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上海屋檐下》创作之前,夏衍曾对奥凯西剧作《朱诺与孔雀》舞台化和影视化改编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协助和主笔工作,后者在戏剧舞台上营造的都市感和悲喜剧的创作手法对前者有所影响。本文通过梳理这一影响产生的具体过程和作品脉络,探究《上海屋檐下》在舞台上建立都市感的具体方式,以及夏衍笔下属于1937年上海都市的时代图景。  相似文献   

2.
茅盾的《子夜》究竟描述了多少人物,至今尚无确定说法,究其原因,大抵与判定人物的标准相关。有人说,《子夜》中有八十多个人物,也有人说是九十多个,还有的认为更多些。这种统  相似文献   

3.
《上海的早晨》塑造了大批具有社会主义主人翁意识的新人形象。汤阿英等进步工人不断地参加党团会议和其他一些进步活动,通过会议和活动,他们对个人以及国家社会等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正是这些认识和了解打开了他们的心胸和眼界,使他们摆脱了狭隘的个人意识的束缚,自觉到服务国家社会的必要性。工人主人翁意识的培养与建构,第一步要做的便是揭开传统社会愚民政策的黑幕,要求工厂事务和制度安排公开透明,将一切经营摆在阳光下,社会信息清晰、及时地传递到工人面前。要求知情权并自觉地行使知情权,这是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工人主人翁意识建构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子夜》以其特有的经济视角,对中国30年代初期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不但描述了商品生产过程、资本的积累和循环周转、扩大再生产、借贷资本等经济现象,而且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揭示了其客观发展的必然规律,从而推导出当时民族工业资本家的悲剧命运以及中国社会“更加殖民化”的性质。它显示出社会分析小说巨匠茅盾独树一帜的强烈经济意识和卓越创造。  相似文献   

5.
契诃夫对我国现代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契诃夫的《樱桃园》对夏衍的《上海屋檐下》的影响主要在淡化戏剧冲突的表现手法和非传统喜剧精神方面.在戏剧创作上,夏衍与契诃夫具有共同的现实主义审美倾向,却缺少了契诃夫式的荒诞意识.  相似文献   

6.
解毅 《科技信息》2007,(32):108
英国文坛崛起的女作家简·奥斯丁笔下的《傲慢与偏见》、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两部作品分别对"门当户对"的世俗爱情观念予以颠覆,刷新了陈腐的爱情观,体现了新的触及灵魂的爱情理念,推动了英国文学中爱情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二、三十年代的创作为丁玲赢得了文学声誉,但她在延安时期创作的作品如《夜》等,极其深刻地揭示了革命以后新的政权建立而女性命运仍然没有改变的现实,体现了她一以贯之的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书写。从这个角度说,丁玲延安时期的创作代表了她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随着《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完成,女性主义作家丁玲彻底转变成了一个无产阶级作家。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前期小说风格是以《沉沦》为代表的自我暴露、主观抒情的自叙传,但后期以《迟桂花》为代表的小说追求人性美和理性节制的风格,与他前期的小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体现出作者写作态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夜》简析     
叶圣陶的短篇小说《夜》写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仅三天之内,就有三百多人被杀,五百多人被捕,五千多人失踪。继上海大屠杀之后,南京、无锡、宁波、杭州、厦门、福州、广州等地也展开了屠杀革命者的所谓“清党”运动。五月二十一日,汪精卫指使其驻长沙的反动团长许克详发动了反革命的  相似文献   

10.
创造典型系列是《子夜》的杰出成就。典型系列是“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现象”和“人物是本位”的必然,是不同阶级阶层群体的再现,是单个典型与系列整体的辩证统一。典型系列的特点在于互补性、直观性,充分显示了逻辑思维在茅盾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吕小玲 《科技信息》2011,(14):I0301-I0301
议论文因其文体特征要求一定的结构及语言表达方式,高中生或因积累不够或因论证方法使用不恰当而易将议论文写得枯燥无味、面目可憎。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在众多真假难辨的所谓网络优秀作文中找范例,不如从中学语文课本出发,向大师们学习议论文写作的精髓,活学活用,一样也可以使自己的语言生动起来。新课程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古文单元荀子的《劝学》就是一篇典范之作。本文从一个教学案例出发,探索向古人文章学习使议论文语言生动的方法,并用案例展现作文能力的升格,力图使学生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2.
几何学起源于观天测地这一类实践活动。公元前三百年,希腊几何学家欧几里得(Euclid,B.C.330-B.C.275)总结前人的经验写成《几何原本》。他把人们公认的一些概念和命题列为定义和公理,在此基础上用演绎法叙述几何命题,证明几何定理。《几何原本》是数学中公理体系和演绎推理的典范。它有许多版本(十三卷或十五卷),被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最初它的公理体系是不完整的,后来由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D.Hilbert)重新整理和完善,至今为止的中学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内容仍属于欧几里得几何。《几何原本》的中文译…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和梁启超是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位作家:前者创造了中国传记文学的光辉起点;后者处于中国传记由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转折点上。二人都曾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管仲作传,为我们研究二人的传记思想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的一个或几个作家被另一个国家接受,而且流行普及开来,这就是文学之间直接的相互联系。在某一种文学或某一个时代中,外国作家被接受,成为文学鉴赏趣味直接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会影响到本国作家的读者群,也会影响本国作家本人的艺术和批评意识。”①这种直接性和借鉴性使得许多作者从不同的出源写出许多主题题材篇名相类似的作品,如  相似文献   

15.
小说的视角,简而言之,即作家观察世界的角度和表现生活的立足点。表面看来,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一个艺术家选取什么角度,往往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在作品实际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视角,实际上是一个很有内涵很有层次的概念:它不仅仅具有形式上技巧性的意义,而更多地却是  相似文献   

16.
17.
最近重看壮剧《金花银花》,引起许多联想。我想起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蛇郎故事和金银花(两姐妹)故事,想起别林斯讲过的一段话:“在我们的文学中,到处都是活的连扣,新的东西都是从旧的东西中来的,后来的可以用先前的来解释,没什么偶然性。”(《别林斯基文集》)《金花银花》如何在传统故事基础上创新?民间故事如何为《金花银花》这个剧目形象化地提供了“活的历史连扣”?研究这样的问题,对于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学发展的进程,多少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8.
谢雪迎 《科技资讯》2014,(30):216-216
李清照有显赫的身世,有良好的文化教养,有美满的爱情婚姻,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爱国情怀,也有享受爱情享受生活的逸致情怀。可是,大致以"靖康之难"为界,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她的词作中,体现在她前后期风格等的微妙变化上。那就是虽然都写愁情,但前期写的是"蜜甜的忧愁",后期写的是"人生暮年的铭心刻骨之愁"。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道”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并通过分析试着将“道”还原到它的原始含义的层面。通过对《周易》古经中的“道”和《易传》中的“道”的考察,以及对西方意义上的“形而上者”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比较。试图对作为“道路”的“道”向形而上的“道”的转化过程提供若干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茅盾的著名小说《子夜》在叠词的运用上是很有成就的。首先是出现的叠词形式多种多样,其次是在表情达意上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