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无气腹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气腹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院妇科施行的无气腹腹腔镜手术1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开展的100例气腹腹腔镜手术在手术适应证、并发症、麻醉安全性、操作方法、经济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100例无气腹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量二者基本相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其中附件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分别减少49.3min、61.1min、14.0min.结论:无气腹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具有适应证广、安全省时、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明显优势,非常适合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3月~2007年6月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8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得到及时治疗,无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腹,平均住院时间3~5d.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微创、快速、术后不需止痛,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和手术量的设计。方法观察3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手术后5d、6月、12月的术后眼位。结果术后5d正位率87.5%,轻度欠矫3.12%,轻度过矫9.37%,无明显欠矫及过矫。术后6月正位率78.12%,较度欠矫125%,轻度过矫6.25%,明显欠矫3.12%,无明显过矫。术后12月,正位率71.87%,轻度欠矫18.75%,轻度过矫患者全部转为正位眼,明显欠矫9.37%,无明显过矫。结论年龄过小(低于4岁)及术后欠矫的患者容易出现回退,术后适度过矫的患者远期正位率高,合理的手术时机,详细的术前检查及精心的手术设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分析青年与中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49例青年和98例中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食管癌占同期食管癌的6.55%,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肿瘤病变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病理分期、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青年组与中老年组的手术死亡率分别为0.0%和2.0%,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青年人食管癌肿瘤病期偏晚,手术切除率更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优于中老年组,两者在生存预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碘制剂注射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观察碘制剂和手术两种方法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效果.方法:将278例患随机分成两组,碘制剂注射治疗组193例,手术治疗组85例,治疗后随访6个月,并比较其疗效.结果:碘制剂注射治疗组有效率为95.34%,手术治疗组有效率为97.65%,两种方法治疗效果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疗效相近,但采用碘制剂注射治疗操作简便、创伤小、无不良反应、成本低,特别适合幼儿患、对手术有恐惧症的病人和经济承受能力较低的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克隆病致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例克隆病致肠梗阻的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腹泻2例,无1例发生肠外瘘.1例复发再次梗阻行二次手术.结论:当克隆病合并肠梗阻时通过外科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荷包钳与单管状吻合器联舍用于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作用.方法 分析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应用荷包钳与单管状吻合器作直肠癌保肛手术116例的经验报告.结果 本组116例应用荷包钳与管状吻合器作直肠癌保肛手术,发生吻舍口漏8例(6.90%),吻合口狭窄6例(5.17%),吻合口出血1例(0.86%),无手术死亡.结论 荷包钳与单管状吻合器联合用于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总结223例行该术式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术后住院天数3--7d,平均5d.术后随访1年,223例患者均排尿通畅,无永久性尿失禁、尿频、尿急、尿痛,夜尿0-3次.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保障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的手术方法.方法:通过收集2000-01~2008-06手术治疗的29例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患者.采用翼点为中心的颞额入路.对手术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病例均通过显微手术方法切除.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8例.术后并发尿崩2例,经术后治疗,痊愈;动眼神经麻痹2例.经治疗,1例1个月后恢复,1例未恢复;视力恢复12例,好转7例,无恢复或加重2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血管痉挛大面积脑梗塞.结论:通过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神经、血管及重要脑组织,提高肿瘤全切率及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术式选择和疗效。方法:317例直肠癌患者中分别采用低位、超低位结肠-直肠吻合手术、Park’s手术、Bacon手术,对163例实施保肛手术。分析术式选择与手术合并症、排便功能、局部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低位直肠癌保肛率为51.42%。5年生存率和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低位吻合为83.3%和100%;超低位吻合为79.2%和4.17%;Park’s手术为64.0%和12.0%;Bacon手术为66.67%和13.3%。结论:超低位结肠-直肠吻合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主要术式。5年生存率、排便功能在低位吻合、超低位吻合、Park’8手术无差异。低位、超低位结肠-直肠吻合术明显优于Miles和Bacon手术。  相似文献   

11.
