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陈翠英 《科技信息》2010,(23):I0224-I0225
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结束后,各高校呼唤全国推广教材循环利用的呼声越来越大,本文就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的现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教材循环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不同循环加载次数下材料循环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特点,利用材料屈服强度增量对不同循环次数下Jhansale模型骨架曲线进行修正,并分别针对硬化/软化材料利用修正的Jhansale模型进行随机交变加载下材料的应力应变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修正前模型相比,修正后模型的分析结果不仅符合材料记忆特性,而且可以反映材料循环硬化/软化的瞬态效应,对硬化/软化材料在循环加载下应力应变状态的描述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3.
综合环境学、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运筹学和系统学的相关理论,客观全面地反映筑路材料再生循环利用效益的所有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构建一种能够评价筑路材料再生循环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筑路材料再生循环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大量PET材料回收难的问题,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本文介绍了有色废弃PET聚酯材料的来源及分类,并详细探讨了废PET聚酯的物理和化学循环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实验室用扣式电池模块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进行评估,发现采用全密封结构的扣式电池模块,可以较好地评价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主要的控制因素是拧紧力、密封性和隔膜的隔离效果.当几个因素达到优化配合时,可以使磷酸铁锂材料的循环性能达到最佳.实验表明,利用扣式锂电池模块可以进行超过500次的循环测试,且电池制造的成功率和测量一致性大大提高,可以替代全电池评价材料的循环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应变控制的低周疲劳试验,研究了实际辙叉用高锰钢在循环变形过程中的循环应力应变行为、峰/谷应力响应、以及循环变形之后材料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辙叉高锰钢在循环加载初期呈现明显的循环硬化现象;随循环周次的增加,峰/谷应力逐渐达到饱和、稳定状态;随着应变幅的增加,辙叉钢的循环硬化速率加快,达到循环饱和时所需要的循环周次减少;与未变形辙叉钢相比,循环变形后辙叉材料的硬度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美国IBM研究所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等单位科学家合作,通过"计算化学"将实验室实验与高精计算相结合,模拟新材料的形成反应,开发出两种能循环利用的新型高聚材料,有望给运输、航空、微电子等行业的加工制造带来变革。航空材料需要有良好的抗开裂性,但目前的聚合材料抗开裂能力有限,而且很难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8.
《广东科技》2006,(3):10
(1)能减少不可再生资源耗费和节约资源的技术   a.土地规划设计中适度开发土地,节约建设用地   b.减少建筑密度少占土地,城区适当提高建筑容积率   c.选用能节水的用具   d.收集生产生活废水加以净化利用的技术   e.收集雨水有效利用   f.物质材料要选用可循环或带循环材料成份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结合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现状,分析比较实现光伏材料循环利用的不同商业模式.以多晶硅和铜铟镓硒薄膜光伏材料为例,对比了不同材料循环利用的技术路线和成本-收益,结果显示,以当前市场回收材料价值计算,两种光伏材料的单位面积半导体材料回收价值均超过处理成本.进一步参考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设定的2020年全国光伏技术应用目标,估算了全国光伏材料的总用量.并讨论了材料市场波动对回收收益的影响,以及集中式与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两种空间发展模式对相关材料逆向物流成本的影响.结论提出我国在光伏技术发展中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从而在材料选择和商业模式构建两方面提升光伏材料循环经济性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介孔碳(mesoporous carbon,CMK)作为反应载体,通过低温水热法合成ZnO-CMK复合物,并利用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了结构和形貌的表征。通过电化学实验可知,ZnO-CMK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容量,循环稳定值达到410mA·h/g,库伦效率高达95%以上。与商业ZnO电极材料相比,其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结果表明,经过介孔碳复合改性后的ZnO-CMK复合物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加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共沉淀-微波法,利用自制加料装置合成了橄榄石型LiFePO4/C. 利用SEM、交流阻抗及恒流充放电技术对样品进行形貌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微波8min样品具有均匀结构和较好电化学性能;0.2 C充放电表明,首次放电比容量157.81 mAh/g,53周循环后仍为156.15 mAh/g,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1C充放电时,第一次放电容量为136.30 mAh/g,经20周循环后容量没有明显衰减,材料的倍率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交通部提出重点推进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工作,要求到2020年,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节能环保且造价低廉,与同样的路用效能材料相比较,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可节约造价20%,而在生产过程中可比热拌混合料节约80%的能耗,且整个过程常温生产且不产生粉尘与有害气体,这不仅可以缓解甘肃省筑路材料短缺及资金困难的问题,也符合国家发改委提出的“绿色、低碳,可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对利用驰豫-析出-控制相变(TMCP RPC工艺)技术获得的800MPa级超细晶粒低合金高强度钢的低周疲劳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其循环特性和疲劳断口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该材料为循环软化,而且随着应变幅的提高,材料的软化速率逐渐增大.对材料的疲劳断口观察表明,疲劳裂纹起始于试样表面,沿断口周边分布,呈多源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废手机的配件与组成材料,分析了废手机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概述了当前国内外废手机的回收利用现状,并预测了今后废手机资源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循环旅游经济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界定了旅游循环经济的基本含义和特征,分析了发展循环旅游经济的必要性,构建出循环旅游经济模型,并提出了发展循环旅游经济的基本原则和战略.  相似文献   

16.
绿色技术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娜 《广东科技》2007,(10):108-109
本文作者从新型能源和材料的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等方面,阐述了绿色建筑的重点领域,力求技术和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7.
罗荣梅 《科技资讯》2009,(14):240-240
利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对于外物冲击后的叶片模型循环应力场和剩余疲劳寿命的再分析。将冲击损伤作为初始状态,改变材料本构关系,重新施加疲劳循环戴荷,计算循环座力应变场和低、高周疲劳寿命,并与未受冲击的叶片疲劳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运行因素对自然循环的影响,强调了循环安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碳基负极材料比容量低,无法满足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寻找高容量长循环寿命的电池负极材料,采用水热反应法制备了自支撑CoMoO4负极,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技术对比研究了材料在锂/钠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CoMoO4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首次可逆比容量为1 403.6 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146.5%,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经50次循环后仍然高达793.6 mAh/g;而CoMoO4负极在钠离子电池中首次可逆比容量仅为314.2 mAh/g,但经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有76.4 %.该自支撑负极无需导电剂和粘结剂,电极材料与泡沫镍结合力强,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以兰炭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利用微波辐射对兰炭进行脱氢、炭化、活化制备活性炭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兰炭基活性炭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良好的库伦效率.材料在充放电电流密度为200mA·g-1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 850mAh·g-1,循环60周后容量仍然保持在713.8mAh·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