物Takayama pulchellum,可知T.pulchellum的S期大约出现在10h左右.免疫印迹检测的结果显示抗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和抗Pfiesteria piscicida的PCNA抗体与T.pulchellum无明显的阳性杂交信号出现,表明这2种PCNA抗体不能作为检测T.pulchellum PCNA表达的抗体.Rubisco抗体免疫印迹反应的信号强烈,但与细胞生长状态的相关关系不够明显,其特异性不高使其不能作为理想的指示细胞原位生长率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蕨(Pteridium aquilinum (L)var,latiusculum(Desv.)Underw.)的游动精子为长带状,呈螺旋状弯曲。刚从精子器释放出来的每个游动精子的外面均有一极薄的透明膜包裹,游动精子的鞭毛有40 ̄50余条,仅生于游动精子细胞前段约3/5的长度上,精子后部无鞭毛,而所有的鞭毛均生于游动精子螺旋的外侧面,内侧面均不产生鞭毛,扫描电镜下观察,鞭毛表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稳定高效生物脱硫催化剂,采用海藻酸钠(SA)包埋法制备生物脱硫菌UP-1的固定化细胞,使用环镜扫描电镜(ESEM)对固定化细胞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可以重复使用5次以上,而未固定化细胞只能有效重复使用2~3次;固定化小球内部的网状结构、表面的致密表层和固定化细胞初始阶段存在覆盖物,说明SA是固定UP-1的合适载体,反应底物和产物在固定化载体中的传质阻力增加和包埋材料对UP-1的初始覆盖导致了固定化UP-1脱硫活性的降低;最佳条件下得到的固定化细胞菌体在载体内部均匀饱和分布,这从微观结构上证明固定化可以提高生物催化剂总脱硫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在南京发现的蓝色裸甲藻,测定了它的藻胆色素。证明蓝色藻胆蛋白不是山“胞内蓝藻”(Cyanellen)所提供。电子显微镜的扫描表明细胞表面有众多的突起,不是光滑的;横沟内的鞭毛不是“带状”而是由细纤维丝膜状物拉着的螺旋形。透视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该藻有两个类型的细胞核,即“甲藻核结构”(Dinocaryotic structure)和“真核结构”,(Eucaryotic Structure),真核与叶绿体有一个共同的膜的包被,有一个与原生动物相近似的伸缩泡系统。叶绿体是分枝状,在细胞的边缘位,但也有其它形态。有淀粉颗粒而无“造粉核”或称”“蛋白核”(Pyrenoid),多数位于叶绿体外或之间,类囊体与一般甲藻不同,不是三个排成一条“带”而是两个排列成“带”。有发达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鞭毛不论纵沟内的或横沟内的,其横切面,均为9+2的形式,其纵切面是由纤维丝成束的结构。蓝色色素提取物,可见光最大吸收峰为456nm,与隐藻藻胆色素十分相似。从细胞亚微结构及其色素性质,作者认为它是藻类演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类型的甲藻共生体。  相似文献   

7.
某些甲藻在面对不良环境时,机体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失去鞭毛、积累营养物质形成甲藻包囊沉入水层底部,一旦周围环境适宜,沉积物中甲藻包囊便可以萌发形成营养细胞再次进入水体.甲藻包囊的大量萌发极易形成甲藻优势种爆发,进而出现有害藻华现象.作为甲藻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包囊对甲藻种群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甲藻包囊组成与分布可以间接反映一段时期内上层水体的营养状况,继而推测出调查海域是否有藻华爆发的潜在威胁.本文主要阐述了甲藻包囊的基本形态分类和术语,甲藻包囊沿革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甲藻包囊与上层水体浮游植物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收集20~32周人胎,在光镜和扫描电镜(SEM)下观察阑尾的组织发生。20周阑尾腔小壁薄、管壁四层结构与成人相似,绒毛、肠腺、内分泌细胞和杯状细胞已出现。固有膜含丰富的弥散淋巴组织,并有许多淋巴小结突人粘膜下层;固有膜含少量不规则的肠腺,多数埋于淋巴组织中30~32周淋巴小结数量增多,但未见生发中心出现。SEM下观察20周后阑尾内的内分泌细胞有表面光滑和粗糙两类;20~28周阑尾淋巴组织的细胞间隙充满小囊和小泡,细胞表面有短而不规则的微绒毛。  相似文献   