甲亢术中术后气管痉挛17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术后发生气管痉挛的紧急处理.方法:从1978-03-2004-10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共收治手术治疗甲亢患者2050例,术中术后发生气管痉挛窒息17例,其中气管软化8例,气管痉挛5例,气管软化合并气管痉挛3例,两侧喉返神经损伤1例.结果:本组17例中气管切开10例,气管插管7例,本组抢救成功16例,死亡1例.结论:气管痉挛是甲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术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气管痉挛术者要迅速判断气管痉挛的原因及时选择正确的紧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初步探讨甲亢患者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对119例甲亢病例患者及其对照组进行社会及心理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甲亢患者中A型性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对照组(P<0.05);在家庭有关问题方面,甲亢组家功能失调十分显著(P<0.05),工作学习中的问题比对照组严重(P<0.05);社交及其他问题有差异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甲亢患者发病与其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大鼠实验性甲亢心肌内肌酸激酶变化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药物诱导的方法建立了大鼠实验性甲亢模型,并以该模型心肌切片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肌酸激酶。结果显示,随着甲亢病程的延长,着色呈现酶含量降低,酶活性减少的变化。实验证实甲亢时心肌呈现渐进性缺血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的特点及诊断。方法对19例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甲亢症状表现不明显,而且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结论对老年病人出现不明的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表现时,应考虑到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可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31Ⅰ治疗甲亢前后甲状腺功能的早期动态变化,缩小对治疗后甲亢危象的原因认识差距。方法:对40例接受131Ⅰ治疗的甲亢患者进行了5mo的随访观察,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治疗前后不同时期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1w内、1mo内各激素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5mo内各激素值与较之上述3个时期均明显下降,且差别都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亢131Ⅰ治疗有效、安全;大部分(77.5%)甲状腺功能于治疗后3~5mo恢复正常;在目前所用131Ⅰ剂量下治疗后不会因大量甲状状腺激素短时间内进入血中而致甲亢危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藏药翁布挥发油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法进行抗炎药效学实验;通过醋酸扭体法,小鼠热板法观察其镇痛效果.结果:翁布挥发油高、中、低剂量均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炎症,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及棉球诱发小鼠肉芽增生;同时能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小鼠热板反应痛阈值延长.结论:翁布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女性甲亢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与其身体成分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33例女性甲亢患者和12例女性正常对照者血清瘦素水平,同时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全身的骨矿盐含量(简称骨量)、脂肪量和肌肉量.结果:女性甲亢组血清瘦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血清瘦素水平与全身骨量呈显著正相关(r=0.447,n=33,P<0.01),与全身脂肪量(r=0.501,n=33,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全身肌肉量无明显相关性(r=0.101,n=33,P>0.05).结论:女性甲亢患者身体骨量和脂肪量的变化与血清瘦素水平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捕捉法ELISA,检测108例亢患者的抗体/补体类双特异性免疫合(Ig-C3-TCIC)和抗体/抗体类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Ig/Ig-TCIC),结果发现,甲亢患者除了C3/IgA-tcic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C3/IgM-TCIC与健康人无显著性差异外,IgM/C3-TCIC、IgG/C3-TCIC、IgA/C3-TCIC和C3/IgG-TCIC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人;各类Ig/Ig-含量,除IgA/IgM-TCIC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结果表明,甲亢患者排除“异己”原的能力低下,而免疫调节水平紊乱,从而出现过高的免疫应答,也证明甲亢患者存在整体的和细胞免疫紊乱。  相似文献   

19.
探讨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对25例甲状腺不同疾病患者(15例甲状腺腺瘤、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2例甲状腺癌)采用经胸入路腔镜下行相应的甲状腺手术,并对全组病例随访1年余。结果为腔镜下完成手术24例,因局部出血较多造成视野模糊故中转1例。手术平均用时90min,术中出血5~40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5d。无神经、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患者美容效果满意。由此可得结论:腔镜下进行甲状腺手术与其他腔镜手术相比,微创优势虽不明显,但仍是安全可行的,颈部无疤痕,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尤其适合于中青年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20.
37例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心脏增大者17例(45.9%),ST-T变化11例(29.7%),心力衰竭3例(8.1%),心律失常3例(8.1%),心脏杂音2例(5.4%),心绞痛1例(2.7%)。40岁以上发生甲亢性心脏病比40岁以下多1.64倍。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又无特异性,易与其他心脏病混淆(本组有2例误诊)。介绍一例心绞痛患者,其心跳骤停可能与服用I~(131)有关。本文还简要讨论了甲亢性心脏病与甲亢关系以及甲亢性心脏病心绞痛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