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帖子词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诗体。作为一种宋代皇宫节日门帖用诗,帖子词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几乎贯穿两宋。但由于诗作散佚严重,今所存帖子词仅约六分之一。《全宋诗》漏收了《盘洲文集》、《后村先生大全集》中洪适和刘克庄帖子词共53首,兹予以补遗。  相似文献   

2.
张九龄,唐代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是开元唐玄宗朝贤相,又是一位著名的盛唐诗人。《全唐诗》第二册四十七至四十九卷中收集了他的诗作将近二百首,《全唐诗补》也增收了他的几首诗,《文苑英华》除收集他一些诗外,还收集了他两首赋。他的诗作以《感遇十二首》、《杂诗五首》、咏史、咏怀诗等政治抒情诗为主,也写有许多山水纪行诗、送别诗、  相似文献   

3.
范文正公文集、别集皆无诗余。归安朱孝臧《疆村丛书》从岁寒堂本补编录出词四首;又以《敬斋古今黈》卷三所载[定风波]一首,合《中吴纪闻》卷五所载[剔银镫]一首为补遗。共计六首,另附《范忠宣公诗余》[鹧鸪天]一首。辑为《范文正公诗余》一卷。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下有[忆王孙]二首(其中“飕飕风冷荻花秋”一首,已见《范文正公诗余》),《古今词选》卷五有[意难忘]一首,皆题仲淹作,传世署名范词,尽于此矣。  相似文献   

4.
王英志《袁枚书法作品中的集外诗词九首考释》(《文学遗产》加08年第6期)一文,至少有三首诗著作权误判。《扇面绝句三首》前一首见《瓯香馆集》卷八,题作《题画赠李先生》;后两首见《瓯香馆集》卷二,题为《观潮》,俱为清初“毗陵六逸之冠”恽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汪应辰文集原有五十卷,惜至明初即已罕见。明弘治六年(1493),程敏政入秘阁得阅全本,以个人之力抄出十二卷;53年后,即嘉靖二十五年(1546),夏浚将程敏政所抄十二卷附上遗事志传等文,成十三卷附录一卷,刊刻发行。至清编《四库全书》时以十三卷本与《永乐大典》所收《汪玉山集》相较,除其重复、增所未备,勒为二十四卷,定名为《文定集》。  相似文献   

6.
《全唐诗》卷三六八有崔护《郡斋三月下旬作》诗一首:“春事吕已歇,池塘旷幽寻。残红披独坠,嫩绿间浅深。偃仰卷芳褥,顾步爱新阴。谋春未及竟,夏初遽见侵。”《全唐诗》卷四七九张又新名下亦收该诗(题同),仅异二字:“嫩”作“初”,“卷”作“倦”。据此,诗作者应在崔、张两人之中。不料,《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169页说此诗是谢灵运在温所作,题为《读书斋诗》。逯钦立先生所据是光绪八年(1881)《永嘉县志》卷二十一,较《全唐诗》晚170多年,一般应以《全唐书》为准。不过,这首《读书斋诗》还可找到更早的出处:明末清初永嘉人周天锡曾编过一本专收外地人在温诗作的《慎江诗类》,完成于康熙十九年(1680),手抄本共六卷,原藏玉海楼,温州市图书馆今藏有黄群敬乡楼、永嘉乡著会等几种抄本。其卷一收谢灵运诗二十七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在女才子丛出的有宋一代,易安应是灼灼夺目,独领风骚的最艳丽的一枝。王灼《碧鸡漫志》云:“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王士被《花草蒙拾》云:“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口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此二者皆推崇清照在词坛上的突出表现与成就。而清照也是以词名为后人所知。殊不知,其文,其诗也同样传名。朱或《萍洲可谈》中说:“本朝妇女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诗之典籍,无愧于古之作者。”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李氏……有才思,文章落纸,人争传之。”料想也曾使…  相似文献   

8.
《全宋诗》第69册《林景熙·三》据清戴第元《唐宋诗本》卷六二辑录佚诗一首,题《知宗柑诗用韵颇险,予既知之,复取所未用之韵,续赋一首三十韵》,实误。此为宋王十朋诗,见《梅溪集》后集卷十九,应加订正。  相似文献   

9.
白居易诗歌流传至今者近三千首,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数量最多的一位。白居易的作品,在唐穆宗长庆年间由好友元镇协助,编成《白氏长庆集》五十卷,当时白居易将他的诗歌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前三类都是古体诗,又按题材分为三类:讽谕诗注意反映种种政...  相似文献   

10.
陆游将毕生精力贯注在诗歌创作方面,“六十年间万首诗”(《小饮梅花下作》),流传至今的诗篇尚有九千三百多首。他对词这种文学样式却有点鄙夷,没有并力而为,故其词作数量远不如诗篇繁富。今传汲古阁刻本《放翁诗》(一称《渭南词》)一卷,凡一百三十首,另从《剑南诗稿》卷十九补五首,南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十补二首,南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二补五首,明陈耀文《花草粹编》卷一补一首,明汪砢玉《珊瑚网·法书题跋》卷七补《大圣乐》一首,共得一百四十四首,仅及其所传诗篇的百分之一点五。质量上也不能跟他自己的诗作和同时代的“词坛泰斗”辛弃疾的词篇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1.
云南在元代始开科取士,但名额极少.《寰宇通志》载云南进士,只有王楫、李近仁、李郁、段天祥、李天佑五人俱昆明人.其生平和族别均无考.谈到元代云南的诗文作品,《新纂云南通志》著录有《征行集》(段福撰,福字仁表,大理人,白族)和《王彦高文集》(王升撰,升字彦高,昆明人,其先亦白族,历官曲靖宣慰使司副使)二种,然早已亡佚,仅传段福诗三首,王彦高文一篇.《南诏野史》著录的诗词,其中数首作为郭沫若历史名剧《孔雀胆》本事诗而脍炙人口,为读者所熟悉.唐圭璋教授辑《全宋词》,虽经穷搜博采,未获见有滇人作品;又辑《全金元词》,收入段功妻高夫人《寄段功词》一首,又从《滇词丛录》辑出张景云(字天祥,昆明人,至正中官临安府经历)《减兰》一首,赵顺甫(名由坦,字顺甫,以字行,剑川人,白族)《满江红》一首,除此之外则无可称说.  相似文献   

