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3-氯-3-甲基-1-丁炔的新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以吡啶为溶剂和缚酸剂,以氯化锌为催化剂,通过2-甲基-3-丁炔-2-醇与二氯亚砜在0~5 ℃下反应,可生成31.2%的产物.并对粗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除得到目标产物外,仅生成了2种副产物.此外,对该反应的可能的反应历程进行了探讨.图3,表1,参14.  相似文献   

2.
从东亚三角涡虫cDNA文库中挑选出克隆M455,经BLASTP确定隶属于14-3-3ε基因家族,具有14-3-3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命名为Dj14-3-3ε基因.该基因含有完整的最大开放阅读框(ORF),编码蛋白约10.7 kDa.构建pET28b-Dj14-3-3ε原核表达载体,通过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western blot鉴定,表明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在大肠杆菌中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3.
根据克隆的杜氏盐藻14-3-3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杜氏盐藻14-3-3蛋白的基因.经原核表达、Ni2+亲和层析法纯化,免疫动物制备抗体. 抗体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抗体能特异结合盐藻细胞分子量为29 kD的多肽.  相似文献   

4.
希金斯炭疽菌可以侵染诸多十字花科植物引起炭疽病,给各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GPCR作为生物体内G蛋白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感知蛋白,在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酿酒酵母中已经报道的3个典型GPCR序列,利用Blastp以及关键词对炭疽菌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搜索,以及通过TMHMM、HMMTOP跨膜结构域分析,明确该菌存在4个典型的GPCR;同时,通过对上述氨基酸序列进行细胞信号肽、亚细胞定位以及二级结构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上述GPCR均具有较高比例的α螺旋结构以及均不含有明显的信号肽序列;在定位方面,4个GPCR均定位在质膜上.此外,通过对希金斯炭疽菌中的4个GPCR与其他物种中的23个同源序列进行遗传关系比较分析,发现该菌中的GPCR与C.graminicola、C.fioriniae等炭疽菌属中的病菌具有较高的同源序列以及较近的亲缘关系.该研究为深入开展希金斯炭疽菌GPCR功能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其他炭疽菌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克隆编码14-3-3蛋白质θ亚型的cDNA,制备该蛋白质的基因重组蛋白质.方法 参照小鼠14-3-3蛋白质θ亚型mRNA结构设计引物,以小鼠脑总RNA为模板,RT-PCR法克隆编码14-3-3蛋白质θ亚型的cDNA,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使其表达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为标签的融合蛋白质,以凝血酶定点分解融合蛋白并采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目的 蛋白.结果 RT-PCR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可见约800 bp条带,序列分析表明重组质粒pGEX-1433theta中的插入子为738 bp,编码245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与Pubmed NM-011739展示的结果一致.重组质粒pGEX-1433theta在BL21(DE3)中的表达量随IPTG诱导时间递增,融合蛋白质为可溶性组分.亲和层析纯化的14-3-3theta在SDS-PAGE上表现为单一条带,表观相对分子质量为30 ku.每L培养菌液可收获4mg基因重组型小鼠14-3-3theta.结论 克隆了编码小鼠14-3-3蛋白质θ亚型的cDNA,制备了高纯度基因重组型小鼠14-3-3theta,为进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τ(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时神经元内14-3-3e蛋白含量的变化,采用GF-109203X和wortmannin联合注射大鼠侧脑室,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τ蛋白发生过度磷酸化,同时观察14-3-3e蛋白含量的改变,结果显示:GF-109203X和wortmannin诱导了海马CA3区神经元τ蛋白在Ser396/404位点的过度磷酸化,同时14-3-3ξ蛋白的含量显著增高,这些结果提示τ蛋白过度磷酸化与抗凋亡蛋白14-3-3之间可能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以3-羟基-3-甲基丁炔为原料合成3-氯-3-甲基丁炔的工艺,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3-氯-3-甲基丁炔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3-羟基-3-甲基丁炔23.5 g,浓盐酸28 mL,浓硫酸18 mL,反应温度30 ℃,催化剂ZnCl2 2 g,该合成工艺收率可达83%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原癌基因c-myc、14-3-3β在新疆卡波氏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新疆14例卡波氏肉瘤及对照组12例健康人正常皮肤组织内c-myc,14-3-3β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卡波氏肉瘤组织c-myc、14-3-3β蛋白均呈胞浆阳性,所有病例均呈阳性表达(14/14),阳性率均为100%;c-myc蛋白在正常皮肤组织中多数病例呈阴性表达(3/12),阳性率为25%,14-3-3β蛋白在正常皮肤组织中多数病例呈阴性表达(2/12),阳性率为16.7%,c-myc、14-3-3β蛋白在KS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c-myc1、4-3-3β蛋白的异常表达在KS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人源性14-3-3σ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SFN,并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HeLa细胞(人宫颈癌细胞系)中获得编码14-3-3σ的cDNA,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应用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14-3-3σ的表达。结果: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SFN,将其转染HeLa细胞48h后,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到细胞内14-3-3σ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SFN,为研究14-3-3σ在上皮细胞源性肿瘤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3-芳氧基-4-苯基-5-巯基-1,2,4-三唑和芳基氯乙酰胺在碱性条件下的硫烷基化反应,合成了14个2-(3-芳氧甲基-4-苯基-1,2,4-三唑-5-硫基)乙酰芳胺.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和IR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试验表明部分化合物对小麦的根有促进作用,而对所有的茎都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1.
禾谷炭疽菌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I-PLC)作为植物病原菌G蛋白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在对植物侵染、定殖、扩展等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禾谷炭疽菌侵染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引起炭疽病,给各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基于酿酒酵母典型PI-PLC序列,利用Blastp以及关键词对禾谷炭疽菌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搜索,以及通过SMART保守结构域分析,明确该菌存在7个典型的PI-PLC;同时,通过对上述氨基酸序列进行细胞信号肽、跨膜结构域以及二级结构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上述PI-PLC在蛋白质二级结构组成、信号肽等方面均具有一定差异,除Cg PLC1具有信号肽外,其他均不含有;7个PI-PLC中4个定位在细胞质中,其他则定位在细胞核、高尔基体上。此外,通过对禾谷炭疽菌中的7个PI-PLC与其他物种中的30个同源序列进行遗传关系比较分析,发现禾谷炭疽菌中的PI-PLC与C.higginsianum、C.fioriniae等炭疽菌属中的病菌具有较高的同源序列,较近的亲缘关系。该研究为深入开展禾谷炭疽菌PI-PLC定位、功能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其他炭疽菌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13.
Thrombopioetin (TPO), the critical regulator of platelet production, acts by binding to its cell surface receptor, c-Mpl. Yeast two-hybrid screening was performed to isolate the proteins interacting with the cytoplasmic domain of c-Mpl. 48 positive clones were isolated from 5 × 106 independent transformants. The results of sequence analysis demonstrate that they represent 13 different protein encoding sequences. Among them there are a partial coding sequence of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SGK (serum and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kinase) and 14-3-3 theta protein partial coding sequence. GST-pull-down assay and co-immunoprecipitation in mammal cells have confirm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se two proteins and c-Mpl. By constructing a series of deleted c-Mpl cytoplasmic domain, the interaction region in c-Mpl cytoplasmic tail was localized in amino acids 523–554. At the same time, the directed interaction between SGK and 14-3-3 proteins also has been verified by yeast two-hybrid assay. The present note is the first time to report that two proteins act with c-Mpl at the same time and put forward that SGK and 14-3-3 protein may be involved in the serine/threonine phosphorylation mechanism for signal transduction.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改变温度、酸度、浓度等因素,研究了ClO3^-氧化I^-的一系列条件,从而得出KClO3将I^-氧化成IO3^-离子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以工业对羟基苯甲醛和溴素为原料,CHCl3为溶剂高收率地制备了一溴醛。一溴醛收率94,5%,二溴醛收率5.5%,溶剂CHCl3之回收率为98%。  相似文献   

