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后的注释存在一些可议之处。该文就《归去来兮辞》一文中的"瓶"、"役"等十条注释提出商榷意见,以供教材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易 《科技智囊》2012,(5):67-67
易日:“自天祜之,吉无不利。这一句引用的是《易经》中的《大有卦》上九的爻辞。朱熹注释:《大有》上九爻义。然在此无所属,或恐是错简,宜在第八章之末。他的意思是怀疑这一句可能是后人搞错位置了,应该在第八章的结尾。到底这一句应该在哪里,现在还没有定论,所以我们还是先来看它的含义吧!  相似文献   

3.
读了周若木同志的《谈杜牧的<赤壁>诗》一文(载《北方论丛》一九七九年第二期),觉得文章提出对于注释古诗的某些见解和主张,有独到之见;文中征引的若干史料,对于帮助人们理解这个诗人的作品,特别是读懂《亦壁》这首诗,不无裨益。我们表示赞赏。  相似文献   

4.
中师小教大专教材是新编教材 ,其中《古代汉语》教材的注释有一些问题 ,为此进行探讨。本文只就《晋灵公不君》一文的部分注释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易国杰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是面对新世纪师范院校的优秀教材,但是也存在着部分瑕疵,这主要表现在文选的注释、注音有缺陷,一些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错讹遗漏,个别说法有失妥当。提出这些小问题,以便改进教材,促进教学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听课的尴尬     
邵明法 《奇闻怪事》2006,(11):43-43
一次,听同组的王老师讲课,他讲的课题是《两小儿辩日》。文中的两个小孩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还是“日中时去人近”这一问题而争执不下,最后就连孔圣人也“不能决也”。两个小孩争执的问题引起了该班学生的浓厚兴趣,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王老师好像是不忍心破坏学生们的兴致,就放手让学生讨论起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图法》存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图法》的部分类目存在的问题,如类目设置不当,注释不全或没有注释,部分类名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订意见,使之真正体现“用户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李卓吾,是评点派前期一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评点《水浒传》(容与堂刊)中,究竟是怎样对待农民起义的?我们要评价他评点《水浒传》的思想意义,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自六十年代以来就有好些同志作了探索与研究,并且提出了自己明确的看  相似文献   

9.
赵淡无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是受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委托而编写的卫星电视教育、师范专科、教育学院、函授、自学考试的通用教材。自1988年出版以来,多次印刷,影响非常广泛。其文选部分的注释比较详细,许多地方不乏编者的独到见解,然而智者千虑,难免一失,兹提出两则就正于编者读者。一、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让县自明本志令》选自《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文中“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注释云:“句意:害怕自己被天下的人看作平凡愚笨的人。所见,被看作。”显然,注者认为“所”…  相似文献   

10.
赵淡无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是受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委托而编写的卫星电视教育、师范专科、教育学院、函授、自学考试的通用教材。自1988年出版以来,多次印刷,影响非常广泛。其文选部分的注释比较详细,许多地方不乏编者的独到见解,然而智者千虑,难免一失,兹提出两则就正于编者读者。一、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让县自明本志令》选自《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文中“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注释云:“句意:害怕自己被天下的人看作平凡愚笨的人。所见,被看作。”显然,注者认为“所”…  相似文献   

11.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目前使用最广的高校古汉语课教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其中有些注释似乎不妥当。其中的问题在其他同类教材和文选中也往往存在。为了进一步完善教材,精益求精,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仅就教材第一单元中的几个注释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郭锡良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文选注释中的7个问题,提出了一得之愚。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英国进行了重大的刑法改革,这种改革从修改刑事法开始,制定了大量刑罚制度,如1956年的《性犯罪法》、1957年的《杀人法》,这一改革有力的推动了刑罚的轻缓化与人道化,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因为其并未很好的抑制犯罪,并且在60年代“法与秩序”运动兴起的背景下,对刑罚制度的批判越来越高涨。于是哈特“对惩罚问题所抱的兴趣,现在已空前浓厚。而且,我还怀疑对它的公开讨论再也没有比现在更为混乱不堪的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哈特发表了以《惩罚原理导论》为代表的一系列论文表明了自己刑罚一体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指示性类目是《中图法》第四版首次设置的。本文对指示性类目三大特点、八大作用、十六种类型以及存在的四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指示性类目注释用语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苏培成先生在《现代汉字学纲要》中提出“省声说”,这既与现代汉字新六书的立论基础和确定形声字的两条标准相矛盾,也会造成学员在现代汉字结构认识上混乱。因此现代汉字学中的“省声说”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这一句引用的是《易经》中的《大有卦》上九的爻辞。朱熹注释:《大有》上九爻义。然在此无所属,或恐是错简,宜在第八章之末。他的意思是怀疑这一句可能是后人搞错位置了,应该在第八章的结尾。到底这一句应该在哪里,现在还没有定论,所以我们还是先来看它的含义吧!  相似文献   

17.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虽多次修订,改正了一些注释错误,但至今仍有误注、失注。本谨就教材尚存的词语注释问题,结合具体用例,予以辨析论证。  相似文献   

18.
刘的风骨论,历来为《文心雕龙》的研究者所注意。但是对它的解释,长期以来颇不一致,譬如对“风骨”一词二字的含义问题,就各说不一。在六十年代初,《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栏对这问题曾组织过讨论,发表了多篇文章。至于见诸其他书刊的就更多了。其实,前人有些阐述还是比较确当的,其中较早的有黄侃“风即文意,骨即文辞”之释,后来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风骨篇注释,肯定了黄氏之说,并“复推明其义”。黄、范二氏的注释,对这个问题作了提纲挚领的说明,其他同志也发表过不少好的意见,然而问题并未完全解决。这里只想在大家探讨的基础上,对风骨问题再补充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神话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由于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文学,具有“儿童时代的天真”,因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马克思语),对后世有着深远而广阔的影响,不少文艺创作直接取材于神话,高中课文中的许多篇目,如《黄山记》、《五蠹》、《涉江》、《梦游天姆吟留别》等等,也大量运用神话典故。凡课文注释中加“传说”“相传”一类字眼说明的(以别于真有其事的历史典故),基本属于这种情况,据统计,仅象这样作出注释的神话典故就达30余处之多,而我国文字记载的神话又只零散地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庄子》等古人著作中,为了便于以整个神话体系作为参照,更深入系统地了解这些神话典故,本文拟就这些神话典故的类型和作用,作一浅说。  相似文献   

20.
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修订4版)是目前各高等院校广泛采用的教材,至今发行量已超过百万册,在高等教育领域以及社会上影响很大。《大学语文》精选了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现当代文学作品以及部分外国文学作品近百篇,其中古典文学作品是重点。对这些古典文学作品的注释大多数言而有据,释义允当。但是其中少数注释还有不够准确,值得商榷的地方。现不揣冒昧,提出自己的看法,就教于方家师友。限于印刷条件,本文全部采用简体字。文中引用的教材注释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