12.
(一) 《粤西诗载》是清人汪森于康熙年间编成的历代有关广西的诗歌总集。共分二十四卷,收辑自汉至明各体诗歌二千九百六十五首,附词一卷四十五首,可谓洋洋大观,是一部极为重要的广西地方史文献典籍。编者汪森,字晋贤,号碧巢,生于清顺治十年(1653年)卒于雍正元年(1723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粤西诗载提要》认为“森,嘉兴人”近人叶恭绰先生《全清词钞》汪森小传也说“汪森……浙江桐乡人”但这都是不准确的。据汪森《词综序》及  相似文献   

13.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自注:柳子厚,晋之谢灵运;陶渊明,唐之白乐天.〔集笺〕一语天然万古新严羽《沧浪诗话》渊明之诗质而自然.王韶生《元遗山论诗三十首笺释》(以下简称《笺释》)《朱子类语》曰;“陶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后人学他平淡,便相去远矣.”(香港《崇基学报》1955年第5卷第2期)何三本《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笺证》(以下简称《笺证》)葛立方《韵语阳秋》曰;“陶渊明、谢眺诗,皆平淡而有思致,非后  相似文献   

14.
厉鹗(1692—1752)是清代杭州著名的诗人和学者,早巳为世所公认,用不着再做什么介绍。厉氏创作的诗、词、曲和散文作品,收入《樊榭山房全集》,该集有乾隆四年原刻初印本和光绪十年汪曾唯等辑较重刊本,以后者收录较全。但由于厉氏“生前文字,散佚不少”(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故直到今天,还可偶然发现厉氏的佚作,下面将要介绍的厉鹗的两首佚诗,就是我在一个偶然机会发现的。  相似文献   

15.
读了周若木同志的《谈杜牧的<赤壁>诗》一文(载《北方论丛》一九七九年第二期),觉得文章提出对于注释古诗的某些见解和主张,有独到之见;文中征引的若干史料,对于帮助人们理解这个诗人的作品,特别是读懂《亦壁》这首诗,不无裨益。我们表示赞赏。  相似文献   

16.
韩元吉是南宋前期一位比较重要的作家.其集稿已散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得《南涧甲乙稿》二十二卷.关于韩集中两首题巫山图诗,四库馆臣判断失误,不仅误收了范成大的诗作,又怀疑原本属于韩元吉的诗作为他人作品,实在有澄清的必要.笔者又从一些方志中辑得韩元吉的三首佚诗,现一并录出.  相似文献   

17.
1919年8月6日,《新共和报》(New Repnblic)上第一次刊登了威廉·福克纳的文学作品“L’APres—Mididum”。这是他按照法国象征主义作家斯蒂芬·马拉美(Ste—phane Mallarme)的精巧作品《egtogue》改写成的一首诗。其后十多个月中,福克纳在《密西西比人》(The Mississippian)报上发表了十三首诗:一首是改译的马拉美的  相似文献   

18.
学界多以阮籍《咏怀》之十二为中国古代第一首抒写同性恋的诗歌,但阮籍此诗另有寄托,其用心根本不在龙阳之好。晋人张翰《周小史》才是诗史上歌咏该题材的首创。这首诗与盛行于梁陈之时的宫体诗有很深的渊源,其娈童题材及女性化描写对宫体诗中同类作品具有范式意义,折射出中国古代男性文人独特的性文化心理和男权话语的本质;而它对人的物化玩赏心态及铺陈描写方式也成为宫体诗的先导。  相似文献   

19.
现存《稼轩词》版本有十二卷本和四卷本之分。十二卷本的祖本是刘克庄作序的《稼轩词》全集本,信州本十二卷即以此为底本翻刻,此二本已佚。元大德广信书院十二卷本出自信州本,王诏刊本出自元大德广信书院本,毛氏汲古阁刻本出自王诏刊本。四库全书本和辛启泰《稼轩集》初刻本皆源自毛氏汲古阁钞本。辛启泰《稼轩集钞存》本以辛启泰《稼轩集》初刻本为底本,并附录了从《永乐大典》中辑录的36首辛词。朱祖谋将《稼轩集钞存》本中补遗的36首刻入“彊村丛书”。四卷本的祖本是稼轩生前所刻四卷本,长沙坊刻本即以此为底本翻刻,此二本已佚。吴讷本的底本即为长沙坊刻本,毛氏钞本则直接影钞自稼轩生前所刻四卷本。陶湘甲乙丙三集刻本刻自毛氏汲古阁甲乙丙三集,赵万里校辑之丁集出自吴讷本《稼轩词》四卷之丁集。  相似文献   

20.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三《诗文当句对》条,曾举杜甫《白帝》诗“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和李商隐《当句有对》诗“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的例子。赵翼《瓯北诗话》卷十二《诗病》二续有所论:“古人句法,有不宜袭用者。白香山‘东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