16.
以5,5-二苯基乙内酰脲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一步法合成重要的化工原料3-羧甲基-5,5-二苯基海因.通过考察碱的种类、5,5-二苯基乙内酰脲用量和回流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确定较佳工艺条件为:5,5-二苯基乙内酰脲与氯乙酸钠摩尔比为1:1.1,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回流反应3h,可得到产率为68%的高纯度3-羧甲基-5,5-二苯基海因.产品结构经IR、1HNMR.13CNMR及MS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合成一种新的水溶性水合鸢尾异黄酮磺化衍生物[K(H2O)](C17H13O6SO3),并确定其分子结构.方法 在60 ℃条件下用浓H2SO4磺化30 min,得到尼泊尔鸢尾异黄酮磺化物,并用体积比为 1/1 的乙醇-水溶液培养单晶,采用X-射线四圆衍射、IR和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其结构.结果 和结论将尼泊尔鸢尾异黄酮在60 ℃用浓硫酸磺化,高选择性地在底物B环的3′位引入一个磺酸基,合成了水溶性尼泊尔鸢尾异黄酮衍生物,产率为82%.该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产物容易分离,且产率较高,是合成标题化合物一种理想的方法.X-射线晶体结构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m,晶胞参数a=0.835(4) nm,b=0.728(3) nm,c=3.000(14) nm,β = 96.09(7)°,V=1.814(15) nm3,Dc=1.650 g·cm-3,Z=4.在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中, 相邻的钾离子之间被O6,O7和O8桥链形成聚八面钾离子链.此外,化合物中还存在多个氢键,这使化合物自组装成一个三维网格结构的超分子.  相似文献   

18.
以2-呋喃甲醛和乙酸酐为原料,在乙酸钾存在下,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E)-3-(2-呋喃基)丙烯酸,其结构经UV、IR、X-射线单晶衍射仪进行了表征.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分子式为C7H6O3,分子量为138.12,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系数为:a=18.993(6)A,b=3.8474(12)A,c=20.095(6)A,α=90.00°β=114.054°(4),γ=90.00°,V=1341.0(7)nm^3,Z=8,Dr=1.368Mg/cm^3,F(000)=576,μ(MOK\a)=0.71073.结构由直接法解出,最终偏离因子为R1=0.0645,wR2=0.1360,分子间通过弱的相互作用形成层状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首次合成钇三元配合物,经过元素与化学分析,确定配合物组成为:YP_3(phen)(P为吲哚—3—丙酸根,phen为邻菲啰啉)。通过化学分析、红外光谱。热谱,~1HNMR谱、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对新合成三元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