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延安民族学院抗战时期创办的高等院校,它以培养少数民族青年为己任,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誉为延安时期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在延安民族学院创建背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回顾了学院的教育方针、组织结构、课程设置和学习环境,论述了学院对少数民族青年在思想、文化、劳动等方面的培养和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郭夫兵 《科技信息》2011,(36):217-217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学院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异,如何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水平进行因材施教是每个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高职学院所面临的难题,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当地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新书介绍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民族知识问答》一书。该书由周德清编著,金涛主审 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普及民族知识。因为大连民族学院是一所新建的民族学院,受教育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办学的宗旨主要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而全院绝大多数教职工在调入本院之前,未曾从事过民族工作,对民族知识了解不多,这就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鉴于此,在全院师生中普及民族知识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日益增多,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学生相比,由于文化背景、宗教、风俗习惯和成长环境等若干因素的不同,其思想和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只有准确把握这些特殊性,立足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实际,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政治思想强、科学文化素质高的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腾飞打下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5.
民族高校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这对我国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着对法律认识水平不到位、法律文化意识较差的情况。本文主要对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法律文化意识培养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朱树亭 《甘肃科技》2016,(4):81-82,85
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及重庆师范大学少数民族学生特点,提出从尊重民族习惯、加大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帮扶、积极开展学业帮扶、多种形式提高文化适应能力4个方面推动少数民族学生适应学习环境,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利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1985年和2000年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状况的变化作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并探讨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状况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优生、优育、优教和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谷兰 《科技信息》2011,(9):I0138-I0138,I0084
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问题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升学,就业,甚至影响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高科技人才的培养。然而我国当前的少数民族英语教育却严重滞后。本文以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例对我国少数民族初中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既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地区文明进步的标志.本研究基于云南省25个少数民族人口数(2003年)和2007年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1604份问卷调研数据,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云南省25个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基本相等、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民族本身的发展息息相关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教师信念的视角出发,以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为例,分析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这一全国性政策及其在各地的实施方案。文章首先梳理了教师信念的内涵,指出教师信念是教师作为人的个人信念系统中的一部分,其形成与改变是一种具有持续系统性、环境条件性和时间条件性的反应;我国少数民族乡村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教师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依赖于教师信念的建立、维持和发展。然后在教师信念视角下对该计划及其在八个少数民族集中的典型地区的实施方案予以了探讨,揭示了其积极影响与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建立完善职前教师教育的教师信念培养体系、以持续发展为基础的职后教师信念培养体系、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全方位支持服务体系以及教师信念研究与监测体系,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建立与发展教师信念,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1.
马艳芬 《甘肃科技》2010,26(23):167-169
运用文件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对甘肃省6所高校600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体育消费行为的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淡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达到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带动民族地区体育普及、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位于偏远地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少数民族中职教育中,要结合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教学。根据少数民族的特殊情况和特点做好教学设计,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该文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层次民族学生中职教育中语文教学的困难,解决策略以及职业语文能力培养方式等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民族高校公共英语教育对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如学生学习英语时受母语干扰、学习者学习动机不足、缺乏懂民族语的英语老师、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英语教学与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从而提高民族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动态     
我院重新开办少数民族预科部我院的少数民族预科部,是为了适应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发展经济文化的需要,针对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的特点办起来的。一九五六年开始招收高中班,以后又增设初中班和大专先修班,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升入高中和大学,为我区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培养了一批文化和经济建设人材。据统计从,开办以来共培养了1460多人,其中的720多名高中、大专先修班学生,有400多名升入高等院校深造。学生毕业后,有的当了  相似文献   

15.
民族舞蹈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水平比较低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选择少数民族舞蹈更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更易为少数民族群众所接受,通过健身,开阔眼界,增强体魄,能够尽快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人才,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是民族地区的文化高地,是民族文化的荟萃之所。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服务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是高校服务当地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服务途径有:输送高级人才,创新先进理论,提供政策咨询和其他智力支持,建设示范园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目标是实现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和构建多民族文化和谐发展,因此,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服务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传承、弘扬和创新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引介、评价和借鉴外来多样民族文化,宣传、政策化和践行现代和谐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特点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学生与重庆地区初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差异,为少数民族初中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魏艳春修订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35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1)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学生在学习成就感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学生在学习成就感、学习天资感、学习自信感、学习控制感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少数民族干部学生在学习成就感、学习天资感、学习自信感、学习怀疑感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干部学生;(4)与已有的研究比较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显著低于重庆地区。  相似文献   

18.
隋萍 《科技信息》2010,(21):I0151-I0152
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和培养工作,是一项事关能否为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党在民族地区的方针、政策能否有效发挥的重要问题。本文以青海民族大学的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他们在入党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其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加之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大力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人口进一步增加,进入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在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后备力量,强化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教育,重视和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关系到党的少数民族党员队伍建设,关系到党能否圆满解决新时期民族问题。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必须站在促进民族团结与和睦、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高度认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20.
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 ,是民族学院的办学方向 ,也是民族学院的立身之本。面向 2 1世纪 ,民族学院要坚持自己的办学方向 ,必须牢牢坚持以少数民族学生作为自己的主要教育对象 ,坚持继续成为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基地 ,并主动适应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 ,加大教学改革步伐 ,进行专业结构调整 ,确保这一办学方向不动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