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Dy~(3+)、Eu~(3+)共掺杂;Dy~(3+)、Tm~(3+)、Eu~(3+)三掺不同掺杂浓度的CaMoO_4纳米发光材料,并且研究了其发光性质.在Dy~(3+)、Eu~(3+)共掺杂CaMoO_4体系中,在蓝光454 nm波长激发下,随着Eu~(3+)离子浓度变化色坐标逐渐向红光区移动,并发现了Dy~(3+)对Eu~(3+)的能量传递现象.在Dy~(3+)、Eu~(3+)、Tm~(3+)三掺杂体系中在365nm光激发下色坐标更为接近白光的标准色坐标值,能够合成比较理想的白光.  相似文献   

2.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Gd~(3+)、Ho~(3+)和Yb~(3+)共掺的Y_2O_3纳米晶.随着Gd~(3+)掺杂浓度从0 mol%增加到20 mol%,Ho~(3+)的绿色上转换荧光发射强度明显增强,红色上转换荧光发射强度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当掺杂20 mol%Gd~(3+)时,Ho~(3+)的绿色和红色上转换荧光的抑制比增大到了没掺杂Gd~(3+)时的3倍.透射电镜(TEM)实验表明,绿色上转换荧光强度的增强不是由于晶粒尺寸改变引起的.理论研究和时间寿命实验表明绿色上转换荧光强度的增强来自于Ho~(3+)的5I6能级和Yb~(3+)的2F5/2能级寿命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较低的温度下,合成出组成为:2.686ZnO-1.6Al_2O_3-5SiO_2:0.05Eu~(3+),0.007Bi~(3+)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小角散射、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谱、热重及差热分析,研究了由溶胶→凝胶→发光晶体的转变.采用日本岛津RF-54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了发光体的激发光谱和发光光谱.讨论了发光体的发光特性及Bi~(3+)对Eu~(3+)的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Eu~(3+)、Tb~(3+)、Tm~(3+)单掺,Eu~(3+)、Tb~(3+)共掺,Eu~(3+)、Tb~(3+)、Tm~(3+)三掺的Gd_2(WO_4)_3纳米发光材料,并且研究了其发光性质.结果表明:所制的样品为Gd_2(WO_4)_3的底心单斜结构,Tb~(3+)的摩尔分数为:5%时,Gd2(WO4)3:5%Tb~(3+)的发光最强,此外还发现了Eu~(3+)与Tb~(3+)之间的能量传递现象.在Eu~(3+)、Tb~(3+)、Tm~(3+)三掺杂体系中在353nm光激发下色坐标更为接近白光的标准色坐标值,能够合成比较理想的白光.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以Eu~(3+)和Bi~(3+)离子为掺杂剂,以Li_(0.3)Me_(0.4)Al_(0.3)SiO_3为基质(Me=Mg,Ca,Sr,Ba),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含不同碱土金属,不同掺杂种类的硅铝酸盐系列发光体.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Bi~(3+)对Eu~(3+)具有较好的敏化作用,促进了Eu~(3+)的特征发光.基质中不同的碱土金属离子对Bi~(3+)和Eu~(3+)的发光特性和Bi~(3+)对Eu~(3+)的敏化作用具有明显的影响。当Me=Sr时,激发Bi~(3+)所得到的Eu~(3+)发光以612nm红光为主,并且相对强度较高.在相同激发条件下(395nm),Li_(0.3)BaAl_(0.3)SiO_3:Eu的发射强度是Y(V,P)O_4:Eu~(3+)的2倍.这表明Li_(0.3)BaAl_(0.3)SiO_3是很适合于Eu~(3+)激活的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的SrMoO_4:Eu~(3+),Tb~(3+)系列荧光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荧光粉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样品的光致发光性能,Tb~(3+)到Eu~(3+)的能量传递关系.激发光谱由一个紫外区的宽带峰和可见区的窄带峰构成,可以很好地被紫外LED和蓝光LED激发.通过调整样品的煅烧温度、Eu~(3+)、Tb~(3+)掺杂浓度,可以改变Eu~(3+)、Tb~(3+)的特征发射强度,可以对荧光粉的发光颜色进行调节.经700℃煅烧后SrMoO_4:xEu~(3+),Tb~(3+)荧光粉(x=2.5%,3.5%),在379 nm激发下荧光粉可发射出白光.通过选择合适Eu~(3+)、Tb~(3+)的掺杂浓度、煅烧温度和激发波长可以实现合成白光LED用荧光粉.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稀土离子Eu~(3+)掺杂的铌酸锶红色荧光粉,对其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PL)的表征,同时研究了共激活剂Bi~(3+)对SrNb_2O_6:Eu~(3+)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200 ℃焙烧后可得到SrNb_2O_6纯相;Sr_(1-x)Nb_2O_6:Eu_x~(3+)荧光粉可以被395 nm近紫外光有效激发,发射峰以Eu~(3+)的5D_0→7F_2(614 nm)电偶极跃迁为最强峰,Eu~(3+) 在SrNb_2O_6中应处于偏离反演对称中心的格位,当x=0.15时,SrNb_2O_6:Eu~(3+)在614 nm处的发光强度最大;共激活剂Bi~(3+)的掺入可以增强SrNb_2O_6:Eu~(3+)荧光粉在325 nm左右激发峰的强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La2O2S∶Tb3+绿色荧光粉并进行了相关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样品的晶体结构与La2O2S相同,属于六方晶系.颗粒的形貌多为长方形或矩形,结晶性能良好,晶粒大小2~10 μm.发射光谱由波长为490 nm、544 nm、587 nm、621 nm的一系列锐发射峰组成.最佳掺杂浓度x(Tb3+)为0.05 ~0.06.低浓度的Dy3+离子对La2O2S∶Tb3+荧光粉的绿色发光有敏化作用,Dy3+的适宜掺杂浓度x(Dy3+)为0.001 ~ 0.008.  相似文献   