9.
用扫描电镜(SEM)对几种常见豆类种皮进行了观察,并对其所含元素成份作了X射线能谱分析(EDAX)。结果表明各种皮结构及所含元素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的精贵仪器,本文通过对两门不同的实验课进行比较性教学,初步探索出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文章比较分析了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的差异,探讨三种形态学检测法在尼古丁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凋亡中的应用。用终浓度为100μM的尼古丁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24 h,不加尼古丁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应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确定尼古丁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三种形态学检测方法均可检测到尼古丁明显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荧光显微镜检测法因操作简便、灵敏度较高、价格适中,更适用于本实验。  相似文献   

12.
对一些植物的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下的观察研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探讨了在植物系统分类中的意义,以期为植物系统学研究提供新的、有价值的性状依据。  相似文献   

13.
鳜消化道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对鳜消化道粘膜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描述了消化道各部分表面结构的特征并对鳜消化道上味蕾的类型和分布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鳜的味蕾广泛分布于口咽腔中,主要有3种类型.食道粘膜的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微脊结构.鳃弓上有成排的小齿,排列整齐,可见杯状细胞.胃粘膜上皮细胞界限清楚,胞体圆型突起.中、后肠表面分泌物逐渐增多. 该文还讨论了硬骨鱼类消化道表面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福建11种有毒蜜源植物花粉形态的观察结果,并对每种花粉的形态、表面纹饰、植物的分布以及主要识别特征进行论述。为花粉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蜂蜜的鉴定提供有用的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聚天冬氨酸对硫酸钙的阻垢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可生物降解的新型聚合物阻垢剂聚天冬氨酸对硫酸钙的阻垢性能,探讨了共聚物质量浓度、钙离子质量浓度、硫酸根质量浓度、温度、pH值等因素对聚天冬氨酸阻硫酸钙垢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研究了聚天冬氨酸对硫酸钙的结晶形态的影响,在聚天冬氨酸质量浓度为2 mg/L时,硫酸钙晶体产生了严重的变形.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对硫酸钙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石刁柏嫩茎为外植体诱导初始愈伤组织,以初始愈伤组织诱导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对3种不同类型愈伤组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愈伤组织在形态和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本综述文章介绍了若干个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的检查方法,如胶体金、铁蛋白、外源凝集素、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二次电子像、背散射电子像等在扫描电镜上的应用。本技术需要有高分辨率的扫描电镜,并装备的场区发射电子枪、二次电子和背射电子检测器,还要有临界点干燥器、喷碳仪以及胶体金结合物(抗体、蛋白A、链抗生物素蛋白、外源凝集素等)、铁蛋白结合物、HRP—结合物等。  相似文献   

18.
秋海棠属植物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秋海棠属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花粉粒均为超长球形,具三孔沟,条纹状雕纹。花粉粒大小和外壁雕纹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及相位差显微镜对下列三种吸虫毛蚴进行了比较观察。一、肝片形吸虫毛蚴:顶突呈厚壁圆环状,中央为顶腺开口,壁上有4个腺体的开口及6根短纤毛。纤毛上皮细胞共21个,排列顺序为6.9(6.3)、4.2;第2列由2个完整的亚列组成。在第1、2列上皮细胞间的细胞嵴上,有2个侧乳突和4个细胞间嵴小突。二、布氏姜片吸虫毛蚴:顶突由2个唇瓣样物构成,中央为顶腮开口,未见其它小孔及纤毛。纤毛上皮细胞数及排列顺序与肝片形吸虫的相似,但第2列只有一个半亚列组成。三、日本血吸虫毛蚴:顶突呈网格状,上有2个穿刺腺开口及4—6根短纤毛。纤毛上皮细胞共22个,排列顺序为6、9、4、3,第2列呈单行排列。在第1、2列细胞间,有2个侧小突和多个细胞间嵴小突。本文还对上述各种结构的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样品形态观察,图像立体感强。但是在观察过程中经常因为荷电效应,影响图像质量,消除荷电效应在扫描电镜使用过程中非常重要。文中对荷电效应产生原因进行论述,并对减轻荷电效应的常规方法进行说明。比较TV拍照、积分拍照、慢拍照的33种拍照方式。重点探讨积分拍照方式消除荷电效应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满意的图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