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红透山铜矿矿岩学轴压缩状态下声发射实验,分析了各种岩石产生声发射的机制及岩体破坏机制。实验表明,声发射的显著增加都发生在极限应力的95%,因此,声发射显著增加作为岩体破坏预报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岩爆是高地应力区地下工程硐室开挖施工中常见的一类动力失稳地质现象。以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为背景,通过对2#竖井工程施工过程中岩爆进行综合调查与理论分析,采用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预报技术进行了综合预测和分析,得出岩爆发生时的声发射特征与动态演化规律,并提出岩爆综合防治措施,保证了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岩石压入硬度与声发射参数如累计信号数、总能量、峰值RMS(信号均方根值)、积分RMS等之间的关系,在9种不同的岩石中进行了压入试验。结果表明:岩石压入硬度与声发射信号的积分RMS有最好的相关关系。有可能利用积分RMS这一参数来估价岩石压入硬度,并进一步预报岩石可钻性。  相似文献   

4.
声发射源定位的测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介绍了声发射源定位的测度方法,推导了时差测量公式,设计了时差测量电路,总结了多通道声发射测试仪的时差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老顶周期断裂前后的弹性基础梁模型,分析了老顶断裂位置及其在采场前方的矿压显现。研究表明,老顶通常在煤壁前方断裂,断裂时煤体上出现“压缩—反弹—压缩”三个区域,利用相应的显现可成功预报顶板来压。文中讨论了有关因素对断裂位置及显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非线性理论为指导,建立了采场声发射监测预报的灰色突变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流程。最后,以某金矿的监测结果来验证该模型,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岩体声发射检测技术在采场顶板安全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体在破坏过程中,必然产生声发射现象。岩体声发射的频度、强弱及高能事件与岩体的破坏过程密切相关。根据岩体声发射的特点及其相关参数将岩体声发射检测技术应用于采场顶板安全等级划分,为采矿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指导。矿山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磨削加工的声发射信号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磨削加工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磨削过程中声发射信号影响因素,指出各种声发射信号与其磨削加工状态与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可以用来对磨削加工过程和磨削质量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了耳声发射的产生机理和分类,论述了短声诱发耳声发射(CEOASEs)的实验及其提取方法。在锥形核时频分布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及相应分析软件计算了来自具有正常听力人左右耳CEOAEs的时频分布。根据试验和计算结果,讨论和分析了它们的时频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得出了时间一个具有正常听力人左右耳CEOAEs的波形、主要发射频率的数目及持续时间具有相似性等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门头沟煤矿两个试采面的实际观测研究,基本模清了坚硬顶板采场上覆岩层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成功的预报了顶板来压。实际控制效果表明,所得结论比较符合现场实际。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顶板的屈服状态结构模型,利用板的刚塑性极限载荷上限解推导出弹塑性上限解,消除了因忽略弹塑性变形而造成断裂步距偏大的影响,得到比较符合实际的四边实体煤采场顶板断裂步距计算式,并用实测资料确定了其修正参量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3.
白腊坪煤矿K_(13)缓倾斜薄煤层系三迭系煤层,平均厚度为1.0米,其上直接赋存一层8.0米厚的坚硬顶板。本文用薄板理论研究其顶板的应力分布规律,并且用最大拉应力强度理论推导出顶板初次及周期来压步距的理论计算式。应用该理论计算式对现场实施来压预报获得了成功。实践证明,用薄板理论研究薄煤层坚硬顶板的应力分布是合理的,对于生产现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场老顶初次破断机理与破断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典型浅埋煤层工作面的实测和模拟,发现了采场老顶初次破断的非对称现象。运用相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采场顶板初次破断机理,确定了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板的极限分析法求老顶的断裂步距,从而解决了按板模型周现有的方法不能计算老顶周期断裂步距的问题这种方法的另一个显著的优点是它不但适用于矩形采空区而且也适用于非矩形采空区。作者导出了几种常见开采边界老顶的初次、周期断裂步距的表达式,并通过算例说明了公式的用法。本文最后讨论了工作面长度和开采边界对老顶断裂步距的影响,提出了对坚硬顶板控制有实际意义的工作面临界长度的概念。图5,表1,参6.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老顶与直接顶间作用力大小和分布,研究了老顶运动状态对直接顶断裂位置的影响,提出“Q-判据”,为进一步研究控制直接顶断裂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将老顶岩层视为板结构,应用板的屈服线分析法研究各种开采边界条件下老顶岩层的周期性断裂规律及断裂型式的变化,建立两侧断裂跨度与来压步距的关系,按平面问题研究采场矿压的条件和范围以及板结构对沿空留巷的影响。研究表明,用屈服线分析法研究“岩板”的破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直接顶岩层初次来压阶段顶板事故占较大比例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合理确定初撑阻力强度、始动阻力强度及最小控顶距等来有效控制直接顶岩层初垮运动、防止事故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力学分析、现场研究,指出坚硬顶板二次断裂是客观存在的,二次断裂位置决定了顶板与支护的稳定性。研究表明,二次断裂主要发生在煤壁处和切顶线处、也可能在煤壁前方,其决定于顶板厚度与悬顶距、支护阻力及煤体残余强度,通过改变支护阻力可以实现二次断裂位置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