9.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Tm3+、Yb3+离子共掺杂的Gd2O3纳米晶上转换荧光粉体.XRD图和SEM表明样品在1000℃、1100℃、1200℃结晶状态良好,都是完整的立方相,制备的样品是纳米粉体.该粉体在波长976 nm(在LD激光器)激发下,观测到稀土离子的可见到近红外室温上转换发射.发光强度和激发功率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其光子吸收过程,Tm3+、Yb3+间的能量传递是该上转换发光的主要机制.以Gd2O3为基质掺杂Tm3+和Yb3+的产生的近红外上转换光表明纳米颗粒在生物标识和生物成像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无电荷补偿和有电荷补偿SrCaMoO_4:Eu~(3+)/Eu~(3+),Sm~(3+)红色荧光粉,研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结果表明,样品具有白钨矿结构,属于四方晶系,电荷补偿明显增加了红光发射,在Eu~(3+),Sm~(3+)共掺样品中,发现红光的发射也明显增强且存在从Sm~(3+)到Eu~(3+)的能量传递现象.在有电荷补偿的样品中,观测到Eu~(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20%.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丢番图方程x~3+y~3+z~3=n,并给出了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12.
运用初等数学方法,推导出不定方程x3+y3+z3+w3=0整数解的一般表达公式。  相似文献   

13.
14.
3-Armendariz环     
将Armendariz环推广到3-Armendariz环并找到了一类比reduced环广泛的3-Armendariz环.  相似文献   

15.
采用柠檬酸为配体的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米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FeO3,LaMnO3其形成过程采用坶粉末衍射,红外、穆斯堡尔谱和差热-热重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300℃以下游离的柠檬酸分解,分解过程中表面上有单齿碳酸盐形成,纳米LaFeO3和LaMnO3形成温度区间分别为450-550℃和450-580℃,分解过程中未检测到单组分氧化物La2O3,Fe2o3,MnO3。  相似文献   

16.
金属团簇是一类新型的光限幅材料.应用波长532nm,脉冲宽度8ns,重复频率1Hz的激光脉冲,研究金属团簇(Et4N)3WOS3Cu3I4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光限幅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金属团簇DMF溶液对纳秒激光脉冲具有很强的光限幅特性,光限幅主要来源于激发态反饱和吸收.利用非线性吸收的唯象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BaO-La2O3-B2O3 玻璃中Eu2+ 和Eu3+的共激活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2BaO.(1-x)La2O3.9B2O3.xEu2O3(BLBE)体系的玻璃化温度在1025℃附近,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在BLBE体系中存在着Eu^2 和Eu^3 两种价态离子,316,360,379,393,413,462和512nm锐线激发峰和592,616,650和750nm红区射峰分别对应Eu^3 离子的f-f激发跃迁和^5D0-7FJ(J=1,2,3,4)跃迁发射,430nm和532nm宽带激发峰和蓝区发射分别对应Eu^2 离子的5d-4f激发跃迁和发射,引入Gd^3 离子友爱明显改善玻璃的红蓝光发射比,表明在BLBEG体系中存在着Gd^3 →Eu^2 →Eu^3 能量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18.
设p是奇素数,证明了当p=108 s2+1,其中s是正整数时,方程x 3+1=3py2无正整数解(x,y).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变电站的点云数据,以图纸提取变电站相关信息,结合高清数码相机获取的测区纹理图片,构建变电站的三维模型,从而为变电站的数字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变电站的运营、维护和管理提供数据,为电网工程实现全寿命管理提供了基础.文章阐述将为其他地区的变电站三维模型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